“小学科”教师校本研修的困境和实践探索

2018-11-30 04:30赵小虎
教书育人 2018年2期
关键词:特需小班化研修

赵小虎

一、当前“小学科”校本研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营造高效的教师校本专业发展途径,是应对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但当前学校的校本研修机制依然没能完全发挥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的作用,特别是有别于传统的语数强势学科,“小学科”这方面的薄弱现象更加明显。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小学科”为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本研修组织不能满足“小学科”教师成长的需要

“小学科”专职教师人数少、层次差异大,“强者恒强”与“弱者恒弱”现象交织并存,致使校本研修教师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小学科”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加强“小学科”校本研修组织建设,更好地整合校内外人力和经验资源,实现同伴互助和优势互补。

2.校本研修主题不能满足“小学科”教学的需要

科研是化解矛盾探索教育教学解困之路最有力工具。但笔者深有感触,不少“小学科”的校本研修“有教无研”“方向不明”“主题不清”,研修活动“表面化、碎片化、盆景化”,沦为单纯的完成任务,缺少研修目标和研修规划,难以适应“小学科”教学改革的整体需求。

3.校本研修单兵模式局限“小学科”优质资源的共享

当前,学校“小学科”教师校本研修发展不均衡,存在单兵作战、比较散乱的现象,往往是凭着教师个体的主观判断和习惯行动,“小学科”内部教师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没有形成骨干、普通教师共同参与的分享机制。

二、“小学科”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建设策略

1.“分层分类+项目互助”的“小学科”校本研修团队建设策略

我们首先开展了全校范围的“小学科”调研工作,从“小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各“小学科”专业关注点、教师需求等方面,了解当前我校“小学科”校本研修的现状和特征,以此锚定“小学科”校本研修团队建设的基点。

在厘清全校“小学科”教师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工作年限等因素,组建“三格”团队。即三年内新上岗教师“定格”,强化“学科常规”素养的研习与体悟,积累“实践性知识”,定格为合格教师;成熟教师“升格”,突出“团队研究”和“项目研究”,重点开展“主题问题”研究,升格为骨干教师;名优教师“风格”,借助“特色研修”载体,锤炼“学习力”“研究力”和“指导力”,带出“团队”,成长为“风格”教师。同时,针对不少教师具有相似追求和需要,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研修需要,创造了多种形式的“项目互助”团队方式。一是以专业公需结群,根据“小学科”教师发展的共性特征,成立由校名优教师为引领的校级项目研修共同体,分时分项地结群,实现校内研修团队的双向“伙伴合作”。二是以专业特需结群,根据不同“小学科”的特征及不同“小学科”教师的特殊需求,可以借助校外资源,形成校际互联的松散研修协作团队,发挥校内外专兼职教师间的校本研修作用。在上述策略的指引下,我校“小学科”组建起了针对全体“小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疑难”,针对“小学科”新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学科专业技能成长”,针对骨干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科素养与评价”,针对学校特殊需要的“小学科”教师“翻转课堂教学”“小班化教学”等多个“小学科”校本研修项目组织。

2.“专业主题+任务特需”的“小学科”校本研修主题选择策略

首先,是从各“小学科”教师的“专业缺陷弥补”方面选择研修主题。“小学科”其实跟语数学科一样,有自己的学科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只是课时较少,更要求“小学科”教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而“小学科”的兼职教师更是存在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缺乏。据此,我们确定了“‘小学科’知识与技能疑难”等主题,通过“征集”——“遴选”——“研磨”——“实践”的方法,对“小学科”教材中一线教师普遍反映的知识仅能对问题进行主题研修,解决教学实施中的困难。

其次,是从各“小学科”教师的“教学困惑解决”方面选择校本研修主题。“小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学困惑,而这些困惑是每个教师个体独有的,往往会成为掣肘其学科教学提升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全校征集,选择其中部分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通过校际联合研修的方式,借助外部研修资源,组建形式多样的联合研修共同体,有效解决校内研修力量不足、解决不好的问题。

最后,是从学校特需任务推进的角度谋划“小学科”校本研修主题。例如:针对我县重点推进的“小班化教学”研究的需要,我校被确定为试点学校,研究组联合其他四所试点学校,建立起“‘小学科’小班化教学要素与实施策略研究”团队。依据各校教师优势,分别从“小班化物理环境”“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小班化教学目标分类”和“小班化教学课型设计”等几大领域分头研究,定期交流,有效地解决了试点学校小科学教师人员少,师资弱的问题,产生了很好的聚合效应。后来,我校还组织了类似的有关“翻转课堂教学”的校本主题研修。

3.“定向分类+自主选择”的“小学科”校本研修活动参与策略

依照“分层分类+项目互助”的研修团队建设和“专业主题+任务特需”的主题选择策略,我们提出了“小学科”“定向分类+自主选择”的活动参与策略,即事关专业常规基础的“规定”项目必须参与,而有关专业特色和任务特需的项目选择参加。定向参与校本研修,是通过内引外联,整合校内外“小学科”校本研修资源,依靠学校行政制度,对“小学科”教师的“学科知识技能成长”“学科教学课堂规范”等项目采用全员或定向参加的形式。对于各“小学科”教师遭遇的“学科教学疑难问题”“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学科拓展性课程开发”等个性项目,以及“小班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特需项目,则更多采取自主选择参与的形式。以特色联合、师资互助、强弱互补的形式,建立各“小学科”校级(县级)研修团队,开展团队校本研修展示与推广活动。

猜你喜欢
特需小班化研修
立足“四个一”,关注园本研修中的教师立场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特需”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小班化教育实践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班化的“化”
北京: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放开 不影响百姓医保报销
特需价放开,会让看病更贵吗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