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醒
牛电科技是以自主设计生产小牛电动车杀入市场的。其创始人之一李一男在他风华正茂的年纪,由事业巅峰而跌入人生的动荡期。他宣称,牛电科技将是他最后的创业高地。但就在创业之初,李一男又经历了一场人生劫难。等他复出江湖的时候,小牛已舞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这是一场真实的舞台演出。
时间:2015年6月1日。不知道是谁的主意,选定了欢乐的儿童节这么一个日子。也许这与演出主角的生日在6月有关。
地点:北京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具体说是一个废弃后被改造为文化展示场所的煤气储气大罐。一处工业时代建筑与时尚文化元素结合的地方。
人物:李一男,北京牛电科技的创始合伙人之一。一位任人评说、特立独行的年轻人。
场景:一开场,身穿蓝色工装衬衫、蓝色牛仔裤、蓝色运动鞋的李一男,骑着一辆酷炫的N1小牛智能电动车冲上了舞台。一场小牛首款新品电动车的发布会。
小牛的领舞者
仅仅两天之后,这场演出的主角——李一男,就在深圳宝安机场停机坪出口走廊内被警方带走。罪名是涉嫌内幕交易,天降坎坷。
“六一”那天的欢呼,抑或喧嚣并不遥远。命运的反转已全然改变。为了那一天的开场及演讲,李一男曾准备了两周的时间。过后,人们更多地谈及他对媒体提问“功名显赫为何还老折腾?”的回答:“做这样的选择是形势所迫。”他还补充说,“一流的人生,就是看着别人犯错误,自己不犯错误,吸取经验教训;二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错误,自己吸取教训;三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错误,自己还不吸取教训。我学习还不够及时,目前还只是二流的人生。”他还做了一句总结:“我起起伏伏的人生,如同过山车一样。”
这一席话,回头去想更像是一语成谶。
人生怕回头,却不得不回头。人生的未来,往往在过去之中寻到轨迹。
1970年,李一男出生在湖南。1985年,15岁的李一男考入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他15岁前的经历则鲜为人知,但仅从少年大学生这一点来看,在读书功夫上有其特异的地方。1992年仍在读研究生的李一男,开始在华为实习。1993年6月研究生毕业,李一男旋即进入华为工作。并就此开始了他职业生涯的快速上升期。仅仅两天,李一男就被聘为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后,因为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李一男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时间,升任华为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时间,李一男成长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又两年,27岁的李一男就任华为副总裁。这样的年纪,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士,不过是困顿于摸爬滚打的职业适应期。而对于李一男来说,已被视为任正非的接班人,臻至事业巅峰。当然,这与李一男本人的技术能力和工作智慧密不可分。但同样不可否认,成绩的取得是华为尤其是任正非为他提供的开放工作环境有关。最恰当的表达,可能是他们互相成就。华为内部都知道,任正非称李一男为“干儿子”,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只要任正非在总部,他每个晚上都要去看看李一男。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总希望美好的故事能够长久延续。但在现实里,大多事与愿违。李一男与华为、任正非的工作故事里,混合着太多的感情因素。也因此,这样的故事,远比单纯的工作关系,可以定义清是非对错。
2000年,一个新千年的开始。李一男内心也鼓荡着独自创业的冲动。恰逢华为鼓励内部员工创业,李一男遂把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所得一千多万元折成设备,北上北京創办港湾网络公司,成为华为企业网产品的高级分销商。
以李一男所达到的高度,他所渴望的是证明自己。而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推出自有品牌产品。2001年5月,李一男推出第一款港湾自有品牌产品,并不再代理华为产品,等于宣布与华为决裂。
