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把握课堂自主探究的策略

2018-11-28 11:37贾玉蓉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2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技能目标

贾玉蓉

[摘 要]自主探究课存在“上不完”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探究目标宽泛、探究材料“童化”、探究内容过多、教师指导不力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教学实践的四点策略,即确定目标要眼“高”手“低”;探究材料要精“打”细“算”;探究内容要挑“精”拣“肥”;探究过程要“扶”“放”结合。

[关键词]自主探究;目标;材料;技能

探究活动的设计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或主要环节,但在数学观摩课中,常发现学生因课题探究而消耗大量课堂教学时间,导致课堂效率降低的情况。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好探究课?如何让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并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分析探究教学的实质并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适度的课堂探究要在确定探究目标、选择探究材料、确定探究内容、引导探究过程方面采取一定的有效策略,做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以节省更多课堂教学时间,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上不完”的探究课变得更完整、更丰富、更有内涵,让有限的课堂释放出无限的魅力。

一、确定目标要眼“高”手“低”

日常教学中,常有探究课程导致“拖堂”的情况。授课教师希望通过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未明晰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及个体差异的情况下,盲目制定目标,导致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在确定目标时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是探究目标要适中。探究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探究目标是确定探索内容,选择学习材料,安排教学条件和控制教学环境的基本依据,即探究目标决定了探究教学活动的方向。探究目标过高会导致探究难度过大,出现探究课“上不完”的现象。为此,教师一定要全面地了解探究目标,才有可能使探究计划多层次、多角度地实施。以小学阶段的数学探究课为例,其教学目标应包括:根据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掌握数字和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体验数学活动,丰富探索性、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探究学习的反思,培养元认知策略;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上探究目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教育教学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统筹思考整个小学阶段每个年级、每个单元的探究目标。

二是目标不宜求全。教师统筹总体目标制定各学段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是根据不同的探索内容实现可操作的目标,即在特定探索内容中实现总体目标),即教师设定的课堂探究目标不应过分追求面面俱到,而应确定一个重点探究目标,以避免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因教学目标过多而导致精力分散,导致学生不能专注于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和巩固。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究课时要遵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原则。如若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营养均衡”,则教学实施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

三是探究技能要适宜。探究目标是通过在所设计的探究活动中运用探究技能来完成的,如果实现具体探究目标所需要的探究技能太难或太复杂,超出现阶段学生的能力,也会影响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导致课堂时间不够用。依据桑德(Sander)和特鲁布尔(Truble)对探究性学习技能的研究,可总结小学生的探究技能主要包括收集技能、组织技能、创造技能、操作技能以及交流技能。因此,在设定探究目标时,可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设计一些项目训练学生这5方面的技能。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只训练其中某一项技能。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探究技能的培训也可以从单个扩展到多个,并要选择最接近学生当前能力的探究技能。这将有助于学生跳跃式地学习探究技能而不浪费宝贵的时间,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探究材料要精“打”细“算”

提供適合学生探究的学习材料,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材料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将会影响探究的速度和有效性。因此,在选择探究材料时可参考以下策略。

一是去掉无探究价值的材料。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为了使课堂充满“创新”而选择某些“别具一格”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会因其“标新立异”而成为探究活动的干扰,或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或导致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争议,将探究活动引向了无关方向,背离了课堂探究的初衷,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二是选择有挑战性的材料。教师应加强对教学条件的分析,强化学生认知经验,积极转变教材,使数学问题更加开放和具有挑战性。如在教学“角度测量”一课时,可以直接显示非标准角度,开口朝上或朝下,提示学生摆脱水平放置量角器的习惯操作,积极创造各种新方法,扩展学生的探索空间,真实体现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三、探索内容要挑“精”拣“肥”

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探索越多就越好,更不是要让学生探索一切,所以教师不能盲目地让学生进行探索,要根据探索的教学内容,挑“精”拣“肥”。

一是挑选重点,精心探究。探究教学也不仅仅是探究。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应确定探索的重点内容,其他内容则可让学生仿照学习,会节省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例如,在学习“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时,教师没有要求学生对三个知识点都进行探索,而只选择了“1平方分米”作为关键探索。教师让学生从纸袋里找出1平方分米的红色方形纸板,测量其边长,再用手触摸、感受1平方分米纸板的大小。活动要求学生测量和触摸红色方形纸板后,再将其放回纸袋。接下来,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然后拿出剪刀,在一张纸上裁出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最后再与学具袋里的1平方分米比一比,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此后,学生进行了对比和互评。探究了1平方分米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学习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并使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巧妙设计,分层探究。教师在组织探究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注重探究内容的基础性,更要注重探究内容的层次性。以“三边之间的关系”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时间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次探究。第一次探究: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第二次探究:给你两根小棒,分别为3厘米和8厘米,怎样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边长为整厘米数。第三次探究:给你一根10厘米的小棒,截成整厘米数的三段,能拼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哪几种?这样的探究,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引领学生拾级而上,有效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是调整内容,分散探究。一节数学课可探究的点较多,但教师不能在一节课上设计探究所有的知识点,而要合理进行分散探究。如“梯形的面积”一课,有些教师既要在课堂上完成“梯形面积公式”探究,又想让学生探究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都能归结为梯形面积公式,导致教学过程非常急促。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将第二个探究点放在单元练习课,通过对单元知识的整理,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该知识点。

四、探究过程要“扶”“放”结合

小学课堂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再创造”活动,它不同于科学家的原始探究,这种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适当帮助。教师只有注重“扶”“放”结合,才能使学生的探索过程更直接和有效。

一是走到“无路”时要扶。教师要成为导师,当学生的探究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例如,在学习“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教师让学生分辨“1/5、1/6,1/10、1/8、1/25”是否可以变成有限小数,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学生们眉头紧锁,面露难色。这时教师就可以点拨:“分母的分解可能揭示了秘密哦。”通过这种方式帮扶学生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探索的及时性。

二是走入“歧路”时要扶。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走进“歧路”时,教师要适当协助,引导学生进入探究之门,较快进入主题。如在“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为了让练习更有水平和深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体验重叠边缘越多则图形的周长越短的知识学习,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练习:用4个相同大小的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按照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拼,可以拼出哪些图形?学生们只使用直观的体验来组合四个正方形,摆了很长时间也没摆完。学生探索的过程,只是机械化地操作和程序化地参与,并不能促进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如果这时教师扶一下,就可能会出现另外的情况:“现在你可以使用相同大小的4个正方形,按你喜欢的方式拼它,但是要求图形的周长是10厘米。” 让学生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作斗争,学生会顺势考虑周边和重叠边缘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形成了以下几种答案(见图1)。在探索的关键时刻扶一下,不仅可缩短探究时间,还能促进学生深思熟虑,使探索学习更加深入。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既实现了帮扶,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綜上所述,要想使探究教学根植于课堂,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要适度把握自主探究的策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技能目标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