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社军
学校的中层一直是受众人关注并不被人看好的职位,在绩效工资改革中也是颇受群众贬议和争论的对象。但中层队伍又是学校管理团队的关键,承上启下,不可或缺。作为中层管理者,有时既做事又受气,经常会受到吃力不讨好的待遇。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县(区)管校聘从试点到推广已成时代潮流,在县(区)管校聘的中层竞聘这一环节,对学校领导及中层竞聘参与者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矛盾与压力,必然是一种勇气和骨气的较量,也是一种爱和恨的选择。不管怎么样,既然选择了,就得认真干,竞聘上岗了,就得思考如何干的问题。我想,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必须要把好三个“度”。
学校是培养人的摇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好学生管好班级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必须站得高看得远,充分了解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以学校办学理念为引领,以校为本因地制宜,针对自身所承担的任务做出比较长远的打算,决不能做一步看一步,过一天算一天。远见是一种能力,只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物的人,才能做成别人不能做成的事情。倘若你有远见,又勤奋努力,你将会把眼前的工作做得更好,将来就更有可能实现你的长远目标。
学校的工作每学期每学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季交替,日月轮回。看似平常且规律有序,但是学生在成长,万象在更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如果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老套不变,搭载的平台永远依旧,整个学校就会是死水一潭,学生无生机,校园无活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学校管理也是同样道理,老师和学生对你工作的评价,不仅仅是你的付出,更在乎你的工作成效。所以,作为中层管理者,在每一年的工作计划中必须要思考谋划出一些有新意的点子,这样才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进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必须制订出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制度就是校园文化的理论呈现,文化得有一定的内涵,有理有据,与学校整体的办学目标相一致,师生的认同度高,这样才能让制度落地生根,为你所用。“制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制度就没有品质,没有品质就没有进步。”不能让制度成为一种摆设,能做到让每一个师生,每一个班集体不折不扣地执行,这就是制度的内涵所在。
学校有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关键还是在于落实,中层管理者正是抓具体落实的行动者。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事无巨细,但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找重点,对中心,一抓一个准,这才是一个管理者能力的体现。对于不同阶段不同的人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生搬硬套不是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好师生的榜样,这样的中层干部群众才会佩服,师生才会拥戴。如果一个中层管理者自己懒懒散散,没有干劲,只想别人照着你的思路做,高高在上,制度只管别人,自己不照镜子,那你所承担的工作肯定会越来越糟糕。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处于管理工作一线的中层管理者往往是师生的众矢之的。工作中会碰到一些磕磕绊绊的事,出现了少数人的反对意见,都很常见。人无全人,在日常办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小差错,而且工作做得越多,出错的几率会越高。中层管理者就需要有执着与坚持,不能被闲言碎语所吓倒,有反思有目标,做到“我不任性但我有韧性”。
在日常的工作中,中层管理人员与师生接触最多,相互之间难免也会出现一些不理解不认同的问题,这就需要去沟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但是,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双方热情配合的基础上,特别是中层干部更要热情地参与其中,主动沟通,尊重别人,让别人信任你,这样才能换来他人的真心相待。
“心中若有善意,途中便有天使”。中层干部在处理学生、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难免会有批评、教育、扣分等负面的流程,但是处理的过程要做到合情合理,把握好分寸,让人有一种感觉,这是在帮助他,而不是单纯的处罚。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主动关心,全力帮扶。管理者应该时时处处为学校着想,为他人着想,心中充满善意,充满阳光。
“诚,信也”,“信,诚也”。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诚也是社会公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诚的主旨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作为一个教师,一个学校的中层管理者,就更要有一种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的动力,有一种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坦率的态度,有一种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有诚者,事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