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写议论文,如果单一地演绎一些概念进行抽象地说理,往往显得沉闷而又枯燥,了无生气,让人难以卒读。文章要充分地调动象、事、情这几种手段来帮助说理,不仅增添了文采,而且增强了说服力。
关键词:议论文 象、事、情 说服力 写议论文,如果单一地演绎一些概念进行抽象地说理,往往显得沉闷而又枯燥,了无生气,让人难以卒读。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文章从追悼会现场说起,属于写画面,是用象;写张思德烧炭,属于记叙,是写事;沉痛哀悼,属于感情流露,是抒情;为人民服务,属于中心论点,是说理。文章充分地调动了象、事、情这几种手段来帮助说理,不仅增添了文采,而且增强了说服力。
那么,怎样运用象、事、情来助推说理,增强议论文的说服力呢?
一.借象说理
什么是象?象,就是具有画面感的形象,包括人物、山水、场景等。虽然形象的描写在叙述文、抒情散文中普遍运用,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但在议论文中却并不多见,因为它不能直接阐述道理,证明观点。但换一个视角看,象运用得好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烘托效果。因为如果作者在阐述一种观点、理念时只单一地运用一些抽象的理性的深奥的语言,那么文章难免会单调和枯燥,而如果能够借助一些具有画面感的形象来帮助阐述道理则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化深奥为浅显。例如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结尾段写道:
所谓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二字作何解释,这点是许多同志的共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文章通过“一只航船”、“一轮朝日”、“一个婴儿”的形象描绘,给那些怀疑“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悲观者信心和鼓励。这样将理性的思辨力量化作有形的波浪震撼着读者的心胸,显示出强大的冲击力。
二.借事明理
事,即指事件、情节、故事。在议论文中写事有什么作用呢?《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给了我们不少启发:为什么许多人讲了不少大道理,赵太后不仅不买账,还大发脾气,而触龙却能够说服她呢?原來触龙采用了请托太后为自己的幼子“找工作”——“补黑衣之数”的做法。这种替儿着想的谈话方式让太后产生了共鸣,太后不仅“笑”了,而且饶有趣味地与触龙讨论谁更疼爱幼子的问题,因此触龙最终达到了说服太后将长安君抵押到齐国作人质的目的。由此可见,运用讲事情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容易让人明白道理。
在议论文中,单纯说理往往让读者觉得没有温度。如果换个角度用事情去帮助说理,这样既可以避免理念满篇的枯燥无味,又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在说理之中突然插入一件事情,则能够转换笔锋、活跃空气,文章有了生气,道理也就更加可亲可信。请看例文。
人可以貌相
鲁人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的是海水那么浩瀚,不能用斗来测量;评价一个人,也不能以外貌作为衡量标准。其实,在很多时候,人是可以貌相的。尽管一个人生下来,他的身高、相貌无法选择,但一个人的相貌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际遇。佛教经典《无常经》里说“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修养、境界、胸怀、见识与作为可以从一个人面相中看出些来。
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信息,或者说,相貌与能力等要素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关联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往往暴露了他的人生密码。人因性情之别,在天长日久的岁月磨砺中,必然因习惯性的表情重复,而在面部遗留下难已隐藏的痕迹。这些际遇,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容貌气质,加重一个人相貌上的优势和劣势。对此,有许多成语形容这种外在的表象,如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笑容可掬、冷若冰霜、贼眉鼠眼、鬼头鬼脑、凶相毕露、杀气腾腾等等,不一而足。一个面如核桃,愁眉不展的人,他的人生之路不会如意到哪里去,一定充满了艰难困苦。相反,一个人如果红光满面,气宇轩昂,他的事业之途大都平坦遂意,顺风顺水。
