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段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有效对策

2018-11-30 04:14:04海南省海口市第三十三小学
小学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素质小学生

海南省海口市第三十三小学 叶 林

小学数学的课程教育不仅需要提高知识教育能力,同时还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学科知识学习观念,深刻理解学科知识学习与个人生活、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数学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虽然素质教学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成绩提高,忽视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实问题,针对优化高段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有效对策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是指,通过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获取数学学科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能够在能力和素质的引导下建立与学科知识情感链接,形成终身数学、终身素养的个人发展理念。数学综合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发展过程,而是需要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以及思维认知理念的引导,逐渐使其能够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求。传统灌输式的数学课程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意识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教师存在较为明显的依附心理,学生的个体思维及素质培养难以形成系统性培养过程,契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需要针对高段小学生进行数学综合素质培养,逐渐引导学生具备和体现学科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基础教育的综合教学质量。

二、优化高段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有效对策

1.应用多样教学方式,拓展培养高段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重视应用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当前家庭教育发展形势,使很多小学生形成过于自我的个性和心理,学生主体意识过于强烈,会使其表现出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的特征,此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科知识发展,同时对于学生的社会行为发展也会造成巨大影响和阻碍,教师可以积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应用项目化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的方式,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均衡的分配方式,对班内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以3~4人一组为宜,进而教师为学习小组确定学习任务:“在一条全长为100米的小路上植树,每隔5米种植一颗,一共需要载多少棵?”“在周长为100米的人工水池周围植树,每隔5米种植一颗,一共需要载多少棵?”学习小组在解决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会彼此协商、交流个人思想,并通过讨论过程形成统一的解决问题思路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利用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集体智慧的力量,并能够在彼此交流中尊重对方的主观感受,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2)培养学生树立探究思维意识

数学学科有自身的知识特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不断掌握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过程,进行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便需要学生能够自觉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探究思维意识,对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教师在进行《实际问题与方程》一课的教学时,很多生活问题都能够应用方程式的方式进行解答,教师便可以将这些生活性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需要保证解题方式的质量和效率,学生便会结合教材内容,需求解决生活问题的有效方法,深化其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在不断的探究式学习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树立学科学习自信。

2.培养学生数学学科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理念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自主性,转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为主动,使学生的学习视野不仅限于学习成绩,能够建立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的思维意识,促进其学科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教师在进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生活经验中仅认为计算器能够提高计算的效率,但是对于数字的奥秘和乐趣却没有主观感受,教师以教材教学内容为载体,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字计算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也正由于这些规律才体现数学知识的奥妙所在,通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求数字规律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知识学习的乐趣所在,不断引导学生发展数学综合能力。

3.通过社会实践升华数学学科情感

社会实践是学生缔造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连接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意识,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帮助超市造货架”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帮助老板建一个超市的货架,通过实践操作告诉老板应当准备多少原材料,学生会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通过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成本与利润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深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高段小学教育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在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个人综合素质、实践应用以及个体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培养的主动性,促进课程综合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素质小学生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参花(上)(2023年2期)2023-03-06 03:54:09
品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国德育(2017年17期)2017-09-15 22:00:23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我是小学生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孩子(2009年1期)2009-01-22 08: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