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11-29 23:52钟海岩梁鑫宇ZHONGHaiyanHUOHongLIANGXinyu
物流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供给应用型物流

钟海岩,霍 红,梁鑫宇 ZHONG Haiyan,HUO Hong,LIANG Xinyu

(1.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1.University of Orient Heilongjiang,Harbin 150001,China;2.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76,China)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推动下,物流产业从传统物流正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物流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明确定位物流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各企事业单位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成为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应用型物流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由于物流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所以应用型物流人才成为高等院校本科培养的重点方向。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与研究型、管理型和操作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区别。但是,在我国的应用型物流本科的教育中还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式不恰当等问题。一些课程及专业设置不合理,仍需改进。因此要想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明确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方式,专业设置合理化仍是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

1 应用型物流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明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应当对物流管理人才的供需情况进行仔细分析。根据相关物流人才需求调研表明,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根据工作性质和层次的不同,可分为理论研究型、管理决策型、管理应用型和实际操作型4种类型。目前较紧缺的类型是管理决策型和管理应用型物流人才。应用型物流本科人才主要指从事物流计划实施和作业流程规划、 库存控制、 运输路线优化等实务工作人员,其具备较高地解决物流技术应用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准确或不明确。应用型物流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区别于研究型、管理型、操作性物流人才的培养,其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和培养方式如下:

1.1 知识与技能应有自身独特的要求

(1) 素质要求

应用型物流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良好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奉献精神、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观。

(2) 知识要求

应用型物流本科人才应掌握的知识:掌握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应用知识;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信息科学、工业工程等基础专业知识;掌握运输业务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配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管理、专业外语、物流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

(3) 能力要求

应用型物流本科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掌握物流企业(运输、货代、仓储、物流中心等)、制造企业、商业企业和城市区域物流的业务特点与运作流程,拥有业务处理能力、业务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物流设备操作能力、物流技术与信息系统应用能力。

综上,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可概述为: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工具,初步通晓工程理论,具备高等数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物流法律法规等相关专业知识,能独立进行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等工作的专业型人才。通过4年的本科教育,能够胜任与物流专业相关的职业,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

1.2 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方式

(1)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修订前要深入到企业中进行调查,分析企业对物流人才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其次要详细剖析物流岗位的职业特征及内容,确定物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最后,再根据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任职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

订单式人才培养也要求企业介入到学校教学环节,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校企双方进行合作,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对课程的结构、内容、实践教学比例做系统的安排、调整;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及企业岗位要求,双方合作开展专业的教育和培训。

在日常的课程教学活动中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学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订单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为订单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传授最新业务知识,开展技能培训,学生到物流企业去实习、实践等。

(2)将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引入教学计划

将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引入教学计划,构建以专业认知——课程实训——岗位实践——专业考证——毕业论文5个环节组成的学习流程,形成“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3)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

彻底变革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考核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的构建,建立动态考评标准。了解用人单位对物流人员的评价标准,以此为导向,既要考核理论知识,也要考核实际操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和职业道德。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特别强调综合模拟实习与社会实习的考核,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物流职业资格考试,并纳入考评体系。

2015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以改革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供给对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和灵活性,实现供需相符的目标”。目前深入开展的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无疑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必须适应和满足经济供给侧改革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随着供给侧做出相应改革,才能有效地发挥高校职能并使其自身获得发展。对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在供给侧改革中面临着5大任务。

2 应用型高校供给侧改革的5大任务

(1)增加投入,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宏观上,政府应不断加大对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投入力度,探索事业性经费拨款是否可以以专业和学科为单位。微观上,高校应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比例,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求,重点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硬件环境。

(2)优化专业,对接需求,建设有效的专业增设和退出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设置应用型专业。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一个有效的过剩专业退出机制,减轻对于专业的过度管制,下决心压缩和淘汰就业率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和课程,开设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专业,让高校的要素和资源能够重新流动起来,重新配置。

(3)利用技术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和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应用型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机制。设计、优化、重构课程结构,形成以用为本、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协同建设课程资源机制,合作开发课程。

(4) 注重“双师双能”,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要完善激励机制和专业发展,加快引进应用型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支持教师参与实务部门、企业急需的应用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聘请一线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承担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教师聘用和考评机制,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5)补齐短板,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突破传统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大教育观、大培养观的教学先进理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并从碎片化改革向整体改革转变。大力促进教学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融合,推进互联网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供给侧的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和基层试验互动。顶层设计主要是管方向、划底线。改革中到底哪些措施真正有效,需要给高校更大的空间来试验,通过试验、比较、改进,找出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办法。

3 应用型高校对于物流人才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思路

(1)以自身学科建设为抓手,提高应用型高校的物流人才供给质量

应用型高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核心的目标就是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满足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以自身学科建设为抓手,逐步提高应用型高校的物流人才供给质量。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人才供给质量与现代物流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吻合度。不断围绕当前的物流相关战略产业及相关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来重新规划专业布局。建立一个有效的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对现有专业进行优化改造。以物流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紧密对接相关产业链,明确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要不断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将专业技能和相关物流企业、行业的知识嵌入到教学中。使学生由单一的重理论学习变为理论与实践的双方面学习。使学生就业后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也降低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行业入门实践操作培养成本,提高应用型高校物流人才的供给质量,使企业满意。

(2)建设一支具备应用型能力的师资队伍

建设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高校实施人才强校的重要战略任务的关键一步,具备较强应用能力的教师是完成这些战略任务的核心。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让教师们去参加物流行业举行的专业技能培训,安排相关一线教师实地去企业考察和学习,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并不断深入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具有多年物流工作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的地方物流公司职业经理或在仓储、配送、供应链等方面的业务骨干均可以聘用为高校的专任教师,可让其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构建多元化应用型师资队伍,使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得到提升。物流行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但身处学校的老师不会敏锐的察觉到这些变化,定期聘请物流专家到学校开办专业性知识讲座,能够使学生和老师了解到最新的物流行业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

(3)建设物流实验室及实习基地

目前状况下,学生们一直都是以理论性学习为主,这种学习方式已无法勾起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物流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务操作性课程,实践在教学中也应当占据很大比重。学校可以通过购买二手叉车、托盘、货架等物品,让学生实地感受和操作,深入地了解这些物流设备工具。学校也可以购买一些设备模型或相对价格便宜、功能较完善的物流管理软件,通过网络线上实操,达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利用实验室的功能,将实践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建立实习基地也是措施之一,许多学校和企业都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校企合作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许多院校只停留在到企业参观的层面,走马观花,学生实习难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变。学校和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自身优势,一方面,学校可以帮助企业做好相关的企业发展规划,指导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对相关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帮助支持,并为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优先接纳合作学校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并安排工作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接受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不断推动物流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

4 结束语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等院校将会逐渐探索并适应各方面的新变化,培养出适应市场上需求的创新应用型物流人才。明确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方式,并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教育模式,取长补短,不断创新我国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骆达荣,刘联辉,罗俊.地方高校转型期物流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7(12):21-23.

[2]朱金焕,朱连勇.供给侧改革理念下应用型院校的创新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6(13):10-13.

[3]何黎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物流业发展新动能[J].教育与职业,2016(6):5-9.

猜你喜欢
供给应用型物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