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环境分析的林业生态建设总体思路

2018-11-29 11:59
绿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荒漠化林业

赵 礼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营林分院,云南 昆明 650021)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此时付出的代价是自然资源的枯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较差,工业的污染和肆虐采伐,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共同建设健康、和谐的家园。

2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2.1 大气污染严重

当今我国的空气污染情况和雾霾情况是困扰我国生产发展,阻碍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我国工业和生产业的发展壮大,污染物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对于可再生资源的损害也有碍于今后的持续性发展,当今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已经受到了空气污染和雾霾环境的困扰。城市空气和乡村空气的质量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通过空气质量的提升来减少社会医疗压力和经济负担,也可以从侧面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因此通过林业建设工程缓解空气压力,净化空气资源,也是今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建设的重点工作。

2.2 森林资源减少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主要林区的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差,许多商人、企业通过大量采伐森林资源,引入经济市场,忽略了林业资源的长久发展,只顾眼前的利益,森林的自然增长速度赶不上人们的砍伐速度。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自然资源,森林资源的大幅度减少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的。

2.3 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我国可循环资源的的利用浪费。中国是世界上首要的发展中国家,有着的庞大人口基数和社会较快发展的客观现实。因此实现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便是保证农副产品的稳定增产。土地资源和水土情况则是决定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稻米产出质量较高的东北地区,在其沙尘暴和荒漠水土流失情况下其质量和产量均受到了严重影响。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林业建设的缺乏和水土资源保护意识的稀缺,造成了我国当今荒漠化,因此要实现资源的稳定增收实现水土资源的保护和荒漠化进程的延缓,必须从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资源的整合方面进行考虑,进一步加大林业生态保护活动,从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 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措施

3.1 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重视林业生产的建设是从思想层次和重视层面进行整体提升,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及环保意识与发达国家而言,有着明显的差异,不管是环境保护部门,还是普通人群都缺乏资源保护的紧迫感和林业生态建设的推动意识。这样的现状与我国的媒体宣传工作不到位有关,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和林业维护广告出现在大屏幕上,如退耕还林,延缓土地荒漠化等基础的绿色环保信息传递给普通民众。支付宝推出的积分换取,林木种植活动,通过支付宝活动来思考如何提升民众的绿色意识,提高林业化的广泛参与度也是当今林业建设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

3.2 加强团队之间合作关系

林业保护部门和生态保护建设机构也存在着上下级缺乏沟通和环保意识缺失的情况。然而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林业保护措施进行林木种植和水土资源保护的具体活动,因此其建设工作的实施不仅要联系当地的情况,还要了解民意民心,通过多元化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建设工作的灵感,为当今的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更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因此,要加强部门内部的沟通,开展广泛的业内经验交流工作。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林业种植知识和工作建设经验,从而推动当今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

3.3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实施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工作是国家根据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情况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21世纪公众参与的重点工程。在可持续战略的目标之下,开展了广泛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和生态文化建设工作,林业生态工作目标要向着资源保护和维持我国发展空间的目标,着手进一步推动细节化的工作措施和实际性的工作项目。在进行具体的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来考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在短时间内使得投入的基金能有足够的环境生产效应和一定的农户经济保护效应,从而增强当地居民的林业建设参与度,维持其生计质量和经济水平。从维护林业工作的建设质量入手,考虑可持续工作的细节化内容也能够为当今的生态建设工作带来一丝新的活力。

4 林业生态建设的具体方法

4.1 建立制度体系,提高林业建设效率

当今的林业生态建设,缺乏制度的管理和具体监督条例的监管。我国的林业建设工作比起一些发展国家而言仍然存在着发展较为落后,观念较为老套,工作积极性较低的客观情况,然而这些因素的根源在于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林业建设人员以及一些林业相关农户的参与积极程度。通过制度化的监管和规范,进一步加强责任分担制和水土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林业工程维护和软硬标准要求建设,便可以解决制度不完善的工作现状。

4.2 选择合适土质,保障林业建设质量

笔者曾经阅读了侯元凯教授所写的中国地区退耕还林,树木分布情况和种植条件相关论文,从而意识到我国的树木种植情况需要与当地地质条件和土质条件进行紧密关联。如何根据地质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维持他们水土固定的能力,延长他们的存活期限便是人们需要思考的工作建设内容。考虑南北差异、水土差异、环境差异和气候条件进行合适的树种筛选,并且与当地的种植农户进行更加密切的交流和沟通,从而维持树木的良好生长资源保护能力。

4.3 提高生态意识,共同打造绿色环境

要想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林业生态建设,团队不仅需要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能水平,更需要人民群众配合和支持这项重要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对林区附近的居民开展有关教育和宣传,建立一定的惩罚措施,以此来提高人们对林区的保护意识,只有自己树立起了这种保护意识,才会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5 结语

林业生态建设对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净化着大自然的空气,能抵挡自然灾害。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要有合理、科学的建设思路,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加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经验,选取合理的地质、气候条件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如果在建设过后人们继续过度采伐树木,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得不到遏制。因此,林业生态的建设需要每个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要不断提高,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使得家园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荒漠化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1986~2019年乌拉特后旗荒漠化动态演变及其成因研究
land produces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荒漠化分析研究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蚀荒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