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广西民族博物馆主楼(2018年)
广西民族博物馆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山南麓的邕江河畔,占地13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献礼工程(图一),于2008年12月建成,2009年5月1日对公众免费开放。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一家自治区级、公益性、专题类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文化遗产为主要任务,兼顾全国各民族及东南亚的文物收藏、文化研究和宣传展示。
广西民族博物馆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以青春朝气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馆短短8年即成功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并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4A级景区、“自治区优秀人才小高地”等荣誉达50余项,率先取得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广西民族博物馆已成为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机构、国内外相关科研的重要基地、民族文化展示的窗口和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
广西民族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666件,含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328件,三级文物3,329件,藏品体系日趋完善,分为铜器(以铜鼓为主)、纺织品、金银器、纸质品、石器、竹木器、陶瓷器、老物件等八大类,族属包括广西世居民族、国内其他省份32个民族及印尼、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民族,形成与博物馆宗旨相符的藏品体系。这些藏品是研究中国南方及东南亚民族稻作文化、花山文化、铜鼓文化、干栏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歌圩文化等的重要实物。
广西是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也是铸造和使用铜鼓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有春秋战国至清代末叶各个时期的铜鼓,是目前国内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博物馆,铜鼓藏品达345面,其中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63件、三级文物245件,涵括万家坝型、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西盟型、麻江型七大类型。其铸造技术、造型、装饰艺术等显示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灿烂的青铜文化。西汉北流型云雷纹大铜鼓(图二),面径达165厘米,重299千克,是目前所知世界现存面径最大、重量最重的铜鼓,被誉为“铜鼓王”。三国牛拉橇饰变形羽人纹铜鼓(图三),其鼓面上的牛拉橇立饰对研究当时该地区农耕有重要意义。明“天元孔明”铭坎卦铜鼓(图四),属麻江型中期铜鼓的标准器,鼓面坎卦纹饰说明此鼓是祈求风调雨顺所用。
馆藏纺织品20,000余件(套),包括成套民族服饰、织锦刺绣类生活用品、宗教服装、织绣类工艺装饰品等。馆藏“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大纛旗”(图五),是反映近代广西桂北瑶民反抗剥削压迫的历史事件的重要实物。壮锦(图六)、瑶锦、苗锦、侗锦各具特色。馆藏瑶族服饰(图七)涵盖了中国全境和东南亚国家的众多款式。
图二 西汉 云雷纹铜鼓
图三 三国 牛拉橇饰变形羽人纹铜鼓
图四 明“天元孔明”铭坎卦铜鼓
图五 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大纛旗
图六 壮族黄地卍字纹凤蝶纹绒线织锦被面
图七 贺州尖头瑶族女装
图八 旧石器时代 手斧
图九 新石器时代 大石铲
图十 清 铁力木三弯腿浮雕五开窗平头案
图十一 清 彝族倮倮经原本
图十二 “民国七年”款钦州窑刻花填彩紫砂瓶
图十三 清 三江苗族景泰蓝胸饰挂件
馆藏石器共20,000余件,有史前人类化石、石制品以及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各类艺术石雕、民居建筑构件等。由广西民族博物馆考古发现的石器时代手斧(图八)、刮削器、大石铲(图九)等,是研究广西古人类的重要物证,对研究华南第四纪哺乳动物演化、人类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广西百色盆地手斧是研究广西乃至中国南方古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是推翻西方歧视亚洲的“莫氏线”理论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十四 1980年南宁电影机械厂造手提放映机
博物馆收藏了反映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手工技艺、建筑文化的各类竹编、木面具、铁力木家具(图十)、木雕、建筑构件等竹木器;收藏了记录广西民族历史沿革、文字、宗教信仰的古籍文献、少数民族文字经书(图十一)、宗教神像画等纸质品;馆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州坭兴陶(图十二)、广西特有的仫佬族煤沙罐等陶器,反映了广西典型的民族技艺和独特的生活方式;馆藏金银器以南方少数民族的帽饰、胸牌、项链、耳环、手镯、发钗、项圈、戒指、景泰蓝银器(图十三)等为主;老物件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一大收藏特色,通过购买、接受捐赠等方式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旧家具、家电、交通工具、生产生活用具、文书票据、工商业代表性实物(图十四),记录广西城乡社会变迁和时代群像的老照片、书籍、音像,见证社会运动和重大事件的报纸、宣传品、像章、证照等。
