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设计问题,培养理性思维

2018-11-28 11:37李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十月革命孙中山批判性

李杰

问题教学法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探索知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内在源泉。笔者在本文尝试以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进行问题设计,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一、导入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例如,教学《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我是这样导入的:1991年12月25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宣告终结。在人们为之扼腕叹息并怀念其曾有的荣光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否定十月革命的声音。有人说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偶然,也有人说十月革命是少数人搞的阴谋,还有人说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的悲剧,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十月革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红色的岁月,去尝试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

这样的问题导入,立刻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欲望,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热情高涨,摩拳擦掌。所以,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石。

二、问题设计要有思考价值,培养大胆质疑的批判性思维

讲到明清经济时,有关史料这样论述:“在1720—1820年间,中国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对于这样的数据,学生最初产生的是巨大的自豪感。这时,我用挑战的语气发问了:“联系近代中国的状况,有没有人发现问题?”一阵讨论之后,有人发言了:“既然1820年的中国这么强大,那为什么在20年后的鸦片战争中中国会如此惨败呢?”我及时地对同学们的质疑精神大加赞赏,接着出示了几则数据史料,带领学生从含义、数量、比重等方面对中西GDP做了详细对比。我们发现:1700年到1840年,中国的GDP的确排名世界第一,比重最高为32.9%,是英国的6倍。但是,我们清朝的GDP是什么呢?是茶叶,是蚕丝,是瓷器,是农耕经济的手工艺品,是皇家园林及贮藏其中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英国的GDP是什么呢?是蒸汽机,是火车,是轮船,是铁路与先进的兵工厂,是强大的现代工业。同样的道理,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所以,一味强调GDP数值是完全错误的。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出现,从最初由老师提出疑问到后来学生自己能提出质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科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问题设计要有史料依据,忌空想、猜想

在设计问题时,要给学生的回答以抓手,而不能让学生依靠生活经验去猜想。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我们能提供给学生的这个抓手就是高质量的史料。在《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一手史料,如《邦联条例》的条款、《联邦宪法》的内容、华盛顿与友人的信件,等等。依托这些有效的史料,问题和思考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尤其是对一些概念性知识,更需要依托史料来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比如,在讲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时,我们选取了1912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12年孫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的讲演、1918年孙中山《建国方略·自序》、《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史料,带领学生跟随孙中山的脚步,去理解各个时期孙中山思想的变化,这样,对三民主义的理解便更加具有时代感。

四、问题设计注意循序渐进,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甲午战争》一课的重点。有些学生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一结论仍缺乏深刻理解,教师可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解决,从而突破难点。

设问一 《马关条约》共有几层内容?每层内容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设问二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有哪些条款是相似的?

设问三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又增加了什么条款?这反映了列强侵略有什么特点?

通过递进式的层层设问,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多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孙中山批判性
“十月革命”的纪念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苏联及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的1917年十月革命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