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广舜,许 青
(1.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经济服务中心,青海 互助 810599;2.青海省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 互助 810599)
班彦村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南部,海拔2600 m,全村总面积14.6 km2,耕地面积3426亩,属半浅山半脑山地区。班彦村有8个社369户1396人,其中五、六社住在沙沟山山梁沟坡间,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山上不通自来水,村民们用的都是窖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遇到稍大的雨雪天气进出村都很难。2016年4月1日,班彦村易地搬迁项目正式动工,新村选址大旱台上的开阔平坦地,占地面积8.73万m2,投入资金3429.8万元。其中,易地搬迁项目资金1696.5万元,各部门基础设施配套资金1482.2万元,村民自筹资金251.1万元,每家贫困户自己出4000元就住上了新居。班彦新村建成后,2016年12月底,原本住在沙沟山脑山地区的两个社129户共484人整体搬迁到海拔2300米的班彦新村,住上了设计新颖合理的新房。新村里自来水、电暖炕、卫生厕所、太阳能光伏电站、现代化畜禽养殖棚一应俱全,干净整洁的班彦新村努力打造成青海省乡村振兴的样板村、示范村。
五十镇人民政府积极、扎实稳妥地推进班彦村退耕还林工作,五十镇班彦村2017年退耕还林面积1820.69亩补助金额910345元,其中五社27户、四社28户、六社78户共计133户。班彦村退耕还林户领到政策补助退耕款,不用去山高坡陡的地方进行辛苦而没有收益的耕作,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增加了收入。改变农民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退耕还林将耕地变成林地搞活生态资源,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和空气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中五十镇班彦村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中贫困户退耕面积906.95亩,补助金额453475元共计70户。增强了贫困户生态保护意识、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快了脱贫步伐。
结合春季义务植树“大会战”,让班彦村群众充分参与进来,在荒山坡地画好“责任田”,明确分工,开展好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道路两旁的绿化工作。班彦新村整村推进村庄绿化1万m2、荒山绿化430亩。
(1)统筹规划,利用乔木和灌木结合,避免树种繁杂,不规范的现象。整个村庄绿化有紫叶小蘖、瑞香、青杨、青海云杉、暴马丁香、榆叶梅等。用孤植、对植、行列栽植、丛植、群植等方式让乔灌木实现高低有气势有层次的结合,观叶、观花互相映衬,从而实现绿色美丽乡村。
(2)班彦村村民感恩党的关怀,感恩总书记的关心,感恩新时代而栽植的感恩林130亩。互助县林业局、水电局及班彦村民共同打造连心林200亩。主要栽植树种有油松、云杉、山杏、青杨。随着森林面积增加,水土流失降低,物种多样性得到恢复,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党的好政策党对人民的关怀通过各级政府部门落实到实处。
(3)完善林木管理体系,杜绝由于林木管理不到位,造成绿化林木大面积死亡的现象,农民自身管理意识差,村镇进行统一管理,落实绿化林木种在谁门前谁地头谁负责制度,成立村民义务森林管理小组,做好浇水、修剪和施肥除草工作。及时检查行道树绑扎、立桩情况,发现松绑和铅丝嵌皮等情况时立即整改。随时查验随时告诫保证林木的存活率,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美化一片,全面提升班彦村造林绿化质量和水平,让班彦村地更绿、花更多、景更美。牢固树立建设绿色生态乡村的理念。
(4)班彦村2017年聘用4名贫困户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2018年继续续聘人均年补助可达10550元。生态护林员实行聘用上岗,基本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目标,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班彦村煤气、电灶普及和农畜饲养量快速减少,对农作物秸秆的饲用量也快速减少。大量剩余的农作物秸秆被农户弃置在田间地头到冬春季节进行焚烧。一部分农户为了消除田埂上的野草会在冬春季节进行烧荒。这些焚烧用火都有可能引发林地火灾。随着人们生活逐步富裕,一些传统的礼仪活动在农村盛行。重阳节登高时要大量焚香并燃放烟花爆竹,清明节上坟及丧葬祭祀时要焚烧大量纸钱。所有这些用火若管理不好就会引起森林火灾。此外,高温、雷雨等气候因素有时也会引起森林火灾。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强化森林培育,增加森林蓄积,改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林业建设与精准脱贫有机对接、相互促进,生态保护释放的红利不断扩大,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土乡大地不断宣传,描绘出美好蓝图。
森林病虫害是一场不见烟和火的“火灾”。全村高度重视云杉小卷蛾、松皮小卷蛾、云杉大灰象、油松大盾象等虫害在班彦村的防控工作,在县森防部门技术指导下,村民团结一致,开展统防统治,先后在松皮小卷蛾化蛹期,人工收集老熟幼虫、蛹和虫粪,集中烧毁,成虫期用苦参碱和吡虫啉制剂喷雾防治、 “灯光诱杀”防治、黄色粘虫板诱杀等措施,杀灭成虫,降低下一代虫口数量。每5 d喷药一次,苗木树干及树冠都要喷到药剂,连续防治3次,施药时间为清晨或傍晚。
互助县森防站组织的鼢鼠防治专业队,实施人工捕捉防治、新贝奥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控方式,人工防治1480亩,共捕捉高原鼢鼠162只,新贝奥药剂防治1740亩,经互助县林业部门组织人员进行了检查验收,防治效果平均达到8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