在此后的三年里,李一男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已经拥有了全系列通信产品线。2003年底,港湾开始筹划到纳斯达克上市。为此,李一男准备收购钧天科技的光传输设备业务。而钧天的这块业务就是华为在那个时候收入最好、利润最高的一部分。鉴于此,任正非出手回击,以低价甚至赔钱的方式,狙击港湾的客户,最终港湾不得不接受被收购的命运。时间点就在2006年6月,适逢李一男36岁的本命年。华为除付出了17亿元,还答应了李一男任首席电信科学家、副总裁的条件。但是重回故地,在李一男已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李一男独自一人的玻璃房办公室,尽管被他改装成毛玻璃的,但他仍然无法摆脱作为动物被人观看的感觉。
离开已势成必然,两年后,李一男彻底告别华为。光荣之地就此成为伤心地。
之后,李一男先后担任百度CTO、中国移动旗下无限讯奇CEO、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每一个的位置,时间都不长,他放不下自己的心结。
直至2015年4月,45岁的李一男终于踏上事业独立的征程,创办了牛电科技。他宣称,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并公布了新的创业项目——小牛电动车。
两个月之后的又一个6月,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好在牛电科技并不是只有李一男一个领舞者。在李一男入狱的两年半时间里,牛电科技团队各展所长,依然按照既定的节奏舞蹈着。临时上任的COO李彦曾任KKR私募股权基金运营副总裁,重点负责公司管理体系搭建及项目规模扩张;副总裁胡依林曾是微软设计师,主要负责小牛电动车的整车设计和研发;张一博原在小米市场部,不仅擅长互联网营销,而且拥有众多成熟可落地的经验,负责小牛电动车的营销与销售;供应链副总裁何卫华则参与过两家公司的上市实操,主要负责电动车的供应链管理及生产;首席设计师Joseph Nelson来自新西兰,是本田前欧洲项目合作设计师;而电动车内最核心的电子体系、BMS、中控、控制器研发则由刘成栋负责,他曾主导开发了小牛电动车的核心动力系统。期间,还有前宝马设计总监、曾在上海经营设计工作室的刘传凯出任牛电科技的设计 VP 副总裁。
舞入风口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两轮电动车的保有量已超过2.5亿辆,年销售量在1800万辆左右,生产厂超过了2000家。如此的行业规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口。
但是在2015年的时候,尽管厂家众多,所生产的产品却极为低端,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基本上是在自行车上增加一块铅酸电池、一个驱动电机,前脸装上一个大灯,就大功告成了。众多厂家的市场行为,仍然集中在低价竞争上。
正是基于对市场的了解,牛电科技才决定做一个两轮电动车市场的颠覆者,舞入行业风口。
牛电科技所要打造的小牛电动车定位为智能电动车。它的首款车被命名为N1。
它所依赖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锂电技术。相比于当时普遍使用的铅酸电池,锂电池在续航力、寿命和充电能力上有着更出色的表现,竞争优势明显。
在单位重量和单位体积上比较,锂电池的续航能力大约是铅酸电池的3倍;锂电池的循环寿命一般在800次以上,如果是磷酸铁锂正极锂电池,就可以达到2000次左右,是铅酸蓄电池的1.5~5倍;锂电池的充电能力更高,充电时间可以控制在20分钟~1小时,充电效率可达84%以上。当然,相比于铅酸电池,锂电池的价格也更贵。
2015年6月15日上午10点小牛电动众筹首发,仅4分38秒即突破500万元,14分8秒突破1000万,1小时又猛涨至2000万!5小时50分,小牛电动车筹资额破3000万!不仅荣获中国众筹冠军,更是打破了一系列众筹纪录!最终,小牛电动开放众筹15天,参与人数11.42万人,所筹金额达到7200万元,被称为“众筹神话”。
这次众筹在多大程度上是投资资本和粉丝出于对李一男个人的信任与支持,恐怕不容易评估。
众筹所得的资金是一方面,而众筹聚拢的人气给小牛带来的市场信心才是重要的风向标。
也因此,小牛选择了与小米、锤子等创业团队不同的生产路径,不再将硬件外包,而是建立自己的工厂,以解决产能不可控,以及跳票、召回这样的问题。小牛的工厂选址在常州,部署了4条生产线和2条测试线。
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或者说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在电动车行业并没有如手机行业那样有富士康这样成熟的代工厂。即使是摩托车、自行车,在国内也有较为成熟的代工服务,但在电动车领域却很少有这样的代工企业,能找到的也无法满足牛电科技的品质要求。那么,选择自建工厂就是必须跨出去的一步。同时也说明,牛电科技对自己的小牛电动车有十足的信心。
