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表达,走好习作第一步

2018-11-29 04:32:39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邹云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9期
关键词:例文外貌励志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 邹云梅

习作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很难掌握的一项技能。课标要求中年级孩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然而从三年级学习作文开始,很多孩子的作文特别无趣,内容空洞,语言乏味,很少有让人满意的。其实,如果在教学作文之时多给他们一些方法的指导,写好作文并不是难事。

对于初学作文的孩子而言,我认为教他们学会表达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一、积极示范,有例可循

学生从写话过渡到写作文,要循序渐进,不能直接要求其写出质量较高的作文来。万事开头难,如果突然要求过高,就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内心抗拒,就会给以后的作文之路造成巨大的障碍。我觉得在指导作文时,教师可以多找一些范文给孩子读,多给学生示范,有时也可以适当写写下水文,给孩子提供参照的模板,让他们从模仿开始,掌握最基本的写作技巧。

如《我的自画像》这篇作文,其实是让学生介绍自己,突出自己的特点,以便老师同学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按说这样的作文自己写自己,应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多少孩子直呼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点。在引导学生读例文后再写,大部分孩子知道把自己最有特点的地方写出来。但仅仅如此还不行,因为大家都照着例文模仿,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写的作文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完全不能突出自己的特点,就是为写而写。

如一个学生这样写:“我特别喜欢读书,一有空就读书,我读了很多书,有一百多本……”这个认为自己爱读书的孩子,一直强调自己爱读书,读的书多,整篇文章都是这个论调,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爱读书。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就是选择班级里的一个孩子,讲述他的一件事,让学生猜,他们一听就知道是谁,因为这件事把人物特点鲜明地展现出来了。借此我再引导他们思考:自己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明确介绍不是空说,而是通过事情来表达,这样的示范才真正起到作用。

二、引导表达,有话可说

不少学生的口头表达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写出来的作文却是干巴巴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口语化严重。记得三年级的第一篇作文是要求写一件事,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学生受例文的影响,大多写了买东西。主题类似没有关系,关键是把事情讲清楚,但交上来的作文有很大一部分完全是对话,整篇都是“阿姨说、我说、阿姨说”的模式。很显然,这就是学生不会表达造成的,作文中有时的确需要用人物的语言来呈现,但通篇是对话且没有情境就显得特别无趣了。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此时,我没有急着给学生评价并带他们修改,而是让两个学生把买东西的过程表演出来,其他人观察。经过情景重现,让学生发现买卖双方的动作、神态、语言各有什么特点。在此基础上回到学生的作文上修改,细细品读揣摩,确定可以保留的语言,其他部分让他们讨论交流,如何换种说法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再适当加入刚刚观察到的动作、神态,作文就丰满生动起来了。

三、讲究方法,有话会说

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就要开阔视野,丰富语言,乐于表达,这就需要方法的指导。中年级作文最多的就是写人写事,写人需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特点,写事同样离不开人的描写,人与事是密切相连的。

表达要注意方法,人与事要和谐统一。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容易犯“挂羊头卖狗肉”的错误,写的事情和人物特点毫无关系,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要呈现的内容。记得有学生在一篇写人的作文里写自己的妈妈,说妈妈人很温柔,然而却写了自己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被妈妈打的事情。中心词和事例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样的作文比例还是不少的,因此,学生有话说还不行,还要会说话。

教材中可以做示范的课文还是很多的,如《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从徐悲鸿在节假日里去博物馆里临摹绘画大师作品这件事,正面描写了他的勤奋刻苦;又从他吃住非常节俭侧面表现了他励志学画的决心。这样的描写既抓住了“励志”,又充分展现了励志的过程,人和事都有很好的呈现。教学这样的文章时,我会稍微停留一下,带领学生感悟事情的叙述、人物特点的描写。写类似作文时再回头重温这样的表达方法,对学生准确表达有很大的帮助。

四、抓住细节,提升能力

不同的作文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注重细节上的处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写人时,要让人物鲜活起来,可以抓住外貌描写。有一篇作文的主题是为别人画一张像,那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学生也很清楚地知道这点,特别认真地进行人物形象刻画。于是,我看到不少作文把人从头到尾都介绍一遍,脸、鼻子、嘴巴、耳朵一样不少,穿的衣服鞋子一样没落,可谓是事无巨细。然而,面面俱到反而没有特点,其实外貌描写也能够透露人物性格,不能想哪儿写哪儿,而应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重点突出,才能很好地勾勒出人物形象。

如:“妹妹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这段描写主要抓住小女孩眼睛、嘴巴进行描写,让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可爱女孩的形象。

在写事情时,抓住动作描写是一种重要方法。选好角度,聚焦人物一个特定的动作,也能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里就有这样的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他们的细致、热心。这样的文章是最好的范例,多带学生读悟,他们的作文细胞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三年级的作文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一股脑地灌输多少技巧。教师要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乐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还要从表达入手,每篇作文有一个侧重点,学习外貌、语言、动作、景物等不同细节的描写,踏实走好习作第一步。在慢慢感悟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得以提升,最终写出文笔优美、情真意切的作文来。

猜你喜欢
例文外貌励志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假如我是……”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外貌描写慎“化妆”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4
外貌与内在
外貌描写之我见
生活励志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21:40:22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4
“差钱”也演“励志”剧
太空探索(2015年6期)2015-07-12 12: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