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8-11-29 09:09陈刚何敏郝瑾
关键词:发展战略中小企业策略

陈刚 何敏 郝瑾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下,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逐步成为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论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中小企业常用的发展战略和在制定战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为我国中小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stimulate loc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main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in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points out the comm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some misunderstanding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formulating the strategy,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關键词】中小企业; 发展战略;策略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strategy;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9-0001-04

1 引言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走向。但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资本力量薄弱、人才缺乏等自身缺陷,在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仍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直接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特别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获取,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忽视了企业内部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我们结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定措施建议,切实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实现持续较快的发展。本论文主要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合中小企业自身实际,列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战略,并给出战略制定的方法,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这将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中小型企业界定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企业在规模上较小,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其市场活动、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中小企业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可以从“量”和“质”两方面进行分析。质的界定一般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地位、融资方式三方面,致力于从本质上判断企业是否在竞争中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如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以及《中小企业宪章》从性质上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具体阐述,把中小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是促进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其中很多中小企业是由‘家族经营的,且对外部资金的获取能力相对较弱。”量的界定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定的数量标准来划分中小企业,主要包括企业雇佣人数、企业资产量、企业经营收入等直观的数值。定量界定的数量标准是相对的,其会根据国家的不同、所处地区的变化、行业特征和经济水平的高低而有一定的差异。例如,美国国会在2001年颁布的“美国小企业法”中划分一般中小企业的标准为:雇员人数和资本量分别不超过500人和500万元;而欧盟把中小企业界定在雇员人数250人以下且总资产43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最新数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6月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应了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主要从从业人员数、销售总额、资产总额三个方面进行界定。

3 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成效和机遇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中小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一只建设性队伍。根据我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十五和十一五这段期间,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实施了“三证合一”政策,大大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税收压力。这段期间中小企业的年增长数量分别达到了0.196和0.175,中小企业的注册资金年增长率已经分别达到了0.242和0.306,总资金超过了19万亿元。在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贡献率迅速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外汇储备。

目前,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已经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形成。中小企业数量规模巨大,其中乡镇企业占主要部分,为我国提供了主要的就业场所,帮助缓解了我国日益明显的就业压力;中小企业的创新队伍也是庞大的,是我国主要的创新来源。在国家大力鼓励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下,中小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势头向好。

3.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全跟不上发展速度。近年来,中小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虽然新的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在扩大,但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开始变缓,获得的效益也相对低下,正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之所以停滞不前,主要是因为还存在一些长期困扰其发展而仍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小企业融资难。长期以来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经营收益的积累,另一方面来源于外部融资。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规模经济效益差以及信誉度长期得不到提高,导致其融资困难、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其平稳发展。中小企业获取的外部融资主要是来自银行贷款,但是银行的贷款门槛较高,再者,由于中小企业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大、获得的利润少以及管理制度不科学、信誉度不高、融资渠道单一等诸多原因,更加大了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支持的难度。

②结构不合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较晚,企业组织架构还不完善,专业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得不到提高,生产的工艺也相对落后,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资金有限、人才力量不足、科技水平得不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弱等缺点,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正常地运转下去,这也是许多中小企业容易倒闭的根源所在[1]。

③企业管理机制落后。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由于忽视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对管理经营缺乏概念,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采用的经营手段和实施的经营策略存在短期行为,不注重所生产产品的质量,有的中小企业甚至用非法手段来牟取私利;第二,管理方式和决策机制存在不足,基本上未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别表现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普遍采用家庭式管理模式。中小企业在管理机制上大多采用人管人的方法,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管理规定,缺乏有效的晋升奖励制度,无法起到激发员工动力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将使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受到阻碍。

④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太少,没有形成系统的战略目标和建立良好的管理秩序。企业内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较差。其次,当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念同企业的理念发生错位时,就会造成人才流失、员工以自我为中心,也就缺乏工作的动力和干劲,这也是许多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个主要原因。

