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贵 (江苏灌云县实验小学)
2012年,少先队活动课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但是,在对基层调查中发现,不少辅导员却仍在为如何创新开展少先队活动,丰富少年儿童的社会实践机会而苦恼。因此,开展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丰富和完善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现实需要。
《少先队改革方案》中指出:要“拓展校外和社区少先队工作,整合利用好各类教育阵地,积极组织开展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类校外实践活动。”要“围绕素质教育,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大力发展少先队实践活动品牌。”
对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有三大块,其中一块就是“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成为国家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少先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队员的社会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能力,对于完善学生人格和提升队员的核心素养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少先队活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学生的成长也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但是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并不是我们不想参与孩子的成长,实在是没有机会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希望学校能为我们创造一些亲子参与的机会,我们很乐意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可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顺应家长的期望和心声,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家庭教育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的助力。
近年来,少工委大力推行“红领巾寻访江苏精神”“红领巾寻访抗战足迹”“红领巾寻访强军梦”等一系列红领巾寻访活动。让队员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寻访实践活动。队员们创造性地开展“红领巾寻访省劳模‘西瓜大嫂’”“红领巾寻访中国好人范松林”“红领巾寻访时代楷模开山岛‘夫妻哨’”等一系列寻访活动,进车间、访老兵、寻劳模,足迹踏遍江苏大地。队员们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户外研学活动是以特定的研究主题为导引,由团队合作共同确定研学目标、团队或个体的户外研学实践、研学成果的凝练与分享等主体框架构成。让少先队员以社会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讨论、体验和分享,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尤其是在研学成果的展示和分享上更是引入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推介助力,让研学的价值和影响变得更加深远。
随着学校少先队活动的深入开展,许多社会教育基地纷纷与学校少先队结对共建“红领巾校外实践基地”,成为学校少先队的“第二课堂,”既可以达到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和宣传效果,又使学校的少先队向着社会层面延伸,更好地服务于少年儿童的成长。这些基地的建立,让学校少先队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队员们有了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增强了队员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开展亲子社会实践活动,既能为家长与孩子搭建一个共同参与的平台,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来;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少先队活动本身所固有的安全和经费问题,让活动更有保障,更有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仅要立足于校园,更要根植于儿童的自身生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