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拟结合高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体验践行,探讨把学生所获得的理论观点和知识如何融入到自己在校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活动之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生 思想教育 体验践行
传统课程一般都是从静态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析研究的,这严重影响了课程实践的丰富性、生动性。课程一旦发生,就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尤其应当重视教学过程中动态化过程。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目前各职业技术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我院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把体验践行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环节,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计划,主要开展了阅读励志书籍、观看励志影视资料、爱国主义图片收集展览、关爱聋哑儿童、校园卫生服务、法律精神宣传等实践教学活动。如何对这些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必须做到以下几个
方面。
一、课前环节的设计
课前把班里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选一个小组长。课前结合课堂开展的体验践行教学进行全面的设计是课程开展的前提,也是必备条件。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将课程内容按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划分为相对独立而又彼此相关的若干个专题,进而围绕每个专题并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案。专题式教学改变了常规教学中按章、节讲授教材的传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课程的学科体系和任务目标为基础,结合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思想动态来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具有说服力的教学。
专题式教学方法能够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划分的专题都直接来源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这样来组建教学内容的形式,能够打破偏重于理论的静态阐释的教材束缚,从而使理论更加密切地联系实际。
课前环节的设计必须做到:一是结合课堂实践内容;二是必须切实可行;第三是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实践作业;第四是教师必须严谨检查。
二、课堂体验践行环节的设计
课堂体验践行是教学环节的重点,必须做到学生既有体验,又要深入内心,延伸到以后生活中的践行,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必须做到:一是真正有体验,要有经验的总结,要有延伸的价值;二是必须要有真实的情境模拟,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活动;三是观看者要有感悟,课堂要有秩序性和总结性。具体设计如下:
在“绪论”部分,实践教学应围绕“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大学生制订在大学期间的发展规划,从而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研讨参选题目教材1-3章,实践教学应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第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材4-5章,实践教学应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自觉遵守公共生活领域、家庭生活领域和职业生活领域中的道德法律规范上下功夫。教材第6章,法制部分知识则应重点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和提高法律意识来展开。
三、课后巩固体验践行题目设计
為了巩固和测试体验教学成果,课后题目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既要结合课程内容,又要留下深刻印象,一般情况下我设置若干个题目,并注意学生问题研讨陈述成绩根据各小组对所选问题研讨经过、记录、结论、陈述以及回答教师和学生现场提问的表现综合评定 。如以专题一:适应人生新阶段为例,可任选一个题目:题目1、捕捉校园精彩瞬间,感受大学生活氛围,收集整理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制作PPT,题目2、观看《致青春》、《我的大学我做主》等影视、书籍资料,谈谈你的观(读)后感,题目3、与学长、老师交流,制定大学规划,题目4、讨论:理想和现实中的大学,题目5、了解和收集党和国家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又如:以专题三爱国主义为例:题目1:“美丽中国,美丽四川” ——爱国爱家图片收集,题目2:观看和收听《复兴之路》、《知我中华》、《我的中国心》等影视、书籍、音频资料,谈谈你的观(读)后感,题目3:讨论:大学生与中国精神 ;又如:以专题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例设计有题目1:观看《感动中国》系列等影视,书籍资料写观后感,题目2:“道德的力量”主题演讲,题目3:“感恩的心”手语表演;再如:以专题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例:设计有题目1:宪法进校园宣传活动,题目2:观看《今日说法》、《中国影响性诉讼——影响中国的十大名案》等影视、书籍资料,谈谈你的观后感,题目3、讨论: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为了使实践成绩做到客观、真实、公正, “思修”课实践教学的成绩须紧扣以下几个要素: 1.对学生的每次实践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态度。2.对学生的每次实践活动进行终结性评价。是指每次实践活动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这要结合指导教师、每组小组长的意见,给出每次实践教学的分数和评语。3.对学生的所有实践活动进行综合性评价。就是将学生每次实践活动的分数和评语综合起来,最终形成学生个体的“思修”课实践教学的最终成绩。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考察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写作力以及创新力。
总之,对高职生思想政治课体验践行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书上得来终觉浅,获得真知要实践。体验践行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体验践行教学的育人功能,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组织各种体验践行活动,包括为认识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提高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效地促进他们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加深对所学原理的理解和把握,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体验践行中找差距,在体验践行中反思和成长。
作者简介:匡法(1984.03-),女,汉族,四川内江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