但是这样做的成本是巨大的,与之相伴的风险也不小。一方面,生产线建设成本高昂,另一方面作为新创公司,产品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对外宣传品质高于同行,预计售价也高于同行,先不说盈利,要实现价值,就必须将电动车卖出去。好在除了众筹获得的资金,在之前的天使轮还融得5000万美元的资本。参与天使轮投资的有GGV、IDG、红杉、创新工场、真格基金、明势资本、梅花天使等多家明星机构。雄厚的资金支持为新产品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专业性互补创始团队、突破性的锂电技术、自建工厂的控制力,是牛电科技凝聚信心的三大源泉。除此之外,牛电科技还在渠道、操控、智能、运营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在4月天使轮融资、6月众筹、新品发布一轮轮创纪录的行动之后,在发货期接近尾声的时候,小牛迎来了严峻时刻。N1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其中首批到货车辆因中控问题无法启动,屏幕显示“00”的报错状态。其他诸如GPS定位不准,螺丝松动装配不到位,车身做工精细度不能令人满意,钥匙孔脱落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小牛论坛里,贴出的不仅是各種解决办法,更多的还是吐槽,情势汹汹。尽管小牛全力以赴加以解决,但其狼狈状况可见一斑。
好在退货声音虽不绝于耳,但大多数车友仍表示第一款产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理解,只要小牛能正视问题并给出合理解决方案,愿意耐心等待一个短时期。
在此焦灼时刻,小牛公开发出了一封致歉信。这封信不仅给出了问题产生的答案,而且公布了小牛工程师为保证车辆品质正在工作的内容:
“工程师们在少部分车辆系统出现‘00提示后,已在18日凌晨3点50分确认了问题产生的根源,于19日凌晨5点找到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对中控程序已进行修正。”
“我们工厂已经紧急安排了300台车来测试新修改过的中控程序,并按照标准路试流程和品控标准来进行相关测试。为了尽快满足出货的标准,我们接下来将24小时不间断组织人员进行测试,在确认所有环节无误后,会尽快安排给朋友们发货。公司全体员工正全力以赴,使产品每个工序与环节的质量得到最大的保障。”
同时,小牛电动承诺:将全部召回第一批已经发货并签收的产品,并免费更换全新的车辆!
对于发货延迟问题,小牛电动重申,按照众筹活动本身的承诺和约定,给予现金的赔付,并公布了赔付标准。
一场产品质量风波被化解,也为后续车辆的开发提供了质量提升的借鉴。
自加镣铐的舞蹈
目前,小牛推出了N、M、U三个系列的五款产品。每个系列各具特色。
小牛N1不仅开启了一场两轮电动车的锂电革命,而且开启了品牌设计的创新革命。N1的整体设计理念是简洁、平衡、纯粹,并由此确定了设计特征家族化风格,最具辨识度的是“天使眼”环形日间行车灯,让消费者或者观者一望而知这是小牛家族的产品。此外,转向灯把手回正后自动关闭、液晶全显交互、特有的安全启动按钮(绿色)、手机安装支架(导航)、特有的弹出式后脚蹬、尼龙加玻纤的后扶手等,无不显示着小牛在设计上的细致入微。N1给电动车行业带来了一股时尚感新风。
如果说N1注重的是视觉冲击,或者说美感,那么2016年推出的M1则兼具美感与实用。M1系列的概念设计由前宝马设计总监刘传凯亲自操刀,外观打造完全引用顶级汽车品牌的设计理念。
M1在注重解决城市出行中的堵、挤、脏、乱等难题的同时,让出行轻松快乐,消费者可以享受无痛化、精准化、场景化、品质化出行。
与N1相比,M1更小巧、更具美感,电动车颜值被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而续航里程也提升至120km,其配置更向汽车看齐。
M1在2016年5月的众筹活动中,以8100余万元再次刷新了众筹额的记录。N1的质量问题至此一扫而光。
N1和M1的出现彻底搅动了市场,电动车的低端印象就此全然改观。在城市年轻人眼里,骑小牛电动车出行成了一种时尚。
随后推出的小牛N1s,在续航、操控、设计、驾驶、智能等5个方面进行了10多项的技术升级。此次升级也满足了欧洲客户注重“低排量、环保、新能源”的诉求,为“NIU全球发展战略”做了准备。
小牛M+在加长车身的同时,更满足了骑行中的舒适度。骑行中不仅能够欣赏风景,而且还可以变换骑行模式,享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小牛N-GT可以媲美125cc 级摩托的性能,SPORT、DYNAMIC、E-SAVE 三种骑行模式随不同场景切换,感受迥异的出行体验。
这两款产品的高品质与时尚性,助力小牛从中国走向了欧洲。
