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娄勤俭同志到江苏工作以来,多次强调要建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贯彻好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三新”意见)和省委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文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对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至关重要。
一、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重大现实意义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没有一支素质优良、斗志昂扬的干部队伍,就不可能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拼搏进取、吃苦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江苏发展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不怕艰苦、不畏困难、众志成城、拼搏进取。但是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党员干部开始追求安逸,出现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现象,艰苦奋斗、负重拼搏的动力减弱;一些党员干部攀比待遇,思想失衡,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基层干部想进城、机关干部想清闲、能干的干部想辞职等现象。
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迫切需要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江苏要加快推进“六个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广大干部继续保持思想解放、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但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新要求,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退化现象。有的干部把“干净”与“干事”对立起来,把所谓的“按规定办事”当成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在需要担当的时候不敢担当,在需要上前的时候不敢上前。有的干部因害怕被问责而不愿作为、不敢作为,遇事观望,担心踩到红线,对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障碍、改革中的难点不敢碰硬、不敢探索、不敢突破。少数干部身上存在“差口气”“牢骚多”“温吞水”等精气神不足的现象。
推动干部干事创业、约束干部履职尽责迫切需要有效压力传导,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压力是保证干部干事动力的有效手段。目前干部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难题就是干部能上不能下、干部“出口”渠道不畅通,致使一些不胜任现职、不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干部仍然占位子、混日子,形成负面的效应。实践中大家反映,对不合格、不称职干部的调整,明显触犯法律、违反纪律的干部容易办,不好管的是表现平庸的干部。除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和不良心理影响外,缺乏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制度来保障也是重要因素。比如在干部不胜任现职情形的界定上,定性的标准不易量化,“对号入座”很难。如何解决能“下”的问题,既要在制度上突破,也要在实践中广泛积累案例。
提振干部精气神、激发队伍新活力迫切需要完善干部激励机制,优化关心关爱举措。干部既要严管,也要厚爱。当前社会思潮多变,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干部作为社会人,既有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有物质经济的需要,还有精神追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励机制缺乏、宽容创新不够,是目前广大干部反映较多的问题。从政治上看,职级晋升空间有限,越往基层,空间越窄。晋升上的“天花板”,容易使干部滋生“熬”“等”“混”的消极心理。从物质保障看,目前对奖金、福利、津补贴发放逐步规范,绩效考核难以拉开差距,客观上导致干与不干差不多,干好干坏差不多。对在乡镇工作的干部,虽然有基层补贴,但标准较低,激励效果有限。从精神激励来看,表彰奖励、关心关爱做得还不够。社会舆论环境复杂,很多负面典型因受关注度高,对干部伤害较大。舆论对干部队伍“污名化”,指责多、宽容少。受社会负面舆论影响,越往基层,干部的职业认同感越低。
二、正确把握“三项机制”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中央“三新”意见和省委“三项机制”文件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出台的重要文件,有其鲜明的宣示意义和价值指向,只有深刻理解其内涵要求,才能正确运用、执行好这些制度,把各项措施要求落到实处。
从指导思想看,着力点在于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与活力,推动干部更好地担当作为。为什么中央那么重视对干部的激励,一再强调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出台“三新”意见,就是我们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状态必须同步进入新时代,只有干部有新作为,我们的新任务才可能落到实处。无论是“三新”意见还是“三项机制”文件,都强调要激发干部动力,增加干部压力,消除干部顾虑,鼓励广大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担当奉献。“三项机制”的出台,立足事业需要,回应群众呼声,顺应干部期待,體现倡导性、引领力,释放出促进干部积极作为、奋进奋发的强烈信号。“三项机制”把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辩证统一,聚焦干部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着力将干部选育管用的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将政治教育、思想引导、待遇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贯通起来,做出通盘部署、制度安排,不仅为广大干部成长提供了风向标、指南针,而且为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提供了导航仪、路线图。
