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雷公山自然环境特征与生态旅游

2018-11-28 11:39周雪娟吴群芳
农家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自然生态经济效益

周雪娟 吴群芳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的要求也得到提高,尤其是在十九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日益提高,雷公山等自然环境保护区中,通过对保护区自然环境特征和生态旅游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基于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这两方面,详细叙述了雷公山生态旅游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经济效益;自然生态保护区

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贵州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多年来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环境保护人员以及国家环境保护人员一直致力于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也在积极的探索着科学发展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具体途径,以此进一步挖掘出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蕴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征

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位于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多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自1982年6月建立,于2001年成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4.73万hm2,属于典型的山地环境,雷公山处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这两个水系之间,是一个分水岭高地,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包括了台湾杉等珍稀生物,加强对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的保护,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3%,是贵州地区仅有的秃杉种源地和基因库,也是中亚热带中唯一的天然秃杉林研究基地。表1中为雷公山自然环境保护区的基本概况。

不仅是森林资源,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中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气候带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成为了很多生物的避难所,根据历年来的不完全统计,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中含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有21种,其中10种是雷公山特有的,其中还有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因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面,因此正处于过渡斜坡之上,一年四季涌泉不断,加上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了很多的奇观。

二、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

经过上文分析后,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中特殊的自然环境有了简单的了解,也能够看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中蕴藏着的生态效益,这是大自然留给人类最为重要的自然财富,更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但是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还需要注意几点问题。

1.自然生态的开发建设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区域内山体众多,部分山体较为庞大,其中最高的山体海拔高达2178m,并且经历过多次造山运动,因此处于构造上升的状态。但是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中也有一些较为平缓的山顶夷平面,由此可以说,雷公山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地质博物馆。从气候上看,雷公山终年云雾缭绕,可以观日出,看云海,更是夏季的避暑胜地。而且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水源丰富,包括了瀑布、沼泽、溪流等多种水源,其中乌芒瀑布是雷公山的第一瀑布,落差达70m以上,还有很多沼泽,给水生植物和鸟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下,可以让人们更好的回归自然、认识自然,也是现代社会中最为时尚的生态旅游方式。但是在旅游发展中必须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布局,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原则,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统一发展。比如,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宣传教育功能,提高游客、经营者、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此减少公众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提高国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

2.人文生态的开发建设

不仅是自然生态,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还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在雷公山地区有着440多户苗族村寨,近2.5万人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千户苗寨,保留着西江最原始的民族风情,很多中外游客和民俗学者都被此吸引。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及少数民族特殊的习俗问题,可以说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贵州苗族文化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苗族是少数民族中历史最为丰富的民族之一,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留下了很多史迹,至今为止,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周边还保留着古城墙、练兵场等遗址遗物。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当地不断开发特色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经济,借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文明建设,将会带动地区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开发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中,还要不断地加强人才资源培训,提高管理队伍水平,包括民俗专家、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人员,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景区规划,强化景区服务,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也给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保护当地的人文资产得到传播。

三、结语

综上所述,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家典型的自然生态保护区,通过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文明建设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同类型的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中,为其他地区的生态旅游建设提供参考。而且生态文明建设并不简单,需要各级部门通力协作,在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以此让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得到全面的发展,继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德华.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3):5-6.

[2]游龙江, 罗绪强, 张桂玲,等. 雷公山常见植物叶片铝元素含量特征[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4):102-104.

作者简介:周雪娟 (1991-11)女,苗族,本科,贵州天柱,主要从事林政工作。

猜你喜欢
自然生态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电厂燃煤管理方法探讨
从生态主义角度解读安·贝蒂的《一辆老式雷鸟》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