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因改变而提升

2018-11-29 07:54:40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邓雪妹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0期
关键词:造字苏教版小鱼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邓雪妹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多地识记汉字,在情境中涵泳文字、品玩文字,这种兴趣和能力便是我们帮助学生要形成的文字方面的核心素养。

一、识字,由抽象走向形象

例如,苏教版一下教材中有不少汉字的教学,可以通过简单的图文对照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教学生识记汉字。教学“舟”字,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只小船,如图“”,再提问:“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船?”(弯弯的小船)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小船的模样,创造了表示小船的字,起初是这么写的“”,后来慢慢经过演变,变成了今天的“舟”字。同理,在教学“泉”字时,映示泉水的图片“”和“泉”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水在山石间断断续续往外流。教学“川”字时,映示川的图片“”及川的古文字“”,引导学生关注水在河道里不停地向前流。

又如,苏教版一上《家》一课中第一句是“蓝天是白云的家”。“天”是本课要识写的生字。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看,蓝天下来了一位古时候的造字专家,(图片出示“”)他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学着他来做做动作!(学生跟着模仿造字专家做出舒展双臂抬头仰望蓝天的动作)这位造字专家看着蓝天,心想:天空这么大,我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诶,我们人的头顶上空不是广阔的天空吗?干脆“我”就用现在站立的样子来表示天空吧。于是,古文字“天”就诞生了(展示图片“”)。现在人们根据它的样子写成了这个“天”字。小朋友,这个古文字“”和现在的“天”长得像不像?哪里像?学生指着自己的脑袋、双臂和双脚,轻松说出了它们的相似之处。在身临其境中,一个“天”字留在了学生的记忆深处。

利用汉字具有的独特的图形特征,课堂上运用直观鲜明的图片能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促进儿童主动识字,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赋予汉字的美。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让儿童做一做、动一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和字形的记忆,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识字,由固定走向灵动

例如,苏教版一上《家》一课的导入:上课伊始,教师运用“家”这个汉字演变的动画,向学生讲述这个字的由来,让孩子们初步感受汉字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之后指导学生读准“家”的字音,复习巩固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接着提问:读了“家”这个课题,让你想到了哪些人?让孩子们感受家给我们带来的温馨和幸福。

我们还要加强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把“识字”放到阅读的背景之中,边学习课文,边学习生字,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识字的兴趣,还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苏教版二上《大禹治水》一课中,“制服洪水”的“制”是本课的生字,在学生通过图片对比领悟到禹制

服了洪水后,教师趁热打铁,启发学生理解“制”的字理,并介绍带有立刀旁的字(割、削、刮),适时归纳出带有立刀旁的字的造字特点,再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讨论“制服洪水”的“制”为什么是立刀旁(大禹和人们用最原始的刀具去挖河劈山)。这样,学生在理解“制”字本义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制“在文中的意思,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到了制服洪水的艰辛,提高了阅读的质量。随后通过观察“制”的样子,小老师提醒书写注意点,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师生评价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写好“制”字,真正做到了“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

集中识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如今,我们更应捕捉每篇课文中相同结构的字进行集中学习。如《乌鸦喝水》中“渴”和“喝”这两个字容易混淆,教师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渴”是三点水,而“喝”是口字旁?在学生讨论交流后,学生在儿歌“口渴了想喝水,喝水时要用口”的诵读中领悟到“渴”和“喝”的造字原理。这样学生不仅牢牢掌握了这两个字的异同,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想象能力。

三、识字,从被动走向主动

汉字是一个神奇美妙的大家族,要在课上全部学完实属不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汉字再怎么生动有趣,如果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汉字也会失去它的光彩。在教学中,教师犹如一条大鱼,学生就像是小鱼,“大鱼”带着“小鱼”在活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大鱼”有时需退一退、让一让,让“小鱼”自己探究发现,体会学习探索的乐趣。在遇到困难时,“大鱼”再跳出来交给他们方法,带着“小鱼”,鼓励他们试一试。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让“小鱼”学会自主识字的本领。

例如,苏教版二上《识字3》是一篇看图会意识字课。本课教材的安排颇具特色,一幅画一个字。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图画的功能,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笔”及相应的配图)小朋友们,请仔细看看图,再看看汉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我发现毛笔笔尖上有毛,“笔”字的下面就是一个“毛”字。我发现笔杆是竹子做的,这个字上面就有“竹字头”)这两位小朋友将“笔”的上下两个部件,在图中的“毛笔”上分别找到了相对应的部分。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其他五个汉字和图画之间的小秘密吗?(学生纷纷揭开了“灶”“歪”“尾”和“看”字的造字规律)中国的汉字很神奇,古人在造这六个字的时候,就是模拟生活中的事物画出画,然后将两个彼此相关联的独体字组合在一起,合成了一个表示新的字义的字,用这样的方法造出来的汉字就叫会意字。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引领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带着较强的探求心理进行图字对照,在范例引路的方法指引下,不断发现图字之间的相似点。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在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的过程中了解了会意字的造字规律,习得了识字方法。

四、用此类方法学习更多的生字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课堂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地带。在识字教学中,让我们携起手来,立足于汉字的构字特点,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求知欲,让学生保持积极的识字态度,主动探索汉字文化,学习汉字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汉字素养。

猜你喜欢
造字苏教版小鱼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小鱼
小鱼
年年有鱼
儿童绘本(2017年3期)2017-03-24 20:02:26
隋文帝造字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小鱼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