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岩
范德比尔特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可见,自信心是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我。所以我们老师应抓住这一关键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探索、活泼进取。
一、创设轻松环境,培养参与信心
丰富多彩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引发他们参与的欲望和信心。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充分展现,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活动课不能让学生过多处在静态中被动学习,而要让学生的兴趣、需要作为活动的“中心”,因此,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情境。如,课前五分钟演讲,可让学生自拟话题,既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又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也锻炼了口才,增强了自信。又如,话剧表演活动,根据学生的活动目的,教师可以把自己扮演成一个角色先做示范,再让学生加以评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自信心
1.信任激励。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应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当学生语言因为紧张而表达的语无伦次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安慰;当学生词不达意时,教师也能够及时给以提示和概括,以使其谈话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不要吝啬使用激励的语言,尽量找寻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如,用目光微笑地对视,点头等。“说得不错,很有道理!”“刚才这句话朗读的情绪很好再稍微夸张一遍会更好!”“你的话虽然不多,但却给我很多的感受和思考,我想你的内心还有一些想法,能告诉我们吗?”这些评价和激励的语言及表情动作,可极大满足学生的自尊心,是学生产生成就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更加自信。正如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2.尊重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越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体会到这样一条真理: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损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心理学家威廉 · 杰姆士也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3.赏识激励。
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因而会产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对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
三、设置障碍磨难,提高抗挫信心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的设置适度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磨练。如,设置特定的题目,以小组合作探究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讨论,理解和尝试,这样,他们会感受到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体验。经过不断培养,逐步增强学生抗挫折的信心,今后遇到困难,就不会束手无策,而会深信自己有能力,积极想办法去克服。
四、感受成功,使学生获得自信心
詹姆斯說:“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 所以,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自信的去努力。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力诱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不断领略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中,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