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徐 晨
虽然许多小学都在相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有效解决,那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价值就得不到实现。首先,教师和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够重视,大部分学校还都是按照传统的课间活动模式,在活动形式以及活动器材上都没有创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其次,学校的课间活动大都是一种形式,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提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后,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没有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鉴于以上几个问题,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以下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要想使学校大课间活动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首先就必须转变师生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观念。现在无论是师生还是家长,对于大课间活动的认识还都仅仅停留在第二节课课后学校组织的供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上,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创新和发展。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真正含义为通过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师生应明确这一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征来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因此,学校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模式,给学生注入新的理念,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从而构建一个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安全可靠的大课间活动。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认知水平、特征爱好以及身体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设计课间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征,根据学生的差异给学生制定不同的活动目标。例如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重,身体协调能力不足的情况,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跑、跳等,让他们对大课间活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从小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高,身体的各项机能也有了基础的发展,那么对于这些中年级的学生的课间创新活动,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可以由教师组织一些趣味体育游戏,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参与课间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尤其是女生,她们都不愿意参加大课间活动,针对这个情况,教师的创新点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专项体育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竞赛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应该提前做足功课,仔细分析不同学生的特征,然后设计不同的体育活动,从而达到不同的活动目标,使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仅仅依靠学校体育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各方面力量共同支持。建立健全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科学管理体系是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领导,教导主任巡视,体育教师分年级组织,班主任负责班级的完善的课间活动管理体系,层层紧扣,从而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明显提高。在本校,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具体分工为:校领导统筹安排全局,负责各项命令的下达和落实,教导主任负责各项命令规定的落实,做好巡视工作,排除课间活动中的一些安全隐患,从而为课间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分小组为各个年级段的学生设计和策划课间体育活动,从而使课间活动的模式新颖且有质量。班主任负责组织和领导各班学生参与课间活动,并且与学生一同参加课间活动,为学生做好榜样。由此可见,只有完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体系,各层级之间相互配合,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才能够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高质实施。
综上所述,学校应该注重体育教育的发展,积极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体育意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