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银,陈燕河(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神经外科,广东顺德528300)
动脉瘤是由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所致的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通常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可见于机体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1]。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位居脑血管意外事件的第3位,病死率高达25%~60%[2⁃3]。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方法,具有创伤轻、成功率高、患者恢复快的优势[4]。但大多数患者因对疾病本身及栓塞治疗的认知有限,在确诊及确定手术治疗后,其心理和生理往往都会出现较大改变,若该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导致机体多系统功能紊乱,影响麻醉和手术治疗的效果。认知行为干预通过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并结合行为指导,可使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改善消极应对方式和不良心态,最终提高预后[5]。本研究旨在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减轻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 27例;年龄 41~72岁,平均(58.49±12.68)岁;病程10个月至7年,平均(4.28±1.35)年;颈内动脉4例,前交动脉12例,脉络膜前动脉2例,后交通动脉15例,大脑中动脉6例,基底动脉7例;瘤体直径1~7 mm,平均(3.54±0.97)mm;住院时间 10~21 d,平均(15.32±3.66)d。对照组中男 25 例,女 21 例;年龄 40~75 岁,平均(59.16±13.17)岁;病程 9个月至 6年,平均(4.15±1.52)年;颈内动脉3例,前交动脉13例,脉络膜前动脉2例,后交通动脉17例,大脑中动脉5例,基底动脉6例;瘤体直径 1~6 mm,平均(3.47±0.93)mm;住院时间 10~20 d,平均(15.07±3.43)d。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排除心智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及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2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告知日常注意事项、回答患者疑惑及问题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1)认知干预。全面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评估其心理状态,并对其存在的心理问进行分析,及时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进患者配合护理工作;对于头痛严重且伴有焦虑、烦躁和愤怒等不良情况的患者,积极告知头痛出现的原因,并适当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使其以最好的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制作含有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及栓塞术治疗优势、目的等内容的小册子,供患者及家属阅读;将手术位置、设备及布局等情况制作成图片或视频,通过微信、QQ等方式供患者观看,有条件者也可让患者提前进入手术室实地观察,以减少其对手术治疗的陌生感;告知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强调配合方式,并鼓励患者放松情绪,以保障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向患者说明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着重说明麻醉方式的安全性,嘱患者无须过度紧张;日常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认知水平,正确的认知观点给予肯定,而错误观点则采用平和语气及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纠正;向患者讲解康复有关的知识,如呼吸功能锻炼、床上排便等,并强调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其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2)行为干预。根据患者喜好、病情等选择轻柔、舒缓的音乐曲目供患者欣赏,转移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注意力;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包括面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手臂肌肉放松和肩部肌肉放松等,引导患者注意肌肉放松的感觉;对于需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应帮助其选择舒适体位,在天气变化时提醒其加减衣物,防止受凉引起咳嗽而致颅内压升高;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尽早拔出尿管,鼓励患者自行排尿,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饮食原则,应以高蛋白、高热量及易消化食物为主,并荤素搭配,尽量尊重患者的口味喜好;嘱患者适量增加粗纤维食物及水果的摄入,以保持大便的通畅,防止用力排便的发生;术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等异常情况,告知患者出现不适感时应及时告知;主动与家属沟通患者的病情,鼓励家属日常多陪伴和关心患者,使亲情成为患者心理调节和行为改变的动力。
1.2.2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2组护理前、后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和生理2部分。心理应激部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入院及出院时各进行1次评价,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应激反应越严重;生理应激部分评价指标包括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分别在入院及出院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测定值越大代表生理应激反应越严重[6]。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护理前、后心理应激程度比较 2组护理前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护理前、后心理应激程度比较(±s,分)
表1 2组护理前、后心理应激程度比较(±s,分)
注:-表示无数据
组别n观察组对照组4646 t P SAS护理前61.32±12.5460.98±13.160.1269>0.05护理后45.06±11.8053.49±12.553.3190<0.05 SDS护理前58.49±10.6458.03±11.160.2023>0.05护理后44.27±11.3753.17±11.523.7293<0.05
2.2 2组护理前、后生理应激程度比较 2组护理前血浆AE、NE及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浆AE、NE及D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生理应激程度(±s,pg/mL)
表2 2组护理前、后生理应激程度(±s,pg/mL)
注:-表示无数据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73.41±10.4382.37±11.873.8458<0.05 n AE NE DA护理前169.57±42.39167.32±40.570.26007>0.05护理后132.53±35.76155.91±38.313.0257<0.05护理前48.26±10.5448.03±10.710.10381>0.05护理后36.14±11.2543.57±12.063.0554<0.05护理前95.37±10.9394.08±11.620.54844>0.0546 46 t P- -
颅内动脉瘤好发于40~60岁人群,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随着脑血管造影术的推广应用,其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7]。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操作简便易行,对脑组织损伤较小,治疗效果也更好[8⁃9]。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手术耗时较长,手术期间患者需要长时间制动,故麻醉方式多以全身麻醉为主。患者受自身病情、麻醉及栓塞治疗的影响,常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应激反应,致使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既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又降低了总体疗效。
认知行为干预最早在英国开展,是建立在自我康复基础上的一种干预方式,可有效纠正患者的不合理想法及思维,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康复行为[10]。本研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得分及AE、NE及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和抑郁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普遍存在的负性心理反应,也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11]。AE、NE及DA水平是围手术期患者生理应激反应的常用评价指标[12]。在认知行为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纠正,使患者心理防御功能得以明显增强,在面对疾病及治疗时的信念也更强,为后续护理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予以疾病知识、栓塞治疗知识及治疗环境等方面的讲解和介绍,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及治疗相关知识均形成正确、充分的认识,从而对治疗及预后都建立良好的信心,最终克服焦虑、紧张等情绪。而肌肉放松训练、音乐疗法和饮食指导等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地帮助患者稳定自身神经系统,防止各生理活动出现大范围波动。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