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D_二聚体水平的关系

2018-11-29 03:23:08王俊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5期
关键词:吸烟史分型血浆

张 卓,陶 伟,王俊虎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等,相关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D_二聚体(D_dimer,D_D)是交联纤维蛋白酶降解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在诊断血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2,3]。有关 ACI患者血清 Hcy、D_D 表达水平相关研究很多,但还少有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且有关不同TOAST分型ACI患者中血清Hcy、D_D表达水平研究也存在争议。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ACI患者TOAST分型与血清Hcy和D_D水平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ACI患者136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2010》[4]相关诊断标准;(2)发病时间到就诊时间1周内;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KY2015_20),告知研究事项后,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者;(3)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代谢性疾病者;(4)近1个月内服用过影响半胱氨酸、D_二聚体药物者。观察组:男84例,女52例;年龄42~84岁,平均(65.12±6.45)岁。同期选择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神经功能正常。对照组:男34例,女18例;年龄40~85岁,平均(60.87±7.2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其他影像资料。(2)TOAST分型:参照TOAST分型标准[5],将ACI分为5个亚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或腔隙性脑卒中(SAO)、心源性脑栓塞(CE)、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SUE)、其他原因所致缺血脑卒中(SOE)。(3)Hcy与 D_D检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全血 4ml,3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半径3cm)取血清,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cy、D_D水平。检测方法:Hcy采用循环酶法,D_D采用酶联免疫金标酶法。所有试剂均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版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_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cy、D_D水平比较:观察组Hcy、D_D水平分别为(21.65±3.12)μmol/L、(0.14±0.07)mg/L,对照组 Hcy、D_D 分别为(14.12 ±2.14)μmol/L、(0.03±0.01)mg/L。观察组Hcy、D_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6.01,11.27,P <0.01)。

2.2 急性脑梗死不同分型患者相关资料比较:不同TOAST分型ACI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有吸烟史者中CE组占比最低(P<0.05,P<0.01);饮酒史中,SUE组占比最高,SOE组占比最低(P<0.05,P<0.01);高血压史中,CE组占比最高,SUE组、SOE组明显低于其他分型组(P<0.05,P<0.01);冠心病史中,CE组明显高于其它分型(P<0.05);糖尿病史中,LAA组、SAO组、CE组明显高于SUE组与SOE组(P<0.05);CE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分型组,LAA组患者血清Hcy明显高于其他分型组(P<0.05,P<0.01);CE组患者血清D_D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分型组,余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ACI患者不同TOAST分型组相关资料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ACI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吸烟史、饮酒史呈正相关性(r=0.35,r=0.31,P <0.01),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D_D水平变化无相关性(r=0.00~0.11,P>0.05);ACI患者血浆D_D水平与冠心病史呈正相关性(r=0.20,P<0.05);与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无相关性(r=-0.07~0.05,P >0.05)。

3 讨论

ACI是由多种危险因素与病理因素共同参与的一种疾病,不同类型病理生理特点各不相同,预后也存在差异。TOSAT分型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分类标准,根据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其他辅助检查将急性脑梗死分为5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于指导脑梗死二级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有关急性脑梗死TOSAT分型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的文献报道很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血栓形成参数方向,以探讨不同TOSA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脑梗死发病原因很多,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动力学异常是其发病基础。Hcy为蛋氨酸与半胱氨酸中间代谢产物,为反应性血管损伤性氨基酸,其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6,7]。国外学者研究表明,Hcy在LAA、SAO患者中水平最高,且是LAA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8]。本文研究中,LAA组、LAO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CE组、SUE组、SOE组,与于大林等[9]文献报道基本相似,提示Hcy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LAA、LAO发病的病理基础。

D_D是反应血栓形成与高凝状态的重要指标,血浆D_D水平升高表明继发性纤溶酶活性增强,血管内微血栓形成[10]。有学者研究认为,LAA血管堵塞的原因多因血管狭窄与血小板所致,SAO血管闭塞多因小血管变性,CE血栓形成则多因血液黏度升高与纤维蛋白沉积所致[11]。相关研究表明,在脑梗死早期,血浆D_D水平>2μg/ml时,对CE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93.2% 、59.3%[12,13]。本文研究中,CE组患者血清D_D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分型组,因此D_D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CE亚型脑梗死的有效指标。

进一步分析表明,ACI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吸烟史、饮酒史呈正相关性,血浆D_D水平与冠心病史呈正相关性。吸烟可导致血管收缩,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冠心病可加剧心房颤动[14],也与各组中Hcy、D_D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在结合传统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浆Hcy、D_D水平能更好地指导ACI患者干预预防。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血清Hcy、D_D与ACI患者TOAST关系密切。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数量、观察指标相对较少,更准确的结论还需要扩大样本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吸烟史分型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抗癌(2020年3期)2021-01-16 12:59:44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0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42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