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 骈文丽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抒发情感、沟通心灵的重要媒介。灵活、准确、流利地运用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是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此处“支架”是一种比喻,指的是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提供的扶持。学习支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提倡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有助于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可以把握的操作步骤。其本质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搭建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和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构成挑战的支架。
支架式教学指教师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真诚交流、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兴趣来创设问题情境,合理搭建支架,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通过支架这座桥梁最终习得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能力,能抓住段落的关键词句归纳概括,能把握文章的线索归纳概括,并能把这些关键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表达完整,所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以《跳水》为例:
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先帮助学生对课文写作顺序做一个梳理,再通过一个填空,帮助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这种“先扶再放”的形式降低了概括的难度,让学生习得了语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概括兴趣和实际能力。
“品味作品语言,体会人间真情。”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有这样的要求。“品味语言”是读懂文章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语文课上开展“品味语言”的教学,为的是“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联系课程标准要求中的关键词: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和“修辞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对“品味语言”缺乏基本方法。大多以老师给出具体的词句,学生“定向品味”为主,形式也多为老师问学生答,或老师以讲解代替学生“品味”,老师给出句子,学生统一摘录,主动性不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教学要求在这方面需有所突破。可以利用课文后相关的练习内容,从课文的整体入手,以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对课文中心有作用的词句、片段为抓手,找准训练点,将练习内容加工转化为学习“品味语言”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经历学习过程,以切实形成学习思路,达到能独立自主、主观能动地进行有效阅读。
以《生命的药方》为例:
1.师述:这篇课文是根据一部电影改编的,读的时候要细细品味语言,通过想象,还原电影镜头,入情入境,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听他们怎么说,看他们怎么做,一定能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情。
2.出示: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艾迪把这些花一朵一朵采下来,对德诺说,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
师述:看着这样的文字,老师眼前出现了有景色、有人物动作、有对话的电影镜头……(板书:景、人——动作、对话)
(原段扩展想象)离德诺家的后院不远,有一条通往大海的小河,(小河及周围的景色很美)河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花儿很多、很艳)艾迪把这些花一朵一朵采下来,(艾迪在采花)对德诺说,把这些花草熬成汤,说不定能治他的病。(艾迪和德诺在对话)
3.师述:于是,我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来(老师出示下水文,范读)。
师述:课文中另外三件事,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深入阅读,通过细细品味语言,想象还原画面,展现感人情境。
课件出示要求:想象写话3选1。根据课文内容,从景物、人物的动作、对话等方面展开想象,接着所给的开头往下写。
踏上寻医之路
一个月明星亮的夜晚,艾迪带着德诺,悄悄地踏上了去新奥尔良的寻医之路……
德诺的梦
一个漆黑的晚上,他们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
病房里的笑声(游戏)
不久,德诺住进了医院,艾迪去病房看他……
通过搭建支架给予课文内容的拓展,思路的提点,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时为文中的几件事列出小标题,并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后,落实本课重点目标。在“品味词句”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教给学生品读语言的方法,那么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就只能停留在一个懵懂的阶段。阅读丰富的同学或许能凭借良好的语感而有所领悟,而那些缺乏阅读体验的同学可能就茫然无措了。作为老师,有义务为他们提供一个品味语言的抓手,也就是方法,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吴忠豪教授曾说:“复述、转述是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最有效的策略。”
复述课文就是在理解和记忆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后练习的要求,抓住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讲”出来。由此可见,“复述”就是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复述”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在理解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然后按线索把文章分段,找出关键词、句加以记忆,每部分的内容围绕关键词展开,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有条理地、清楚地叙述出来。用自己的语言是复述的关键,这就是“复述”有别于“背诵”。它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记忆与表达,沟通课文与口语。
以《起死回生》学习支架为例:
文章的写作特点十分鲜明,以对话为主的扁鹊问明原因和以一连串动词为主的扁鹊诊治太子,将人物描述得生动自然,刻画得有声有色。理解全文内容并不难,但对于初涉“复述”这一训练点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应给予他们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复述正确,对复述产生兴趣,而不是望而生畏。
在“复述”环节的教学中,设计学习支架予以指导:
学习课文第11、12节,复述扁鹊医治太子的过程,体会其高超的医术。
学习任务单:
1.认真默读课文第11、12节,圈出扁鹊救治太子时的具体动作。
2.再读读这两小节,边读边做做扁鹊的这些动作,有不理解的做个记号。
1.出示:课文第11、12节(按、切、贴、听、取、扎、捡)变红并板书
正音:读准多音字“切(qiè)”,“扎(zhā)”,厥(jué)症
(理解:“切脉”的意思就是把脉、摸脉搏,中医的一种诊疗方法。扁鹊通过切脉、听病人的呼吸等方法来确定太子得的是厥症,读注释理解。)
2.个别读这两小节——个别边读边做动作。
3.师:我们如何借助板书将扁鹊救治太子的过程说清楚呢?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读读文章……
(引读时随机:先、接着、然后、最后)
4.现在就请你借助板书中的这些动词,再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将扁鹊救治太子的过程说清楚。(先和同桌练说,再指名交流)
5.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两节,想想:从哪里可以看出扁鹊确实医术高超?
6.出示句子:
不多一会儿,太子的鼻翼开始扇动,眼皮也慢慢睁开了。
太子喝了药,没多久,就恢复了健康。
(扁鹊真是妙手回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让太子苏醒过来,还恢复了健康,真是医术高超……)
7.整合复述第11、12小节。
出示任务单:
今天谁会赢
(1)请根据板书中的动词将扁鹊为太子救治的过程说清楚。
(2)请根据板书中的动词将扁鹊为太子救治的过程说清楚,并在故事中体现出扁鹊医术的高超。
(3)请根据板书中的动词将扁鹊为太子救治的过程说清楚,并在故事中体现出扁鹊医术的高超。(可适当加入自己的话语)
(先和同桌练说,再指名交流、评讲)
8.小结:刚才,大家抓住扁鹊救治过程中的一系列动词,按一定的顺序把医治过程说清楚了,说完整了。
教学中借助支架帮助学生抓住扁鹊诊治太子的关键词,把关键词融入自己的理解中,再通过加入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完成复述。接着,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对支架的要求进行分层,通过(1)(2)(3)不同要求的支架,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语言的训练和提升。因此,复述教学中教师就要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方法,学生们只有借助这些“拐棍”才能有的放矢地内化习得的语言。
正如吴忠豪教授所说:“作为学习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的语文课,理所当然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组织教学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在训练阅读能力的同时,还是要聚焦语言的习得。通过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通过支架式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精准用词,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有理有序,更让学生积累了运用语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