南朝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容止篇》里,讲述了一则“床头捉刀人”的故事。说的是魏王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者,自认为自己形貌丑陋,很难在远方来的使者面前称雄,便让魁梧英俊的崔季珪代替自己坐着,他本人则握着刀站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派人去问使者:“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答称:“魏王严正的仪容,令人非常敬仰。然而坐榻边握刀站立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作为英雄豪杰,志向高远,心雄万夫,尽管扮为侍卫,但其眉宇间流露的逼人英气,仍然无法遮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有一个明显的例证是,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同学案,至今让我们感到寒心不已。其实,早在马杀人之前,就有征兆。据当时给他照过毕业照的摄影师回忆:在拍照时,他看了马加爵当时的模样,内心就隐隐约约觉得这孩子早晚要出事,因为镜头面前的他眼露凶光,面带杀气。此时的马加爵因为经济贫寒和长相丑陋,常常被同学取笑,早已气愤难平,怒火中烧,急于寻求宣泄。当马加爵行凶外逃时,当时公安部门的通缉令是这样描述他外貌的:体型中等,方脸,高颧骨,尖下巴,双眼皮,凹眼,蒜头鼻,大嘴,下唇外翻。从这个脸谱,我们可以想见马加爵凶残的模样。可见,有什么样的心性,难免会从面部表情中流露出来。
二十年前,我在乡镇工作期间,曾经接触过一起社会治安案件,两个村民为琐事斗殴,其中一个是秃子,下手特别狠毒,对方已经完全丧失还手能力,他仍然用铁锹疯砍。众人拉开,他还汹汹不休,嘴咬脚踢不已,必欲置对方于死地。对此我很不解。当地人用一句民谚解释道,秃狠瞎犟。意思是说,秃子特别凶狠,瞎子特别倔犟。因为秃子的生理缺陷,从小受到人们的歧视谩骂羞辱,内心里有一股强烈的叛逆和反抗精神。一旦遇到导火索,内心的不满就会火山般爆发出来,造成巨大的破坏性。瞎子呢,则因为什么都看不见,对缺少光明的他来说,世界一片黑暗,对一切事物的了解,只能靠道听途说,揣摩想象,难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全面不完整不对称,加上曾被人恶意地捉弄过,造成他认识一件事物特别固执特别较劲,很难教育说服他们。
诚然,芸芸众生,性情各异,相貌有别。相貌堂堂,衣冠楚楚者,未必真君子;相貌平平,衣衫朴素之人,也未必就是低贱之辈。虽然以貌取人有失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有一张什么样的脸。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相貌,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心境。与其通过借助衣着打扮化妆整容来费尽心机地修身,不如用知识、智慧、仁慈、爱心、宽容、教养等美德修心。这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优雅高贵气质,会让你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这是一篇颇有深度的议论文,文章却讲述了三件事:一则“床头捉刀人”,一则摄影师相人,一则村民斗殴,但讲述故事不是作者的目的,而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人可以貌相”,所以叙事只是作为事实论据,简洁而扼要,但文章却因此而增添了虎虎生机,增强了感染力。
三.借情推理
情,即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讨论写文章的这句话已成为文之准则。情感之美,常常是文學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情感虽然没有可感的形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能够笼罩着我们周身,并且弥漫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创造美感的文章,有必要将感情演绎到位。我们平常喜欢说“情理之中”,可见“理”和“情”是一对孪生姊妹,不可分离。在议论文中,充分调动好情感,则更容易推动论证进程,帮助读者细微体会道理,一些情真意切的议论类文章,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离不开这个原因,例如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林觉民的《与妻书》等。李密在《陈情表》的后面部分写道: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将“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拳拳之心,真切而动人,怎不使皇帝叹为观止,予以怀柔呢?如此这般,则作者前面提出的“愿乞终养”要先尽孝后尽忠的目的达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因为从“以孝治天下”这个这个角度出发,皇帝如果成全作者的请求,可以收民心,可以服官吏,又可以慰作者,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总之,在论证过程中,充分调动好象、事、情这些手段,帮助说理,不仅可以举重若轻,事半功倍,而且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化深奥为浅显,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作者介绍:陈仁龙,广东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佛山市首届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外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