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令人目不暇接,网络词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大有 “乱花渐欲迷人眼” 之势。当前,网民们通过多元化、交互性的语言应用,使得这些新词汇借助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迅速传播。不言而喻,网络词语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并逐步开始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交际环境。
关键词:网络词语 规范 原则 途径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随着互联网群体的日趋庞大,互联网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和媒介。可以想见,网络语言中的词汇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近年来,网络词语的大量出现,已引起了学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然而,人们对待网络词语的态度则是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网络词语污染了汉语的纯度,必须坚决予以遏制;有人认为网络词语的表达是新颖生动的,它为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推广;有的认为可以顺其自然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認为网络词语应该由职能部门适当规范,以引导它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网络词汇的形式
(一)汉语本族语基础上的网络词汇
1.汉字谐音
网络词汇中采用原始汉语词汇的谐音所产生的新词。如“蓝瘦”即“难受”;“香菇”即“想哭”;“杯具”即“悲剧”等等,这些词在虚拟的网络交流中往往可以产生特有的幽默效果。
2.数字谐音
数字谐音是指通过阿拉伯数字的汉语读音来表达汉语意思的一种方式。如“9494”指的是“就是就是”;“1314”指的是“一生一世”;“1925”指的是“依旧爱我”;“7456”指的是“气死我了”。
3.旧词赋予新意
对汉语的原有词汇重新定义新的含意,同样也是网络词汇的一种造词方法。例如,“老司机”指的并非是驾驶技术娴熟的驾驶员,而是对各种规则、玩法经验老道的人,略有贬义;“顶”指的是鼎力支持的意思;“拍砖”指的是批评、指责的意思。
4.汉语拼音缩略词
汉语拼音缩略词是指利用每个汉字或词语的拼音首字母组合而成的词语。如“GB”指的是“国家标准”;“BT”指的是“变态”;“HSK”指的是“汉语水平考试”;“LG”指的是“老公”等等。
5.原有词汇的合音变化
用汉字来直接描述快速语流中产生字与字的合音变化所形成的新词汇。我们经常听到的有:“丑”是“吃藕”的合音;“酱紫”是“这样子”的合音;“你造吗”是“你知道吗”的合音;“表”是“不要”的合音。
6.来源于儿童语言的词汇
根据儿童语言常用的单字叠音方式所造的网络新词。例如“漂漂”即是“漂亮”;“洗白白”即是“洗澡”;“东东”即是“东西”等等。
7.原有词汇的语义及色彩转换
网络词语改变原有词汇的语义、感情色彩所产生的新词。例如,“打酱油”指的并非是拿着瓶子去买酱油,而是与己关系不大、凑数的意思;“套路”指的并非是武术系统中的方法和步骤,网络用语中多指某人做事有所欺瞒或有极具实际经验的处事方法,略含贬义;“我也是醉了”指的并非是不清醒的状态,而是表示对人或事物的一种无奈、无语。
(二)来源于英语的网络词汇
随着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汉语词汇中的借词种类、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互联群体的受育程度越来越高,英语在网络交际语言出现的频率也随之上升。在网络词语中英语存在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英语词汇保持原貌
英语词汇以其原貌形式出现在网络语言中。例如“你太out了”指的是你太落伍了,跟不上时尚了;“打call”指对各种事物的支持态度。
2.来源于英语的意译词
网络词汇的意译词也有很多,例如“在线”来源于online;“灌水”来源于add water,指在论坛中发表空洞无意义的帖子。这些意译词在汉语中虽然也有,但是原来并不表示这种意思,出现在网络语言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3.来源于英语的缩略词
网络词语的使用促使网民追求简洁和速度,这导致了大量的缩略词产生。这些首字母缩略词通常由各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例如,“BTW”是by the way的缩略,意为顺便说一下;“GF”是girlfriend的缩略,意为女朋友。
4.来源于英语的音译借词
网络词语中有许多音译借词。比如“粉丝”来自于fans,汉语为“迷”,如歌迷,影迷;“伊妹儿”来自于E-mail,汉语为“电子邮件”。这些英译借词使用比起汉语中原有的词语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二.网络词汇规范的原则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在时刻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词语是一种生动的、新鲜的语言因素,它丰富了人们的语言交际环境。但是,网络词语的不断涌现同样也必然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较为明晰的网络词语规范原则来使之健康发展。
第一,不盲从原则。国家语言体系需要每个人自觉维护,自觉学习好、掌握好规范的词语,日常生活中使用好规范的语言。媒体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用并宣传好规范语言,对一些不规范的网络词语保持谨慎。同时需要协同网络管理部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新闻部门不断加强网络空间的文化内涵建设。
