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学前教育有关的专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声乐课属于学前教育的基础课,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乐感。因此,教师应不断完善和丰富声乐教学模式。本文对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内容方面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模式;声乐教学;创新
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具体的设置过程中,不但要注重艺术歌曲的声乐教学,还要关注儿童在演唱方法方面的教学。提高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潜力是当今学前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一、授课形式的创新
创新授课的形式,采用集体教学和分组指导相结合的讲课形式,也可以采用集体授课和小组授课分开的形式,这两种授课形式各有利弊。学前教育的声乐课教学和专业的音乐教学是不同的,它既要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还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宜使用轻松愉悦的方式来教学。所以,在具体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集体授课和小组授课这两种形式,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最终实现教学的预期效果。
1. 集体授课
集体授课的核心是集中教学,这种形式通常只需要一位教师。一方面,极大地节约了教师资源;另一方面,这种授课形式还可以缓解某些胆小幼儿的心理压力。除此之外,集体授课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歌曲分辨能力,增强他们的乐感和对声音的理解。虽然这种授课形式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集体课幼儿数量过多,教师不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声音,也就不会依据幼儿的音色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发声练习中的气息可以不用要求那么严,共鸣也不需要那么靠后,要着重关心幼儿乐感方面的表现以及对歌曲的理解程度,因为幼儿在情感方面的表现会远远高于成人的情感需求。另外,还可以让幼儿之间互相点评,从而实现课堂互动。
2. 分组指导
采用分组指导的形式可以有效满足喜爱声乐幼儿的求知欲,满足他们对声乐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安排集体唱,在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共性问题之后,再采用分组唱的方式,让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同时让组与组之间进行点评,这样做不但可以加强幼儿对歌唱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还可以让幼儿自己摸索唱歌的方法。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唱歌的狀态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二、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歌曲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尽量选择欢快、愉悦、难度不高的歌曲,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唱歌的欲望。
1. 儿童歌曲
儿童歌曲的特征主要有以儿童生活为主,充分彰显儿童的思想感情,可以表达出儿童的心理以及审美需求等,这类歌曲通常简单易学,且色彩鲜明欢快,比如《花孔雀》《种太阳》《数鸭子》等。幼儿在歌唱的时候,既不需要用宽厚的声音,也不需要用满气息量,只需要尽可能地从儿童的角度去歌唱,使声音洪亮、甜美即可。
2.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的歌词一般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曲风优美缓和。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是旋律缓和、意境高远、伴奏生动,艺术价值很高,比如《摇篮曲》《送别》《鼓浪屿之波》等。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歌曲广为流传,受到世人的喜爱,演唱这些歌曲可以提高幼儿对歌曲内容的体会能力,激发幼儿的唱歌兴趣。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声乐教学技巧,可以采用集体唱、个人唱的形式,学习掌握一定的幼儿教育的技能方法,寻求最佳的组合方式。教师要不断创新声乐教学模式,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世云.浅谈声乐课教学[J].黄河之声,2015(14).
[2]杨继新.浅析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6).
[3]陈楠.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才智,2013(24).
作者简介:袁媛(1978— ),女,广东东莞人,专科学历,幼儿园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