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建设的初步成效

2018-11-28 05:09高华峰
活力 2018年16期
关键词:成效林业建设

高华峰

[摘要]建设现代林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必然要求,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林业行业进行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思路升华。

[关键词]林业;建设:成效

一、现代林业有效解放了“生态生产力”.使之由理念转化为实践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三要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林业的要求必然是先进的林业劳动对象、先进的林业劳动手段、先进的林业劳动者。

1.现代林业丰富并完善了与时俱进的林业生产力布局,代表了先进的林业劳动对象

现代林业三大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有了现代林业三大体系,21世纪林业生产力布局才能得到优化完善,即形成了以林业重点工程为“骨架”,以义务植树、社会造林为“血肉”,林业重点-程、义务植树、社会造林并举发展林业的新格局。全罔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频繁、台风盐碱肆虐等生态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等典型生态区都有针对性很强的生态工程覆盖;江河两岸、路渠两侧、困境边界、湖库周围、城市郊区、乡村四旁、山脉山下、平原农田的宜林地段都成为21世纪与时俱进的林业建设主战场。

2.现代林业大力推动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入发展,代表了先进的林业劳动手段

林业的落后归根结底是林业科技的落后。据统计,林业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有30%左右,在农业、林业、水文、气象等相关行业中是最低的。林业要大发展,出奇制胜在科技。现代林业客观要求高新科技的支撑,客观要求大力推进林业新科技革命,把林业新科技革命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途径: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先导,加大高新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为重点,强化林业科技攻关,提高林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施人才、标准、专利战略,提高林业科技的罔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水平:高度重视森林多功能经营、森林认证、基因安全和植物新品种保护,切实攻克21世纪林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推动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解决林业生产、科研、推广“三张皮”的问题。

总之,现代林业使林业建设南木材生产为主简单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生态建设为主,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即现代林业代表并发展了生产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先进生产力——生态生产力。

二、现代林业广泛弘扬了“生态文化”,使之由边缘走向主流

文化是社会实践马思想观念的积淀。生态建设为主的社会实践和思想观念客观上弘扬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产生、成长、繁荣,将为人们创造以往无法比拟的进步,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文化,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1.生态文化是生态生产力这一当代人类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客观反映

生态建设是21世纪我罔林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生态优先更是当今人类社会生产力运行的最重要原则,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生态生产力以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为基础,以高科技力量为手段,按照白然生态系统的科学运行方式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引导消费,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生态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生态文化在我罔虽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已具有深刻的继承性、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群众性、明显的国际性、强烈的科学性五大特点,是人们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创造、积累、继承下来的先进文化。

三、现代林业加速催生了“生态产业”与“绿色经济”.使之由观念转化为行动

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我国也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顺应历史潮流,推进现代林业,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林业的主导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业发展史,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一部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历史。不可否认,这曾经为固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长此以往,带来的结果是资源枯竭、经济危困、生态恶化。进入21世纪,林业供求关系、消费层次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

2.切实保护天然林、大力培育人工林是林业的“希望工程”和社会的“文明工程”

生态和谐、山川秀美是我罔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天然林1.1亿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2/3以上,保护天然林,使天然林得到休养生息,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复发展,是落实“山川秀美”伟大号召的重大决策,将为改善全罔乃至全球生态状况,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出突出贡献,成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工程”。

3.实施退耕还林能最直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来,写下了一部毁林开荒的历史。联合国《2000年全球环境展望》指出,人类对林木和耕地的需求,已使全球森林减少了35%,其中30%的森林变成农业用地。广大群众通过亲身体驗,深切感受到生态恶化是导致他们贫困的主要根源,不能再走“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老路。实践证明,实行退耕还林,一是使农民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扩大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收入,是贫困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二是可以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加快改善生态状况,解决水患、沙患这两大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为广大群众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三是有利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总之,退耕还林,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和生态方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于政中主编.森林经理学(第二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徐冠华.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遥感学报.1999.

猜你喜欢
成效林业建设
寒露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洋县林业大发展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