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校园,塑造阳光心灵

2018-11-29 15:39刘付强江苏常熟市古里中学
教书育人 2018年25期
关键词:营造书香心灵

刘付强 (江苏常熟市古里中学)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发生着巨大改变。据2018年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下显示,当前社交化、数字化阅读已在不断取代传统阅读方式并日益成为主流。从报告中的调查数据发现,当前未成年人阅读行为中存在两个较明显的倾向:一是校内阅读量不足,二是电子化阅读方式已经比较普遍。因此,结合当前在校未成年人的阅读发展趋势,有必要对创建书香校园的价值与吸引力进行重新审视,并找出在新时期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的方式方法。

一、书香校园的价值与吸引力

书香校园的创建,本质上是为在校未成年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读书氛围,而这一氛围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阅读不仅能够开阔视野,更可以完善人格。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人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水平不仅决定人的精神境界,更会对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新时期书香校园的营造,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与吸引力。

1.提升学校文化实力。构建书香校园,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味。书香校园在营造求真求知求美求善的同时,会以一种潜在的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生活状态,并反过来让学校与学生通过营造书香校园这一共同目标结成共同体,使自觉追求更高目标逐渐从物质层反映到行为层,再进而体现到文化层,彰显出学校的独特价值与文化品味。

2.激励学生创造创新。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当未成年人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这一行为本身会大大激发其内在心理动力,并使其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持久、专注并对问题进入深度思考判断再独立得出结论的良好习惯。而持久的专注力与独立思考以及批判能力正是创造创新的源泉与基础。在校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好奇心最旺盛的阶段,行为习惯也未完全定型,这一阶段如果能始终处于一个充满阅读氛围的环境里,则能够充分锻炼其思维,促进其行为习惯养成,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塑造学生美好心灵。阅读是一个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心灵的过程。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到愉悦,提升审美能力,更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在精神上变得更为强大,更为理性。而包罗万象的书籍及其阅读过程,也能够使学生不断领略到包括自然、科学、社会、艺术在内万事万物不同的美,从而更加体会到如何生活,让学生能够在面临挫折和不幸时也能坦然以对,并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营造书香校园的具体方法

新时期书香校园营造,也需要针对当前未成年人阅读的不足与特点展开,提升在校阅读率的同时,结合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趋势对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进一步拓展。

1.鼓励开展精读细读。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阅读模式还没成型,在这一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精读细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促进深度阅读习惯养成,将使其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无穷。通过精读细读全面深入了解作者旨意,对难点疑点问题反复进行分析探索,深入了解作品的结构、线索、思路,并比较同类作品、同类型知识异同,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2.打造书香阅读平台。书香校园氛围的营造,重点在于书香阅读平台的打造。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是传统上书香校园构建的重要基础。丰富的阅读平台设施,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自觉主动进行阅读,更能够在不知不觉之中让学生爱上读书。通过校图书馆、阅读室、读书角、书吧等阅读平台的打造,在顺应信息化潮流、方便学生检索取阅的同时能够使学生身处校园之中,随处有书相伴,有书可读,使整个校园沉浸在自由、进取、包容的书香氛围里,让学生精神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从而在源头上提高未成年人的在校阅读量。

3.丰富阅读活动形式。构建书香校园,在活动形式上也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探索现代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方式之间的平衡与互补,可有效契合当前未成年人的实际阅读需求。数字化阅读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阅读方式的发展方向,学校与教师应当转变固有观念,在保持传统阅读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手段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引导。将线下阅读与线上阅读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视电子设备为洪水猛兽。

当前未成年人的阅读活动已呈现出全新特点,新时期书香校园的营造,必须找到适合当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策略与方法,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参与、乐于参与,从而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的持续建设与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营造书香心灵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