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承 意在融合
——对部编本教材一年级识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探究

2018-11-29 10:48
关键词:部编本粽子识字

王 琦

(浙江省宁波市孙文英小学气象路校区)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历经四年砥砺的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尤其是识字教学板块,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

整个小学阶段,识字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在增加学生识字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教师要时刻心存文化传承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将识字与文化融合,以识字推动文化传承。

一、识记汉字,感受传统文化

汉字是当今世界仅存的形、音、义相结合的语素文字,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带领学生识记汉字,了解汉字文化,激发他们探寻汉语言文化传统的兴趣。

(一)认读字音,了解文字源起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入相关的传统文学内容,在识字的基础上涉猎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历史之悠久,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笔者在执教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天地人》时,引入了“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听故事:《盘古开天地》。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有个叫盘古的巨人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天和地就分开了(出示“天”“地”)。

2.认读“天”“地”,正音。

3.继续听故事: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用手撑住——“天”(出示卡片“天”,学生齐读),脚蹬着——“地”(出示卡片“地”,学生齐读)。很多很多年以后,天和地就逐渐成形了。

4.教学“天”“地”。

(1)上面就是——天(学生齐读),下面就是——地(学生齐读)。

(2)看图理解“天”“地”。

《天地人》是一年级上册识字第一课。笔者引入了《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故事中巧妙地结合“天”与“地”的教学,其间的反复认读和正音,达到了“识字”的目的。而《开天辟地》的故事也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二)辨析字形,追寻文字特性

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在识字教学中追溯文字的源头,可从甲骨文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最初造字的方法,挖掘汉字文化内涵,感悟汉字的精妙。

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4课《日月水火》 专门编排了象形文字识字板块。

【教学个案】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教学设计片段:

1.以“日”为例,由图到文,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1)(出示“太阳”图片)这是太阳。

(2)古代人们是这样记录太阳的。(出示

(3)后来,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写成了这样。(出示“日”)

2.以“田”为例,由图入手,了解文字发展过程。

(1)(出示“田”)谁认识这个字?

(2)“田”字最初是这样写的,后来不断发展变化,就成了现在的“田”(出示“田”字字形演变的过程)

3.发现“日”与“田”在字形上的特点,学习“山”“水”。

(1)仔细看看“日”和“田”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这两个字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是因为这两个字的形状就像太阳和田地。很多汉字都可以从字形上猜出字义。

(2)出示“山”“水”,猜猜读音。

(3)分别出示甲骨文,说说与现代汉字的相似点。

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从图片切入,首先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与图片间的关系,了解文字起源的历史,之后将图片与汉字联系,将象形文字与现代文字对接,将象形字与现代文字串联成一部文字发展史。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同时,也使他们了解了文字文化,发现了构字特点。

(三)了解字义,感受文化意趣

一年级教材中的文本有很大一部分改编自古代蒙学教材以及传统识字教材。这些选文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应把握教材特点,充分利用汉字与蒙学之间的关系,促进识字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教学个案】特级教师张敏华老师执教《姓氏歌》片段: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张。

师:你爸爸姓什么? 生:张。

师:你爷爷姓什么? 生:张。

师:你太爷爷姓什么? 生:也姓张。

师:小朋友,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这个家族都姓张。

师:那说明他跟我是同一个家族的。

生:都是姓张的。

师:是的,我们的太爷爷姓张,我们的太太爷爷也姓张,说明在很多年前我们是同一个祖先,你看多有趣啊!

《姓氏歌》选自蒙学材料,具有浓浓的传统文化味。教师巧妙地利用了课文的特点,课始在关于“姓”的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发现家族中“同一个姓”的特点,渗透了姓氏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姓氏是“一个人的家庭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这一深远的文化内涵。

二、诵读汉字,体悟传统文化

部编本教材中的课文不乏对子、童谣、三字经、字谜等形式,该类型课文节奏明快,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律动中体验识字的快乐,在有节奏的诵读中沐浴和了解传统文化。

(一)诵出“音韵美”

传统文化作品中有很多具有音韵美的作品,其中入选部编本教材的《对韵歌》《姓氏歌》《人之初》等篇目,都采用了对韵的方式,声调协调,对仗严谨。教学中要立足文本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节奏,在识字中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个案】特级教师张敏华老师执教《姓氏歌》片段:

师:刚才我们一问一答地读了这部分儿歌。这里向我们介绍哪两种姓氏呢?

生:李、张。

(出示字卡,认读生字:李、张)

师:我知道,我们班有小朋友姓李,我猜得对不对? 来,请站起来。请小李小朋友上来,高高举起你的姓氏字卡,领着大家读一读。

(李同学自豪地接过字卡,高举过头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师:请这位张同学也上来,高高举起你的姓氏字卡,领着读。

(张同学接过字卡,高举过头,领着全体同学读)

师:(面对李同学)现在我来问,你来答。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

师:什么李?

