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金晓冬
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的保障和支持,并且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以及学校都采用了各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促使学生不仅仅是知识能力上的提高,还包括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间时间被占用的情况很普遍,有的是因为老师拖堂,或者因为作业的事情被占用,或者是安排了其他的事情等等。总之,很多学校没有专门为学生的大课间安排体育活动,这些情况急需得到改善,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学校的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和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证:
学校的综合实力是学校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其中不仅仅包括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还包括学校的各个方面,比如特色课程、校园文化、教师队伍等等。因此,要想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学校领导首先应该具有大局意识,注重大课间时间的利用,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其次,体育是中考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其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大,所以校领导应该加强对体育的重视,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开展学校的体育工作。
其次,学校还应该组织设立一个完善的体育工作体系,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来监督工作的完成。要想使大课间体育活动高质有效地完成,离不开每一个教师的配合、合理分工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校领导作为课间体育活动的监管者和组织者,需要严格把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情况,体育教师作为执行者,应该设计科学合理有趣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其他相关教师也应该积极配合,从而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只有这样使学校自上而下的领导和教师形成一个完善的体育工作体系,才能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种体育活动,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鉴于此,学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本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以及学生的特点,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设计出本校特有的体育项目,进而达到科学运动、趣味运动的目的。
例如,擅长田径的教师,可以在学生跑步的活动中加入一些其他元素,比如一边跑步一边跳绳、接力跑步等,在田径项目中加入了这些不同的活动,或者是将多个田径项目进行融合,能够打造一个全新的体育运动。再如,擅长篮球的教师,可以教学生花式运球,或者接力运球等,从而使那些对篮球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能够因此对篮球改观。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体育活动,比如报纸传送带、乒乓球吹气接力等。学校体育教师联合起来共同为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出谋划策,从而保证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校设计任何活动的前提都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树立学生是活动参与主体的理念,因此,教师在设计课间体育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育阶段以及心理特征,了解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爱好,从而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做符合学生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体育活动。
例如,根据初一年级学生刚刚脱离了小学阶段,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过渡到初中生的阶段,学生内心爱玩,对趣味性活动比较感兴趣的特点,我们在设计初一年级的课间体育活动时,会使活动的性质更多地向游戏方面靠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初二阶段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的生活,这时,对于课间体育项目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力量、反应度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体能以及反应方面的素质。学生到了初三阶段,学习压力增大,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来释放压力,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内容适量的活动,增加一些能够让学生自由活动放松的时间。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在设计课间活动时,学生本身的特点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分析和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科学的体育活动。
综上,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大课间来进行体育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间活动中,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体育运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