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景刚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董玉琦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韩颖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已经走进了学校、课堂。由于翻转课堂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地位,所以目前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甚至有些人深信这是当代教育的又一次革命,或是对传统课堂的终结。然而,我们也关注到了一些异样的声音,批判性地指出翻转课堂存在弊端和不足,及时让一些对此热衷的人士变得清醒冷静,这不免也引发了学术争鸣。鉴于这样的现实,我们有必要运用新的学习技术研究范式来对“翻转课堂”进行深层剖析,并给出这一教学方式的实践路径。
“范式”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提出的科学观点中的核心概念,指存在于常规科学之中的诸规范的集合体,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1]CTCL是在人本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指导下,提出的一种倡导进行系统化学习的学习技术研究范式。CTCL理论即研究者在文化(Culture,C)视野下,将技术(Technology,T)、学习内容(Content,C)、学习者(Learner,L)相统合。[2]这种取向的特点在于:对系统性理念的强调,即学习研究在系统中开展;对最优化的追求,即在改善学习方面,不仅仅强调效果,还要强调效率与效益;对可视化的重视,即力求通过技术实现学习者学习状态(如认知等深层次心理)的可视化。此外,CTCL凸显学习技术方法属性,即学习技术的研究对象不是技术,而是学习本身;学习技术重在以技术的方法,通过系统化、最优化等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学习技术应更加关注学习者,指导学习者自身应用技术(包括智化技术)改善学习而促进发展。[3]
(1)自主学习符合学习文化发展需要
翻转课堂教学主要强调课堂学习之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尝试运用新的认知来对问题(练习题)加以解决,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困难,这一困难最终在课堂学习环节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们的协作努力下得以攻克和解决。CTCL范式的应用和研究是在当前学习文化的视域下进行的,当前学习文化提倡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培养,从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和课堂合作学习两个环节来看,其教学指导思想符合学习文化发展理念[4],这一教学形式适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式和可能。
(2)学习活动设计充分关注学生主体
翻转课堂在学习活动设计中,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学生课前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对课堂学习中学生认知起点的重视。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是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来对学习的时间、空间和节奏进行自主选择和控制,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的特征。翻转课堂的课堂学习活动是教师依据学生课前自学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而进行的学习活动设计,即所谓的以学定教。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时的以学定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关注,进而也证明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3)技术选定依据学习者和学习内容
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内容由教师指定,学习内容的载体通常是纸质材料、电子文档、微课、MOOCs、在线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载体的容易获得程度进行选定,充分体现了学习技术和学习内容的相关性。CTCL范式强调学习技术、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统合,就是主张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不能孤立看待上述三个要素,而是要用系统的观点,在学习文化的统摄下,将三个要素系统组合,将学习技术与学习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最终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品质。根据上述分析,充分说明翻转课堂符合CTCL范式的要素统合思想。
(1)部分微视频的本质仍属接受式学习
通过调查发现,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环节在较大程度上是基于微视频课程来进行的。通过对翻转课堂应用当中的微视频课程的研究发现,微视频课程基本属于传统课堂讲授的视频录像[7],只不过是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按照知识单元分割成了若干个微视频,学生在学习微视频课程时只是一味接受教师的讲授,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学生也无法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总之,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基本属于传统接受式学习,与当前学习文化倡导的积极主动学习、自我建构学习相违背,更与基于学习文化的CTCL范式理论不相适宜。
(2)自学材料过于依赖数字化学习资源
目前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活动多数是基于数字化学习方法和手段展开的,很少将基于纸质文献的自学作为翻转课堂的组成部分,且相关文献的表述中已然将基于微课或在线课程的学习视为翻转课堂学习的应有之意。显然,上述认识和做法是教条、僵化的,是没有真正领会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所致。CTCL范式理论强调学习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因素来决定,技术的运用是为了促进学习的改善,而不应该走“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的错误老路。
(3)已有研究对学习效果改善关注不够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存在的价值和被研究的目的就是改善学习和如何改善学习,可见这是其翻转精髓之所在。统观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研究重点更多聚焦于翻转课堂的理论特色与不足、技术运用、翻转类别等,即便偶有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也仅仅是对翻转课堂在技术或学科等方面的尝试,未能真正把握翻转课堂的理论精髓,这与CTCL范式的核心指向相背离。
因为学习技术的使用价值是促进学习质量的改善,所以选择学习技术应关注学习质量的改善,学习内容和学习者便是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在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中,对学习技术的选择不应迷恋新兴媒体或热门技术,更不能局限于微视频课程或MOOCs等数字化学习方式,而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特点来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出选择,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纸质材料并不应被排除在翻转课堂学习材料之外。
翻转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微视频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材料,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录制微视频课程时,应尽量减少自身在视频中出现的频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程录制过程中,教师不应一味地讲授,可以尝试加入提问式、案例式教学,给学生留有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在微课播放平台应重视交互系统构建和使用,方便学生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促进问题探讨和解决。
在充分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前学习后的反馈,精准把握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起点,并依据每位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协作努力下完成学习活动,并对课前自学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攻克和解决。只有关注学生认知起点,才能设计出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活动,使每位学生在个人最近发展区范围内都能取得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因为目前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仅仅是在媒体选择、技术应用、课程流程、课堂气氛等方面进行尝试和研究,概括其研究教学或改变学习结果仅仅是学习方式或课程结构发生了改变。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和课程结构对教学改革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并不是翻转课堂和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它们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深度学习、改善学习效果,这是翻转课堂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所以应该把握学习效果这一核心指标,逐步减少或杜绝盲目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现象的发生。
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和课堂学习两个环节各有其目的和意义。课前自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自学能力,并通过自学问题反馈为教师设计个性化的课堂学习活动提供精准的学生认知起点分析;课堂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终解决学生自学环节遇到的问题。根据翻转课堂的目的和意义,可以清晰看出,课前自学环节不是为了延伸和扩充原有的课堂时限,而是为学生个性化自学提供机会,同时也为改变传统课堂学习的统一步调、缺乏针对性提供了可能。
翻转课堂将新知识点学习主要安排在课前自学环节,需要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主设计,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缺乏自控能力,故其很难通过个人兴趣或自控来完成自学任务。另外,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会占用学生的更多课外时间,减少其用于兴趣发展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利于学生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不宜面向低年级小学生开展翻转课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