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松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北 围场 0684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森林经营规划理论的不断完善,使得现代森林建设工作的生态性和经济性有了较大提升。当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森林资源的高效使用,不利于国家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林场建设人员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设计森林经营规划方案,丰富当前的森林管理工作,提升森林使用效率,促进国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塞罕坝林场的森林建设可以分为2个阶段:建场至1982年之间,主要进行造林工作;1983年至今,是以森林资源的经营为主,在管理中兼顾造林工作。其发展阶段使得当地林场的经营模式较为独特,在实际经营中形成了整地—造林—抚育—修改—间伐的经营模式,有效推动了当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森林经营过程中,经营管理人员主要使用定株、修枝、疏伐以及林区改造等作业,在实际经营中采取合适的手段,确定合适的树种,保证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当地的林业建设中森林分类经营比例不平衡。公益林面积远大于经济商品林,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得林场在经营中的管理制度和投资机制之间存在较大矛盾,无法满足国家对于生态林业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的双方面需求,制约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林业发展。
(2)公益林经营问题。当地公益林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当地生态环境,但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管理中也应进行集约经营,优化公益林中的林分质量,保证其多种功能的实现。但在实际经营中,公益林管理质量不高,林地中的卫生情况较差、林分质量低,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
(3)幼林抚育经费还有较大经济负担。除了部分特殊林分之外,国家对林区的经济支持不足,对于幼林抚育以及资源的管理,常会给林区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林区可持续发展。
当前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森林经营中,应以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在这一发展原则支持下进行森林经营管理工作。首先,塞罕坝机械林场要划分林区中的森林资源,根据林分质量进行等级划分,根据不同的森林资源等级设计合适的管理体系。其次,管理人员要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的的经营管理体系,优化当前林区的经营和发展。最后,管理人员为了提升森林资源管理质量,要结合现代科学管理技术,优化当前的经营管理手段。在林场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经营规划方案的设立,可以为后续管理发展提供参考,推动地区林业进一步发展。
在森林经营规划方案设计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首先,森林经营管理方案的目的应是保护当前的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资源使用效率,并根据塞罕坝地区的林业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合适的规划经营模式。其次,在规划的设计中,管理人员也应关注未来的发展,森林经营的目的最终是提升我国的生态稳定性,增加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在经营规划设计中,管理人员要采取一定措施,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化林业区域生产能力,增加森林经营中的经济收益。
3.3.1 强化市场对森林经营的影响
我国当前是一个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各行业的发展都在不断地受到市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市场对森林经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市场影响能够起到两个效果:第一个就是增加森林的经济收入。在当前来看,森林经济收入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买卖原木而产生的。这样就导致了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极低。而融入了市场经济后,就可以采用深加工等方式,来扩大森林的经济价值,让森林更好的发展。第二个就是能够加强社会对于森林的重视。经济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当森林与经济相互关联,人们就能够较好地发展森林资源。
3.3.2 加强林业经营中的法律管理效力
在当前来看,我国林业经营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法律管理效力较差。其中主要需要增加的内容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森林的保护内容增加。想要保证森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法律中详细的归纳出森林保护的内容,防止滥砍滥发,这样才能够让森林健康的成长。第二个方面是加强刑罚的力度。在我国的大部分森林相关法律中,都没有过重的法律内容,这样就让许多的人一再进行森林破坏,从而导致森林的发展出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重量刑,才能够对一些不法分子形成威慑力,这是较为重要的。
3.3.3 优化经营管理工作
在当前来看,我国的大部分森林经营者都不能够较好地进行经营管理工作。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森林经营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其本身的经营时间较长,成本回收较慢,这样会导致森林经营出现一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优化经营管理工作。在当前来看,其主要优化的方向就是对外经营方向。森林的经营是需要大量的成本的,因此,可以对外融资,降低森林经营的风险,这样可以让森林的经营者减少一些后顾之后,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对外融资,也能够让森林扩大经营,这对于森林的发展是极为有效的。
3.3.4 提升经营中的种苗效益
在营林造林过程中,管理人员一般会选择优质的种苗,其成活率较高,且林木收益较高。因此,为了提升林业生产收益,避免劣质苗木造成的经济损失,林业基地应当推进种苗生产的集成化、基地化,组成种苗生产市场,在不同的基地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以提升种苗生产质量。为保证造林过程中使用的苗木质量,林区管理部门可以和生产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根据苗木质量需求制定合理的赔付措施,以便于保证造林中使用的苗木质量。同时,为推进苗木基地的发展,在供求合同之外,基地还可以在市场上进行经营,拓宽苗木销售渠道和市场,通过合理手段提升种苗种植人员的收益,提升造林苗木质量。
3.3.5 实现林区的生态平衡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建设人员,应采用科学手段,增加森林在生长过程中的碳汇集量,减少林业生产中的碳源,通过丰富林业区域中的林种,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提升林业经济产量。实现可持续林业经济的重点是实现低碳生产过程,其内涵是在不影响林业经济生产总值和国家经济市场的前提下,通过先进和技术的使用和改革林业管理制度,降低林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碳排放和碳平衡过程的影响,减缓温室效应的恶化,保护自然环境。
当前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经营规划方案设计中还存一些问题,例如,森林规划方案的生态性和经济性不足,森林规划方案尚待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想进一步推动地区的林业发展,当地的管理人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推动当地林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