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杏怡
摘 要:多年以来,我国农村的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面对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农村能源污染问题,尽快的推广清洁能源是目前需要进行的工作。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但可以解决我国农村能源污染的问题,还可以满足我国农村人民的生活所需。更重要的是,沼气的推广,可以改善我国农村的卫生状况,让人民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沼气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给农村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能源的消耗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都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缓解我国的能源消耗问题,我国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在沼气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则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沼气的含义及其建设的意义
沼气就是指有机物质在厌氧的环境下,由于外界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原因,通过一系列的发酵,而形成的一种可燃的气体。它的主要成为是甲烷,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量,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由于沼气最初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取名为“沼气”。
这种气体可以代替传统的能源,而且没有污染。可以很好的利用农村的粪便等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一个沼气池可以使用20多年,可以节省购买能源的资金,提高我国农村人民的经济水平。另外,沼气的使用中,利用沼液还可以做农药和肥料,可以让我国的农业快速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农业水平和经济水平。
二、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
1.部分地区建设的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有些落后地区掌握的沼气建设水平较低,也没有先进的建设沼气池的经验和设备,因而建设的沼气池的效果较差,不能为农村人民提供足够的生活能源,导致人民队医沼气根本不信任,没有兴趣。还有的沼气池建设不达标,容易引发一系列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2.对于沼气的认识不够
沼气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部分农村对于它的认识还不够。农民也没有认识到使用沼气的好处与便利性,因此沼气的建设接受度就会存在问题,沼气的使用度也就相应的低。而且当地的管理人员对于沼气建设的部署工作也没有开展,因此沼气的建设和推广工作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3.沼气池的售后不到位
沼气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售后服务的工作一定要做好,为了更好的满足农民的使用,售后的问题一定要努力。但是目前的沼气建设单位对于沼气出现问题时,修缮的速度较慢,而且售后部门对于用户的信息掌握不完善,没有专门的信息存储库,导致难以匹配的问题,因而影响人们对于沼气的使用。
4.沼气的功能较为单一
由于沼气的发展还不完善,因此沼气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作为农村人民的能源供人们使用,对于生产生活的领悟并未涉及到,因此,导致人们对于沼气的使用热情不高,影响沼气建设工作的发展。
三、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对策
1.提高农村沼气建设水平
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对于沼气建设的质量水平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建设沼气池时,要学习先进经验,引进优良的沼气建设技术,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沼气建设人员来对村子附近的建设人员进行指导或者相互探讨,让农民能够更好的使用沼气,便利生活,提高生活水平。
2.加强人民对于沼气的认识
沼气建设作为对农民有益的工作,必须提高农民对于沼气建设工作的认识。要切实的让人民认识到建设沼气的好处。可以通过发放传单、进行网络宣传、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农民了解沼气是什么,它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让沼气建设工作真正的为农民带来便利。
3.完善沼气建设售后服务
面对农民在使用沼气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加强沼气建设的售后服务工作。售后部门应该对农村沼气用户进行资料的存档,面对使用有问题的沼气用户,可以及时的进行上门服务工作。另外,售后部门还可以教给农民一些简单的沼气使用维修方法和安全常识,避免沼气用户因使用不当而产生事故。
4.培养专业的沼气建设队伍
沼气的建设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建设工作,因此就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可以通过安排相应的沼气建设工程的学习课程,让沼气建设人员拥有更好专业素养,从而为沼气使用人员更好的进行服务。
5.規范沼气市场
沼气建设的材料是保证沼气安全建设的重要前提,面对目前较为混乱的沼气市场,应该尽快的制定出相关的管理规范。对于沼气建设的材料严格把关,对于不合格的沼气材料经销商从市场中剔除。提高沼气行业的市场规范,让沼气建设工作能够更好的推进。
四、结语
近几年来,环境保护和生活能源消耗的问题越来越严峻,沼气建设作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必须大力发展。针对沼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它更好的服务于农民,提高我国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不断的进行沼气建设的推广工作,让沼气建设造福更多的人民。
参考文献:
[1]梁晓霞.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家科技.2017(07).
[2]张艳丽.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可再生能源.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