生:木子李。

师:(面对张同学)你姓什么?

生:我姓张。

师:什么张?

生:弓长张。

师:(面对全体同学)你们会问了吗?我们一起来问问他们。

(全体学生兴奋地指着站在讲台上的同学问,台上的学生响亮地回答)

师:真好,我们记住了两个姓。我把它们贴到黑板上。(板贴字卡:李、张)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复现课文,节奏鲜明,颇有趣味,学生们以答代读,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情趣盎然,读出了对韵的节奏。就在一问一答、富有节奏的诵读中,学生们认识了“李”“张”两个字,识字教学融指导于无痕中,水到渠成。

(二)品出“意境美”

部编本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文学价值很高的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古诗文教学要结合识字,让学生在诵读中浸润文化,感受汉语言所特有的意境美。

【教学个案】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画》教学片段:

1.自由读诗,你看到了哪些景色?(山,水,花,鸟)

2.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大意。

3.看“山”——有色。

读准字音:色。

山上有哪些颜“色”?(绿色的树,红色、黄色的花……)

小结:红、黄、绿这些都是“色”,所以诗句说——远看山有色。(齐读)

4.听“水”——无声。(请同学安静下来听听,这图画上的水从高处流下来有没有声音呢?为什么没有声音?)

师:一看一听间既有远山的青翠,也有画面的宁静,让我们走近些,一起读读这两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教师从看和听两个角度带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抓住一个“色”字,开展识字教学。让学生想象山上的颜色,了解“色”,感受古诗用字之凝练,在读一读、品一品中逐渐把学生带入画中。诵读声起,悠远绵长,学生感受到了汉语言文字独有的意境与美感。

三、链接汉字,欣赏传统文化

教师要立足文本,在识字教学中寻找文化渗透点,链接古今。识字教学应以汉字为基点,回顾历史,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与历史对接,追寻文化深度

文字的演变过程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步,许多出现在教材中的汉字,都可以追根溯源,寻找到历史典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探寻对应的故事与人物。

例如《端午粽》中“粽”的来历、与屈原的关系;《人之初》中每一句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都为学生打开了通往历史文化的大门,能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

【教学个案】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人之初》教学设计片段:

1.“习”字古时候是这么写的。(PPT出示)你发现上面像什么?(鸟的翅膀)下面是鸟窝,“习”就是小鸟向鸟妈妈学习飞翔。

2.小宝宝向妈妈学什么呢?

3.同样的孩子,在菜场里,他会学会什么?(卖菜)在学校里,他会学会什么?(做学问)

4.引出《孟母三迁》的故事。

小结:孟母三迁,因为“性相近,习相远”。

《人之初》选自儿童蒙学经典《三字经》。对于当代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来说,内容生涩,不易理解。教学从“习”字入手,先呈现甲骨文“习”的写法,让学生了解“习”的意思,之后链接生活,“小宝宝向妈妈学什么”“同样的孩子在菜场和学校里学什么”,最后适时引出《孟母三迁》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方法巧妙而有效。

(二)与生活对接,感受文化进度

找到识字、文化与生活的结合点,将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使文化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立足文本,寻找合适的“延伸点”,让学生走出课堂,收集、调查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民俗意识,使他们感受文化差异,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欣赏多元的传统文化。

【教学个案】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粽》教学设计片段:

1.你们看,这张日历上还有一首和端午有关的小诗呢!小朋友们,仔细看,认真听。(古乐)

青箬叶,白糯米,中间一颗红红枣。粽子香,粽子甜。端午到了吃粽子!

2.出示链接小知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3.课外研究作业:“粽”是米字旁,因为古代粽子是用黄米、糯米包裹而成。现在的粽子种类繁多,都有哪些种类呢?

第一小组:根据粽子的形状分,可以分成哪几种?第二小组:根据粽子的馅料分,可以分成哪几种? 第三小组:国外有没有粽子?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在这个课外作业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学生发现,现在粽子不只在端午节吃,它已经成为一种日常食品。经过不断发展,粽子出现了多个品种,还流传到了国外,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粽子。通过比较,学生们也发现,虽然现在的粽子种类繁多,但是依然以糯米为主。这一次实践作业源起于“粽”,既是一次关于文化发展的调查,也是一场始于语言,面向生活的文化旅程。

面对部编本教材中识字板块厚重的文化积淀,我们应秉承传承与融合的态度,将文化融入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愿望,致力于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3]张敏华.最炫中国风[J].小学语文,2017(1).

猜你喜欢
部编本粽子识字
好吃的粽子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节,粽子香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比较视野下“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识字板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