3.3 中小企业常用的战略模式

①专业化经营战略。专业化经营战略即“小而精、小而专”战略,这种战略刚好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这种小规模经营。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和大企业相比相对较弱,实行专业化经营战略有利于中小企业集中兵力生产同一种产品。这样既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又能使企业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企业稳定性较强,能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采用专业化生产的企业容易被大企业选为合作伙伴,为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服务,和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以小补大、以专补缺、以精发展的良性成长方式。

②市场填补战略。市场填补战略即找寻市场的空隙,填补市场的空缺,生产别人没有的产品,或者是比别人更具特色的产品,实现差异化生产。大企业一般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时,会忽略或者无法涉及一些经营领域,这刚好为中小企业进入市场,实现小批量生产提供了机会。中小企业在采用这种战略时需要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为基础,制定一个长期固定的发展战略,选择固定的经营市场,建立一套机动、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捕捉和分析市场信息,保证战略决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时效性,并及时做出进退抉择。

③品牌经营战略。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旺盛的时代,电商企业越来越多,线上购物也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中小企业采用品牌经营战略更容易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中小企业通过创立自己的品牌,既可以节约成本,也有利于巩固已经占有的市场,使品牌成为自己的无形资产,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金利来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他的前身只是一个手工缝制领带的小作坊,正是因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经营模式,通过好的声誉吸引顾客,不断发展壮大。所以中小企业应当树立品牌的思想,在市场竞争中要有名牌战略意识。

④生存互补战略。中小企业力量较为薄弱,产品品类单一,生产的产品必须获得一定的销量才能取得生存。而大企业为了获取规模经济效益,部分生产需要求助于社会分工,这刚好为中小企业实现固定的销量提供了机遇。中小企业决定好自己要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能力范围内可接受一个或多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订货,建立同大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既解决了中小企业生存的问题,又为中小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⑤联合经营战略。联合经营就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弱弱联合,共同发展。这样不仅弥补了中小企业“小”的缺点,还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树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联合经营战略分为松散联合战略和紧密联合战略两种战略。松散联合指企业之间只在生产协作或者专业化分工方面联合,其他经营内容方面各自自由,互不约束,但总体竞争力不强;而紧密联合要求企业之间除了生产协作,还要进行销售、技术和资金上的联合,这样就加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减少信息障碍、提升企业战斗力,但如果其中一个企业出现了问题,另一个企业也会同时受到牵连,所以风险相对较大。中小企业究竟选择哪种联合方式,就需要根据中小企业具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意愿来决定。

⑥定制经营战略。传统的定制一般指小件的单品定制,这里所指的定制是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的定制,并且能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即把规模经营与顾客的个性需求相结合,所生产产品的主体结构和主要部件是一致的,但是可以根据顾客不同的需求将零部件进行加工组合成不同的产品,这不仅实现了批量生产,还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消费日趋多样化的今天,感性消费越来越普遍化,人们的消费层次和购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定制消费是中小企业打开市场空间的又一重要途径。

⑦“滚雪球”拓展战略。“滚雪球”拓展战略即中小企业先在自己所在的区域内进行拓展渗透,慢慢占领市场,然后再向其它地区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滚雪球”式地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占领整个市场。这种发展战略非常适用于中小企业在乡镇地区发展,既可以避免大型企业的关注,又能快速地获得成效。阿里巴巴网站的发展就是“滚雪球”典型的例子,阿里巴巴以收购未上市公司40%的股份为代价,交换了10亿美元和雅虎在中国的总资产,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抢先进入了相应的市场,并通过“滚雪球”效应,快速将市场蚕食掉。

4 我国中小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误区

4.1 战略制定的短期性,无法与政府相关政策接轨

不少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在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正确判断,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有的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效益,这些企业就像游击队,在市场上一但捕捉到市场机会,就迅速展开行动,在获得利润后又转移到下一个目标,忽略了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只得到了短期利益。这种利益的短期性使员工看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工作的稳定性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企业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不愿花费时间和金钱对员工进行投资,这样就导致企业人才短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还会导致企业内人员流动频繁。企业发展的这种短期性,使得企业无法很好地响应政府的扶持政策,甚至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政府导向的市场脱节,进而影响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4.2 缺乏明确的战略管理意识和战略意图

