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英县实验学校 漆 英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进行整体规划,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数学要求的是活学活用,因此初中数学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踪迹,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这也是初中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外延伸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方法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将抽象知识简单化处理,联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探究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求知欲一步一步走下去的动力。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如何让学生们带着兴趣去学习数学是教师们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时兴趣也是影响初中生学习水平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就是产生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也因此学生更愿意从知识的海洋中探究数学学习的奥秘之处,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向教师请教,从而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在兴趣引导之下自主地进行学习。
在进行数学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解答,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掌握程度进行全面的掌握,学生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将自身学习的知识加以理解和应用,运用兴趣的号召力找出解题的思路和相对简便的方法,同时,初中教师在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逐步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比如华师版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细致的观察,鉴于等腰三角形的自身特征,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数学图形来进行教学演示,进而将三角形任意两条边进行转换,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一定兴趣,增加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在接下来的深入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几个等腰三角形不同的角和线进行重合,然后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更有利于鼓励学生进行三角形的学习和探究。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新的课程规划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程结尾都设计了相应的环节,即设计一些相应的数学教学活动,为了学生能在实践的环节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感知数学知识的一些基础性以及延伸性的拓展,增加对数字和图形的敏感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实践才可以让学生加强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印象,进而通过动手操作使一些数学教学内容增加一定趣味性。同时,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本身就是对实践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逐渐拓宽学生知识面,这主要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很多图形或者数字公式都比较抽象,而如果通过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具体化的分析,还可以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记忆。例如在华师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菱形》这一课时,很多同学知道菱形,但是却没有亲手制作过菱形,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菱形制作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参与了动手制作,所以加深了学生学习菱形的印象。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既是吸纳新内容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通过差异性教学来探究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是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因此,全面加强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掌握学生的成绩,需要适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逐渐掌握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将兴趣爱好进行展示。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行探究,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教材进行内容上的梳理,尊重学生在个性方面存在的差异。例如在对华师版初中数学《圆的认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圆的图形进行教学,虽然每个同学都认识圆形,但是表述却不尽相同,所观察的物体也不一样,有的学生会观察到瓶盖,有的学生会观察到建筑,每个学生眼中的圆形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而深入研究又可发现这种差异性正是学生的个性造成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对学生做出学习指导。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学习主要依据“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随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初中数学要以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出发点,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不断促进学生进行学习,而教师在进行探究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代入感,逐渐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对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