从工作主调看,是坚持以正向激励为主导,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环境。通过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综合运用,让干好的奖、干错的“容”、不干的“下”,形成协同发力的完整制度体系。“三项机制”本质上是一项重在正向激励的干部管理机制。多年来,我们在干部管理上出台了许多制度文件,解决了不少突出问题,但在激励保障方面还相对薄弱。“三项机制”既有严管也有厚爱,但更多的是突出正向激励主基调。不论是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还是能上能下,都是为了激励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鼓励激励重点是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得褒奖、有实惠、受重用。容错纠错重点是宽容因政策衔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等出现的工作失误。能上能下重点是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有效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就是要改变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逆向激励,让干部干有动力、干有保障、干有压力。激励干部敢干事,就是要宽容因政策衔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等出现的工作失误,旗帜鲜明地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就是要让能干实干者扬眉吐气,敢闯敢干者不挫锐气,得过且过者羞愧服气,真正推动广大干部积极投身全省改革发展事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必须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把那些作风漂浮、热衷搞花拳绣腿的干部,消极懈怠、萎靡不振的干部,不愿负责、不敢碰硬的干部,果断调整下去。
从责任主体看,关键是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更好地履职尽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三项机制”既是制度,更是理念。要推动干部担当作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以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抓好“三项机制”的贯彻落实,这是对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担当精神的重要检验和考验。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要旗帜鲜明地保护支持改革创新者,真正做到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要从关心爱护干部的角度出发,敢于为干部仗义执言,切不可一遇到问题就简单下结论、草率作处理,一棍子打死、一免了之,切实做到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
三、贯彻“三项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对策建议
建立“三项机制”是探索创新、推进落实的过程,必须坚持从问题入手,鼓励基层大胆尝试,广泛积累案例,积极推动制度探索由理念引领向实践创新转变。
坚持正向激励,注重分层分类,让鼓励激励举措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把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结合起来,从政治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各个层面发力,推动广大干部积极投身改革创新实践,鼓励广大干部踊跃到一线去、到基层去,让奋发有为的干部和扎根基层的干部政治上不吃亏、经济上得实惠、困难上受关照。在干部使用导向上,要强化以德为先、实绩当先、基层优先。2016年县(区)换届时,宿迁新提拔进班子的19名党员副职人选,都有乡镇党委书记或园区岗位工作经历。要注重发挥非领导职务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激励作用。对任职时间较长、一贯表现突出的领导干部,在职级上予以关心照顾。对因年龄原因转任非领导职务的,要创设平台,搭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专项工作,充分发挥二线干部作用。要加大考核奖励力度,对实绩考核先进的,大张旗鼓给予奖励,并适当拉开奖金级差。要逐步提高对乡镇年度综合考核的奖金额度和提升幅度,逐步提高乡镇干部的基层补贴标准,形成基层岗位的待遇吸引力。要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宣传推介各类先进典型,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要信任干部、关爱干部,减少“一票否决”,减少包保“绑架”,不搞“息事宁人式”的小错重惩。
强化问题导向,注重案例指导,推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更快落地、更早见效。坚持重在实践、重在见人见事,以案例推动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细化实化具体化。要科学界定评价标准,准确区分失职与失误、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为私,在江苏省委“六看”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行为逻辑顺序制定评主观动机、评工作依据、评决策过程、评社会影响、评事后态度“五评”实施标准,做到容错不纵錯、纠错不犯错。要注重发挥案例“参照系”作用,广泛征集“容错纠错免责减责”“不担当不作为问责”“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等实践案例,坚持案例与事例统一、正面与反面对照,既要有事例的情况阐释,又要有案例的对应情形,既要有容错、能上的正面典型,又要有不容、能下的负面典型,化身边案例为活的教材,树牢鼓励干事创业的“风向标”,让广大干部明确知道哪些行为值得褒奖,哪些失误能够宽容,哪些干部能堪重任。要鼓励基层先行先试,结合实际、主动探索,在问题整改中推动试点先行。宿迁市沭阳县划定软硬指标、坚持跟踪考验,创新“干部能下三步工作法”,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给予批示肯定;宿城区围绕容错纠错,对近五年查处的案件进行“回头看”,筛选编印十个“容错免责减责”、十个“不担当不作为问责”典型案例,相关做法被省纪委领导批示和《新华日报》报道。要探索建立“下”的干部专门管理库,实行动态管理,让干部下的服气、下后能上、上有依据。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结果刚性运用,通过科学考评让干部干事更有方向、更有准线。推进“三项机制”,最根本的是让考核来说话。在这方面,宿迁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实践和探索,无论是对县区和市级机关单位的目标考核,还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都取得了较好成效,这也为下一步“三项机制”落实打下了较好基础。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指标与实施办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与实施办法》。根据省里的考核和监测体系,各地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全面落实省考指标,精简优化一般指标,科学设置差异化指标,给足各级干部敢为、能上的空间。要发挥督查正向推动作用,变了解结果为过程督导,不搞年终考核“一锤定音”,将考核要求嵌入日常督查考核。要将考核与干部使用、奖惩、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干得好的褒奖、使用,慵懒拖的批评、惩戒,真正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孬干好不一样,不让实干者吃亏,不让偷奸躲滑者得便宜。此外对各类考核督查工作,要统筹实施,不能各自为政,坚决杜绝简单听汇报、看台账、唯数字的形式化倾向,切实为基层减负。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