部分中小企业的战略制定过于片面化,执行力不强。许多小企业是从家庭小工厂发展起来的,其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些企业领导者往往不重视战略目标的制定,缺乏战略管理意识。企业内只确定一个大的发展方向,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发展战略和形成一套有效的战略管理体系,空有目标指引却没有有效的实施途径和系统的方式方法,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内部秩序混乱,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意见分歧,使得企业办事效率低下,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使企业战略管理只停留在形式上。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时应机动灵活,同时要注重市场形势的变化、战略的及时调整和管理上的不一致性[2]。

4.3 战略制定偏离消费需求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缺乏战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制定的战略目标也只是简单的仿照国外甚至按部就班,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不具备时效性就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也有些企业不注重在战略制定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领导者只凭个人主观臆断或经验开展经营,过于随意,盲目发展,使得企业缺乏有效的市场进攻策略,不能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匹配。所以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仿照某些优秀企业的战略模式,更应该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特点,将企业战略转化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且对企业执行有利的因素[3]。

5 我国中小企业战略制定的措施建议

5.1 战略制定要与政府发展的相关政策相适应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而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与政府的相关政策相适应。政府的一大职能就是调节资源配置,政府通过发展和控制市场中的企业数量、运营等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企业发展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理解政府引导,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市场,从而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包含了融资、招商、税收、环境、雇工等多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4]。

5.2 确立明确的战略管理意识和战略意图

当今市场形势和竞争格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主流产业也开始向成熟期迈进,市场空白几乎被填满,在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开始进入战略型经营阶段。而企业战略制定的好坏将是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以为了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要制定出科学合理且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战略管理者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①竞争因素:分析自身已经具备的竞争力要素,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

②转变经营观念:制定面向经济全球化的战略目标,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关注国内和国外的竞争对手,制定全面的发展战略,并将行动付诸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去;

③改革创新:招贤纳士引进人才技术,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淘汰落后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和保持企业形象;

④运用品牌战略:拥有好的品牌就意味着拥有好的市场,好的商标不仅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还能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所以企业能否拥有好的发展前景,品牌的创建是获得国家和国际市场一席之地的重要环节[5]。

5.3 戰略制定要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匹配

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实现盈利目标是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根本。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和需求水平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征。战略制定需要对所处环境的消费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才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持竞争实力。战略制定,一方面要充分了解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以及审美的看法,特别是在审美方面。人们天生倾向于追求美好的事物,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消费需求中,人们对购买产品的审美需要和追求是一种永恒而普遍的心理需求。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不仅要关注其实用性,还要关注其审美价值。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需要对自己所销售的产品进行时效性的考察,例如:所销商品的工艺设计、造型、式样、色彩、装潢、风格等方面是否被消费者所接受和喜好。另一方面,战略制定必须要注重时代性。商品的时代性孕育了商品的生命,一种商品一旦被时代所抛弃,就意味着这种商品已经没有了市场,变成滞销商品,只能结束其生命周期。为此,战略制定者不仅要使经营的产品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消费者对消费对象时代感的需求,还要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及时推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商品。随着市场的繁荣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良的服务逐渐成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花钱买服务”的消费思想在消费群体中越来越普遍。对战略制定者来讲,要有“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思想和理念,真正地为消费者着想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支持,转化为忠实顾客。因此,战略制定还需要注重消费者对优良服务的需求[6]。

【参考文献】

【1】]垄建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1999(12):8-10.

【2】李先军.制度背景下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3】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Z].

【4】工业和信息化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 推动创业创新将成为重点工作[EB/OL]. www.gov.cn,2016-07-06/2018-8-28.

【5】葛天.浅谈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EB/OL].中国财经时报网www.3news.cn,2017-07-05/2018-07-20.

【6】钱明霞.小型企业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中小企业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