广西民族博物馆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研究队伍。全馆拥有高级职称人数17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博士12人,硕士研究生5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占全馆人数42.7%。获得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5人。馆长王伟先后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十佳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广泛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选派科研、陈展、教育、保护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赴国外进行访学、业务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和展览交流100余人次,参加国内专题培训100余项共400人次。聘请3名国际人类学领域高水平研究人员作为客座研究员、13名国内高校和博物馆的知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研究员,引进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博士、日本滋贺县立大学人类文化学博士各1名。
博物馆拥有“广西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人才小高地”“广西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利用特聘专家岗位”“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中心”“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等科研基地。设立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铜鼓文化研究、花山岩画研究、民居研究等重点课题10项,开设其他科研课题30项,先后与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6所重点院校共建教学科研基地。
馆内科研氛围浓厚,全面推进各种科研项目,并取得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全馆在SCI等刊物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著作、论文集、调查报告、科普读物等24部。其中,著作《广西百年近代建筑》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著作《广西民族村寨调查》荣获广西文博优秀学术成果奖,纪录片《百塘跨年》获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影展“永久收藏奖”,并入围2017年中国影视人类学年会奖。成功举办“2017铜鼓及其文化国际研讨会”,完成广西铜鼓数据库建设,出版“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田林瑶族铜鼓舞》;建立岩画资料数据库,助力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参与策划的崇左壮族博物馆“百里岩画,骆越神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推进侗寨申遗调查数据采集工作,举办“宜居广西——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论坛”;研究人员积极申报课题项目,“广西融水苗族新禾节”申报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获得“中国节日影像志”立项;参与申报的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亚古代铜鼓数字化记录工程”通过立项;“珠江上游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研究-以百色盆地手斧为例”申报2017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通过立项。在《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PLOS ONE》《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和《人类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广西古人类研究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使得广西成为国际上研究人类起源的焦点地区。
博物馆建成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纺织品保护修复实验室,2013年至今广西民族博物馆已经先后承担国家级文物保护修复项目5项,修复珍贵文物195件(套),完成2014年度美国大使文化保护基金项目“中国广西民族博物馆瑶族服饰建档与保护”,初步奠定了纺织品保护修复研究与技艺在西南片区的领先地位。
广西民族博物馆常设六大基本陈列,分别为“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BEIXNUENGX——壮族文化展”“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多彩中华——中华民族文化展”“缤纷世界——世界民族文化展”, 展示面积7,500平方米。
“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 通过序厅、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谐乐章五个部分,展出民族文物资料1,800余件,展现了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服饰、居住与生计、传统技艺、节庆、民歌等特色文化。
“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是广西民族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基本陈列,展出古代铜鼓实物近70件,通过山寨铜鼓声、铜鼓之路、当代铜鼓艺术三个部分,展现出广西最具代表性的铜鼓文化资源,展示广西各族先民的聪明智慧和广西文明历史的光辉,凸显广西“铜鼓之乡”“铜鼓大本营”的文化艺术风采。