如果说 N 系列和 M 系列的消费群体是都市青年的话,那么 U 系列的消费对象则更为宽泛,定位为短途出行以及有“买菜需求”的消费者,“希望更多人能够接受两轮出行工具,让大家的出行更加便利。”牛电科技副总裁胡依林如此说。
U系列的命名源自产品设计之初的Ultra Lite,即超轻量级这一产品定位。实际上,这是为了满足国内越来越严苛的上牌政策规定,而设计出一款符合各省市电动车规范的两轮车。如果说,之前的设计是为了时尚、轻松、品质、吸引眼球,所加的锁链,那么为了上路所做的设计,就是自动满足政策需求的镣铐。带着镣铐舞蹈,是小牛给自己提出的高要求。为此,针对各省市不同的电动车管理办法,小牛U1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最严格的规范标准,包括尺寸、重量,可骑行踏板、贴标位置等。
为了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设计团队改变了传统电动车塑件包裹车架的做法,将轻量不锈钢材料作为U1的骨架,并且将骨架直接作为外观件来设计。外露的骨架完全成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由此骨架造型就成为U1的独特设计语言。
外观上 U1 延续了小牛一贯的简洁风格,车身轻巧灵活、钢材车架最高可承载160公斤;最大的电池重量低于 5 公斤,即使瘦弱的女性也可以轻松拎起。此外,U1的創新之处,还包括全新的无钥匙设计,即使用遥控器解锁就可启动;丰富的置物空间、可选配件和30个改装挂点,让 U1 适用于更宽广的消费群体和更多生活场景;使用APP就可感知任何情况下发生的异常情况。
在 U1 发布几个月后,高性能版 U1 PRO 也相继发布,对动力系统和供电系统进行了升级。
牛电科技从创立伊始,就把自主原创设计作为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仅以小牛M1为例,2017年上半年其设计曾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2017 产品设计大奖”“IDEA AWARD”银奖。
2017 年下半年,M1 又接连收获“DFA Design for Asia Awards 2017”铜奖、“GOOD DESIGN AWARD”、“最成功设计奖大奖”等。
2017年年底,牛电科技凭借其M1 和 U1 两个系列车型,获得中国工业设计最高奖——中国设计红星奖中的三项大奖。其中,小牛电动M1 问鼎该奖项年度最高荣誉——“至尊金奖”;M1小牛电动创新研发室赢得“最佳团队奖”。
除了工业设计上的核心竞争力,小牛在市场营销上,也有着极强的互联网基因和互联网思维,其推出的社区互动、NIU CARE保养计划和牛油保人车保险、实时跳动的NIU DATA,以及围绕小牛核心品牌打造的周边文化产品,起到了为增强粉丝的向心力,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持续吸引“眼球”的作用。
小牛电动车的手机智能化升级,为便利消费者提供了新的体验。手机APP 即可进行整车情况检测与读取,如剩余电量、天气状况、附近维修点位置等,并适时发出充、电池报警、非法位移提醒,可随时查取车辆行驶轨迹记录,乃至进行社区线上交流发布自己的骑行感受,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技术话题等。
而小牛的独特之处或者说在行业内的领先之处,还有基于 “牛油” 的 “智能+社交”的创新商业模式 、“小牛电动系列车型+小牛电动 APP + 汽车 4S 级服务标准” 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体系。
因之,有人评价说,小牛的创新之于两轮电动车,丝毫不亚于特斯拉之于四轮汽油车。
2018年6月12日,小牛电动在巴黎卢浮宫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M+、N-GT两款新品电动车,并联合沃达丰、优步、CityScoot等主办了城市动能峰会。
上述两款车型主要面向欧洲出口,牛电科技的高管团队希望新车能在欧洲市场替代燃油摩托车。
小牛电动不仅迈出了海外战略的第一步,而且显露了领先国际市场的雄心。牛电科技已然摒弃了抄袭和低价竞争的旧思路,勇于在产品、创新和服务上全面竞争的“新姿态”:从学习走向原创;从叠加转向创新;从产品趋向服务。
实际上,自创立以来,牛电科技从小牛电动车出发,但它的目标并不是硬件公司,而是“城市智能出行服务商”。
附带说一句,2017年12月,李一男出狱,但因为牛电科技正准备上市,李一男的身份已经不适合,故而辞去了牛电科技总裁的职务。他接受吴世春的邀请,成为梅花创投的合伙人。
不过,李一男作为牛电科技法人的身份并没有变,他所持的牛电科技股份也没有变。据悉,吴世春持有牛电科技股份为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