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琳
(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能力。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乎人才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创造行为提供示范,更要努力建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好施展平台。根据这一时代要求,几年来,笔者以“依本施策,以创引学”的导学方略为切入口,进行了艰苦而有益的探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一导学方略的特点是: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引领下,以文本特点为抓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施教学。在教学进程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罗丹说过:我们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亦如是。教师只有着意引导学生圈画勾点,边读边思,才能从字里行间发现美,进而求得“真谛”,并由此激发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内驱力,从而在主动参与创新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如在一次教学评优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时,先提出:“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交朋友,这办法好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1~6自然段,读后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各自说出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再和大家一起读、品相关语句,共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深入读文,然后讨论交流总结出采用这两种方法的五点好处:利用地形、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运送礼物、写上祝福。由此,不仅达成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由于教师注重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又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有所发现,这就为学生在课后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了极好的铺垫。这种让学生从读中悟方法、由思考促发现、以合作引分享的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学生得益良多,教学功效自然水到渠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依纲据本,迷信文本、教参,疏导观点“从不越雷池半步”。这样做看似教学流程顺利、稳当,但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为纠正这一积弊,我们以敢于打破常规的胆识,在准确把握教材后针对文本特点,采取“反弹琵琶”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发现“新大陆”。实践可证,这一导学方法的实施,对激活学生的创新因子成效丕显。具体做法是:当同学们对某一观点或结论都表示同意或称好时,诱使学生提出反常观点,让他们发现其潜在不足,并勇敢地指出;而当别人都持否定态度时,则趁势点拨学生想想它好的方面,指出其可取之处。以教学《狐狸和乌鸦》为例,学生阅读课文后,我向学生提出:“你对乌鸦和狐狸有什么看法?并说说理由。”同学们经过思考,对“喜欢乌鸦勤劳、讨厌狐狸的狡猾”形成一致意见时,我故意刺激鼓励学生:“难道狐狸真的就这样一无是处吗?”开始,满堂鸦雀无声,学生面面相觑。不久,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善于思考、谋智过人。”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辩论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习得了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方法。接着,我让学生自主续编故事,结果出现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如《乌鸦又上当了》《狐狸当上了金点子公司经理》等。继而,我又让他们相互交流练笔,在分享各自学习成果中发现“求异思维”在创造性学习中的优势,收到一石数鸟的效果。真可谓“反弹琵琶调更清”。
所谓发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沿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一般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依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最后产生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再次深入理解文本,领会课文主旨,进而达到殊途同归之目的。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引导学生按不同方向去探幽,从不同角度去领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涌出令人意外的真知灼见,而且为彰显文本作者和编者的本意起到极好的佐证作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鼓励学生敢于“放”和“鸣”,同时,引导其“有的放矢”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中有效培养其创新能力。如一位教师在教《称象》一文时,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办法吗?”这一问,学生立马来了兴致,觉得自己可与曹冲一试高下。由此促使其以亢奋的心理状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出现了争先恐后畅所欲言的喜人场面。一个学生说:“曹冲用的是石头,很不方便。我用水,因为取水方便……”另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可以用泥土,因为岸边就有土……”又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既不用石头,又不用泥土和水。我用人,因为人是会走动的,上船、下船都很方便,只要把各人的体重加起来就行了。”说得多好啊!全班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的不同回答,闪现着灵动思维的创新火花。见火候已到,教者又从曹冲“称象”的本意出发,引导学生讨论哪些方法更科学可行。学生们又一次打开思维阀门,审慎思考,进而通过合作交流,确定了与课文主旨相匹配的方法。这样的训练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下,又教授了学生根据确定目标,选择合理策略的处事方法。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创新的开始,因为在比较中方可见同,在比较中才能见异,在求同中方能显新,在求异中才可显创。这就要求教者在教学中要灵活处理教材,盘活教学资源,活化教材内容,并有意把需要比较的内容摆在一起,引导学生在认知相关内容或研讨对象后,将其反复比较、揣摩、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结论或生发相应观点。形式可横比,也可纵比。教学活动中要着力引导学生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如果真能比出“同”来,较出“异”来,便可证明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已有意无意地走进了创新的自由王国。此时教者再因势利导,便可诱使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实践。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引导学生读懂了文中反映“大榕树的茂盛和鸟儿的快活”的内容后,便让他们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具体事例加以比照,发现问题,进而寻求对策。我有意提醒学生:不少地方与作者笔下的描述一样,都有茂盛的树木、长流的水,但有些地方却呈现出鸟影难见、河水混浊、鱼儿稀少的状况。究其根源是什么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从同和异的比较中发现人们破坏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而让他们集思广益,想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办法。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献计献策。如此从比较、思考到醒悟、匡正的深入引导,不仅为学生领会作者匠心铺平了道路,更重要的是由此收到了学文与育人相得益彰的效果。
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从课文中“跳”出来,以课文主旨为引线,进行合理的引申与拓展,以此促使学生从课文出发,强化与“外界”的联系,以此拉近时空距离,消除与外界的隔阂。这样的“跳跃性”学习实践,不仅可给学生架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桥梁,而且有助于其增强学习文本与接触生活的主体意识,开阔其视野,强化其认识的广度、深度,从而获得更深刻而新颖的认识,以此提升思考质量。具体的引申方法有:时间引申法、空间延伸法、时空拓展法,以及观念、内容、技巧等的引申、迁移及拓展等。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教师在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后,有意引导他们根据文本进行“穿越”时空的拓展训练——采取电视节目中“答记者问”的形式,让几名学生扮演记者,选一名学生扮演诸葛亮。而后,让“诸葛亮”回答“记者们”的发问。活动开始:一位“记者”问道:“诸葛亮先生,您好!请问,您明知周瑜暗算您,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呢?”“诸葛亮”回答说:“记者先生,感谢你提了这么好的问题。我知道周瑜很妒忌我,因为我对造箭很有把握,我要气气他,让他看看我的厉害,所以我就将计就计,立了军令状来迷惑他。”又一“记者”问:“诸葛亮先生,人们都说您不是借箭,而是骗箭。您作何解释?”……这一“穿越”时空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直面文中人物进行交流,由此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更可喜的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兴趣盎然,高潮迭起,在读、思、议、演、评的学习活动中分享着收获与快乐。这样,便有效地实现了“知、情、理、趣、行” 的良性“超越”,“高效”课堂的预期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路径很多,只要教者潜心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就一定能发现符合教材主旨、适合儿童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策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