“BEIXNUENGX——壮族文化展”介绍中国壮族的历史与文化,重点展示广西壮族的特点,及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突出成就和伟大文明,包括壮锦、干栏民居、银手镯、五色糯米饭、铜鼓等民族瑰宝,展现壮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BEIXNUENGX——壮族文化展”于2014年获得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该展览凸显了广西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集中展示了自2011年开始向社会公开征集20世纪以来的老物件,物品均来自老百姓身边,看似平凡普通,却隐含深意,它们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承载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程,荣获“首届广西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多彩中华——中华民族文化展”从各民族概况、经济文化类型、手工技艺等方面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缤纷世界——世界民族文化展”以各大洲或各国、各民族实物为主,以知识性、趣味性、介绍性为主,着力突出世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
博物馆累计举办临时展览逾120个,包括自主原创展览、引进展览、合作办展三种形式。在深入研究馆藏文物和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铜鼓、岩画、织绣、壮锦、民歌、坭兴陶和木构建筑等桂风壮韵闪光点,推出“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主题展”等一系列自主原创临时展览。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贝宁、土库曼斯坦、斯里兰卡、美国等国家举办出境展览11个,充分展示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国外观众通过展览认识广西、了解广西。在馆内推出“多彩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与中国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展”“佛风梵韵—缅甸文化展”“暹罗印象——馆藏泰国民俗文物特展”(原创)、“南方来风——越南民族民俗文化展”(原创)、“化零为整——21世纪美国拼布作品展”等涉外临时展览。先后从吉林、青海、西藏、云南、宁夏、贵州、内蒙古、陕西、广东等地博物馆引进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临时展览18个,代表性的有 “雪域瑰宝——西藏文物展”“旗装雅韵——吉林省博物院清代满族服饰展”“藏地佛韵——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等。
作为西南博物馆联盟成员,联合推出“绚彩中华”系列展览,展示中国的彝族、苗族、瑶族、侗族服饰。倡导联合推出“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推出的“瓯骆风 八桂情——广西民族历史文化展”和“那山、那水、那人——广西壮族文化展”先后在国内多家博物馆展出。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推出赴民族文化宫“美丽广西·壮乡风情”,引进故宫博物院“盛世乾隆——故宫博物院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特展”等重大展览。
广西民族博物馆秉持解放思路、节约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一流的陈列手段,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达到“核心升级,外延拓展”、讲好广西故事、展现广西风采、宣传民族团结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广西民族博物馆创新性地实施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首批选择了10个民族文化保存丰富、自然生态保护良好、当地居民积极支持的农村地区,以“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居民参与”的组织形式和“博物馆展示中心+文化保护区”的建设模式,陆续建设开放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等10座各具特色的生态博物馆,使广西成为国内生态博物馆数量最多的省份。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业务指导单位,全区10个生态博物馆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共同开展民族文化研究、保护、传承、展示、开发等工作的“1+10”模式,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各民族生态博物馆结成交流、合作、共享的永久性“联合体”,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模式中的第二阶段,被誉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特色的“广西模式”。历经十余年的建设与提升,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于2011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级示范点”,龙脊村、长岗岭村、下古陈村、高定村等生态博物馆保护区村寨纳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民族地区的遗产保护、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乡村振兴带来深远影响。在实践基础上,先后出版了《元宝山西麓的苗族村寨》等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社区调查研究丛书、《在希望的田野上——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画册、《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广西民族志影展影像文库(2014卷)》。
博物馆首创以保护、传承广西原生民歌文化为宗旨的专业赛事活动“畅享民歌”,从201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2015年赛事分覆盖广西全区的5个赛区,多达3,000多名选手、962个比赛节目。“畅享民歌”历时八年,为超过12,000名群众特别是广大村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民歌舞台,汇集了广西壮、汉、瑶、苗、侗、彝、京等多民族、多种类民歌,还吸引了外省的藏、蒙古、布依、土家等各民族歌手,甚至国际友人前来参加比赛。依托赛事建立了原生民歌数据库,收录了壮族嘹歌、瑶族拉法调、侗族琵琶歌、苗族敬酒歌、京族哭嫁歌等近200多个民歌歌种,对优秀原生民歌进行收录留存。赛后还通过为优秀选手打造原生民歌演唱会、举办原生民歌课堂讲座、出版相关书籍专辑等方式,将民歌文化发扬光大。
