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见过如此狂野的水流。
沸腾的,是狂奔的江面;爆裂的,是涌动的白沫;溅射的,是激荡的水花;怒吼的,是涌起的洪波。带着翻腾的白色水沫,金黄的洪流在巨石的挤压下,涌向高处,像是一条金色蛟龙越出了水面,又猛地扎进了迅猛的水面。整个江面由于一场狂暴的山雨而变得无比放荡不羁,白沫如极速变幻的云雾,在浑浊的湍急水流中闪烁般地沉浮,令人应接不暇。势如千军万马从远山冲下,旌旗蔽日,这江流便是那翻滚的扬尘,滚滚而来,耳边的隆隆轰鸣,似是勇士们的咆哮与战马的嘶吼,将磅礴的气势在山谷中传向远方。
向江水的上流极目远眺,想在崇山峻岭的背后寻找它的源头、寻找它最初平和的存在,可追忆,就像这溯流而上的目光,让我仿佛回到了从前。
记忆中的地理书上有一张图片。那是一道在峡谷中穿行的急流——在照片中看上去仿佛并没有金沙江的混浊,因为荡起的白沫几乎把江面给盖住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一种亮丽的白,青山亦映带左右,风景十分秀丽。图片下面用不大的字号低调地标注着:虎跳峡。
地理老师两臂撑在铁制讲台上,五指略朝外,低着头看放在讲台上的地理书,额前的那一缕刘海也耸着,却没隐藏任他那略带狡黠的一笑:
“虎、跳、峡。”
他把头一扬,那缕刘海也随之一振,虽然不长,却也在空中飞过了一个角度,搭在了他的发际线上,“同学们想想,这名字说明了它的什么特点?”
无人回答。除了小部分同学在发呆、在睡觉,所有认真听课的同学都对于这个小小的问题束手无策。虎跳?什么意思?大家面面相觑,甚至以为老师在开玩笑。似乎一直以来我们所学的地理,还从没有过这种类型的习题,一时有些懵。我们看完同学,又都看老师,发现老师也在看我们,仿佛他在寻找着什么,显然,他并没有找到。他又笑了:“唉!这么简单!虎跳峡,老虎跳了过去,说明了什么?峡谷两岸窄啊!窄说眀了什么?水流就急呀!嗨——哟!”他诙谐地长叹一声,接着又装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到时候会考地理考个C算了,噢!”同学们都笑起来,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可我总觉得老师在他幽默的背后略有一种莫名的惋惜和无奈。
也许是涨水的缘故,所以眼前的虎跳峡与地理书上的有所不同。纵使有层层浪沫,也无法束缚金沙江水野马脱缰一般的狂暴的力量。在无数股翻腾四溅的水流的不断冲击下,白色的泡沫与棕色的江水融成一片,在震耳欲聋的水声中,不停地向前奔腾。
再向前,中间的河床突然下了一个阶梯,原本狂傲的江流猛得跌入了一个狭小的坑洞,它们互相致密地挤压着,在一块块暗岩中冲撞着,无数汹涌的暗流在亿万帕的高压下,迸向水面,与浪沫翻滚着,狂舞着,让江面成了沸腾的热汤;有的甚至成了飞溅的水柱,冲向十米的空中,或化成点,在几秒的滞留后又摔入滚滚波涛中;或飞成雾,被清风带入大山深处。整个江面都是如此,更猛、更快、更高、更狂,这是他的态度。容不得半点儿潺潺成溪,容不得半点儿哀哀打漩,就连最边缘的水流也以惊涛拍击岸边的巨石,还不等余下的水流顺岩石滴下,后浪又将前浪击了个粉碎。这就是虎跳峡的态度,他一刻不停,将狂欢的舞蹈挥汗如雨地跳了千万年。
这不是水,是热火、是岩浆、是火山:他在燃烧、在翻腾、在爆炸、在喷发!他怒吼着、狂奔着、放任着、冲击着,向目瞪口呆的人群展示着属于大自然的力量,似乎他四周的一切,青山、巨树、人群,都注定在他面前,变得很渺小、很渺小……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地理学所想描述的那个万花筒一般绚烂无比而蔚为壮观的自然世界,永远不会是我们这样沉睡在地理课本与练习册中的人所能看到的。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洞穴中外面多彩世界的投影,而日日月月只盯着二维的影子看,又如何能够想象外面壮观而真实的世界?
“到时候会考地理考个C算了,噢!”耳畔又依稀传来老师的叹息……
(指导老师:张芝兰)
在地理課上游览大千世界
于乐天的这篇文章,令人惊喜和赞叹。赞叹的是作者拥有如此丰富的地理知识储备,惊喜的是,小编也是一个地理爱好者,求学阶段时最喜欢上的就是地理课。能在课本上了解到那么多的名川大山,感受世界各地的多姿风采,实在是激起了我去看世界的豪情和冲动,就像作者说的去“想象外面壮观而真实的世界”。
当然,地理学科教给我们的太多了,除了各种具体的地理知识,无形中也会让人形成对世界甚至宇宙的宏观的认识。爱学地理了,自然,考试也是轻松的吧。(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