第二,雅俗原则。“雅”指的是高雅、文明。语言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社会在不断进步和高速发展,语言同样也在快速发展,网络语言更是如此,它更应朝着文明和高雅的方向发展。“俗”并非粗俗,而是指约定俗成。近年来,《咬文嚼字》每年都会评出当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最终能够保留下来,且被人们不断使用的,都是一些约定俗成的且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词语,只有这样的网络词语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第三,扬弃原则。面对快速增长的網络词语,我们应该客观对待,坦然面对,学会弘扬与放弃。对于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网络词语,我们要大力弘扬,积极推广。反之,对于那些低俗的、消极的、带有负能量的网络词语,我们必须抛弃,并坚决制止。
三.网络词汇规范的途径与措施
(一)加强网络词语的管理工作
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语言文字立法,促进互联网流行词语的规范化。全面运用法律法规和监督检查等方式进行语言和文字管理,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严格规范网络流行词语。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尽管先后制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网络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语言文字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对于网络流行词语的规范而言仍需继续完善,毕竟当前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可能完全规范和引导网络流行语言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互联网流行词语的规范发展。
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要根据网络词语的发展变化特点,正确引导和规范新兴互联网流行语言中词语和文字的不规范现象,并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语言规范。同时,还应加强网络词语的综合管理工作,在管理模式上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文化、伦理、技术等多种手段,实现对网络词语的规范化管理。
(二)树立科学的网络词语规范观
对于网络词语中出现的失范现象,我们要树立科学的网络词语规范观,积极寻求引导和解决的对策,尤其是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应积极制定新的规范和标准,及时规范和引导出现的失范现象。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和有效手段,大力推进网络词语规范化的宣传和引导。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官方文件必须特别注意语言规范,应严格遵守国家语言和文字法的规定。媒体也负有传播词语规范的责任,应通过加强自我监管,做好语言规范的表率。
语言文字专家和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加强网络语言规范研究,以便使网络词语更好地为服务社会。在网络词语规范原则中,一定要注意对网络语言的区别对待。例如,官方网站词语的规范和个人主页词语的规范肯定是不同的;对于微信、微博、聊天室和留言板中使用的语言文字规范也存在差异,甚至学生与公众的社会语言规范之间也存在差异。
(三)去粗存精,加强引导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生命力体现在实际的应用价值上。网络词语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网络词语流行之初总是最先出现在少数人的话语中。如果这种词语的创新符合社会需求,它就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和广泛使用,进而丰富和促进语言的发展。现在网络词语中出现的一些“非主流”现象是特定阶段的产物,它终将朝着更加温和,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我们正确的做法是“拿来主义”,严格按照语言习惯和注重品味原则,推动网络词语朝着符合现代汉语规律的方向发展,自觉摒弃那些违反现代汉语规律和低级趣味的不健康语言,让其难有存在空间。
在社会发展大潮中,我们一直都在接受新词汇,其中很多新词汇在使用过程中也逐渐成为旧词。然而,符合网络语言规范的词语不但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成为了网络经典语言。但是,那些不符合规范的网络词语却很快被历史所淘汰,最终湮没在语言的海洋中。面对网络词汇问题,相关部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取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关注其发展和变化,同时做出必要的规范和引导。相关人员,特别是语言文字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媒体人,必须在这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岩.网络流行语言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J].语文建设2013(3).
[2]孙向华.网络时代汉语言规范化的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2008(1).
[3]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6).
[4]李素琼,杨燕群.网络语言变异现象与现代汉语语言规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5).
[5]赵秀霞.论网络语言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7(4).
[6]刘亚辉.网络语言常见语法现象及其规范问题[J].河池学院学报,2011(4).
[7]车迅.对网络语言创新和规范的思考[J].新闻世界2009(6).
[8]张树森.网络语言亟须规范化[J].学术交流2008(7).
(作者介绍:高升,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原传统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