博物馆创立民族文化记录影像的品牌活动“广西民族志影展”,影展创办于2012年,是广西民族博物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大陆首个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以民族志为主题的纪录片作品双年展。影展关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寻求民族文化的多元和谐发展。目前,影展已成功举办三届,共征集到自中国、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原创影片218部,作品内容涵盖壮、汉、瑶、苗、侗、京、黎、藏、傣、蒙古、土家、阿昌、傈僳、赫哲、纳西、维吾尔等民族的文化习俗,涉及手工艺、戏曲、节庆、信仰、饮食、生计等题材,在国内业界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有效地增进了民族及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不断充实了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影音数据库。影展致力于推动记录影像的多元取向,让民族情怀看得见、听得到,鼓励村民由被拍摄对象转身为文化的记录者、解读者,提升了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博物馆连年协助举办广西“三月三”主会场活动和“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三月三”汇聚众多传统非遗展演项目,节日氛围隆重而热烈,传递浓厚的八桂风情和壮乡韵味,多方位诠释弘扬广西民族传统文化,年均吸引群众参与约5万人次。在日常运营中也以“非遗天天见”展厅活态展演、“民族手工艺传承教育基地”等形式提供传承人展演技艺、公众体验参与的平台。广西民族博物馆被列为“中国——东盟文化论坛”永久举办地,筹备实施“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会议服务和相关展览,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传统文化交流与合作。
博物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当代价值,大力研发文创产品,让民族元素生活化、功能化。已推出的“霓裳羽衣”民族服装、花山岩画、瑶魅等15个系列100余款文创产品, 获得“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文化创新奖”、“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优秀参展单位”等荣誉。出版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匠心神韵文化创意产品集》,“广西12个世居民族卡通形象”申请获得国家外观专利。博物馆先后被列为文化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扶持单位、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首批自治区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示范基地。“基于广西12世居民族娃娃动漫整体开发和推广项目”纳入国家文物局2017年度“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库。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共建博物馆-高校文创产学研教学实践基地,持续主办三届全广西高校“博物馆·美与时尚”民族文化产品设计大赛暨优秀作品展。为探索发展博物馆文创产业,拓展市场渠道,设计建造了颇具规模的、综合性的博物馆商店,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实体店+8家合作销售商30个销售网点+网店的立体销售格局。文创产品在广西的机场、火车站、特产连锁店、购物中心、酒店和网店广泛展示销售,还利用世界体操锦标赛等大型活动契机,进驻现场宣传销售,提升了博物馆文创的影响力。
广西民族博物馆讲解服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年均接待观众逾100万人次,每年讲解服务近1,000场次。提供普通话、英文、方言(粤语、桂柳话、客家话)、少数民族语言(侗语)等多语种人工讲解和中、英、越三个语种的自助设备讲解,人工讲解内容因人而异,注重实效,广受游客和未成年学生好评。讲解员队伍荣获“中国故事——全国博物馆优秀讲解员案例展示推介活动”专业组和学生组双“十佳”优秀讲解员等诸多荣誉称号。
博物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成功申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开展展览配套活动、节庆活动、手工教学体验、未成年人教育、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山村及线上游戏互动、有奖问答、评选比赛等活动300余场,被列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级机关、学校的现场教学基地,“五彩八桂民族文化大讲堂”选修课获得中小学师生强烈反响;民族文化研学游教育活动深受社会公众喜爱。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获得“第七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殊荣。“闯江湖,救三姐”展厅,未成年人智力竞技活动荣获广西全区博物馆2016-2017年度十佳社会教育品牌。博物馆影视厅免费播放优秀映民族志影片471部,观影人数万余人。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博物馆APP、电视、电台等为公众提供全天候的展览与博物馆资讯服务。
与一般博物馆不同,广西民族博物馆同期建有一座露天展示园,展示园1∶1展示了广西各少数民族传统标志性建筑,集建筑展示、民族植物展示、歌舞表演、技艺演示、餐饮体验等功能为一体,是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功能在室外的动态延伸,构成了广西民族文化活态展示,更好地实现博物馆可看、可游、可购和可体验的社会功能。各种开放服务举措让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被各类报纸媒体报道388次,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展览及活动影响力显著提高。
展望未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将继续担当守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与责任,不断创新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享誉全国、辐射东南亚、走向世界的,特色鲜明的民族专题博物馆,为加快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