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胜男,吴 法,袁 雪
(济南市团校,济南 250021)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时期,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各方面正积极努力,支持和促进就业,但高校毕业生存在一些就业误区已影响了就业及其它方面,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误区并加以改进,是值得高校毕业生自身及各方面重视的重要课题。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误区,笔者设计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误区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按照济南市高校毕业生的分布情况,抽取了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被试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726名毕业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通过电子方式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26份。被试者男性占46.0%,女性占54.0%,大专含高职学历占64.3%,本科学历占32.9%,硕士研究生学历占2.8%,已经工作占13.9%,待就业占5.8%,刚毕业占6.1%,在校生占74.2%。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我们还与13名来自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行深入交流,真实了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心态、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现实状况。我们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误区主要表现在就业观念误区、就业心理误区和就业自我管理误区,而这些就业误区已经成为阻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
1.看重眼前利益,片面追求高薪酬。调查发现,有75.0%的被试者认为在就业中薪酬待遇很重要。在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调查中,73.1%的被试者薪酬期望值在4000元以上,28.8%的被试者薪酬期望值在6000元以上,甚至11.8%的被试者期望自己的职位薪酬在1万元以上。据《上海市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2017届上海大专高职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068元,本科平均月薪为4793元,硕士及以上学历平均月薪为8001元。可见,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过高。
2.片面追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相对稳定工作。在“您就业首选意向是什么”的提问中,回答如图1所示,59.7%的被试者倾向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工作,只有11.28%的被试者倾向于民营企业的工作。这种观念带来的后果是,人们对所谓“铁饭碗”的稳定工作岗位趋之若鹜,“千人走独木桥”,有的岗位应聘者达上千人,而许多急需人才的中小民营企业却门庭冷落。若过分追求稳定体面的职业,不仅花费很多精力,而且会到处碰壁,并且失去了一些好企业的招聘时机。
图1 您就业首选的意向是什么?
3.少数人追求热门工作。在关于热门工作的调查中,有36.3%的被试者选择先择业再就业,抱着非自己满意的职业不就业的心理,29.3%的被试者认为热门工作虽好但不适合大多数人,有52.1%的被试者认为看个人情况,不跟风,但有11.0%的被试者表示只选择热门工作或努力争取热门工作。热门工作可能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关注度较高、待遇较好,但热门工作并非是自己所擅长的行业领域,若非自己擅长的行业和领域,工作压力会较大。
1.自我心态。在对待同学朋友的就业看法中,有37.4%的被试者认为相信我的工作一定比他们强、工作不如他们好没面子,有6.5%的被试者表示工作不如他们好没面子,少数人在这种自我加攀比的心态影响下,就业者容易忽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片面地追求众人眼中所谓的“好工作”而贻失适合自己的就业良机。
2.消极心态。调查发现,有57.5%的被试者对就业有自信,通过努力能找到好工作或比较满意的岗位。但有12.1%的被试者认为就业困难,很难找到合适岗位,有1.8%的被试者认为形势堪忧,根本找不到工作。13.9%的被试者显示出明显的就业消极心态,这样会思想消极并限制就业行动,而使其错失就业良机。
3.急功近利心理。当问及“您期望的就业环境怎样时(可多选)”,回答排首位的是有74.9%的被试者选择薪酬待遇好,其次是富有上升空间占68.2%,第三是人文环境好占59.4%。当问及“您就业最想去哪里时”,第一选择是有31.7%的被试者去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其次是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占26.0%,第三是选择北、上、广、深占16.7%。很多高校毕业生想留在大城市或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找薪酬待遇好的单位,为了功利不惜抛弃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显示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心理。况且,越是大城市、大机关或沿海发达地区,人才越是密集,竞争亦越激烈,离开自己的专业优势去竞争,使部分高校毕业生容易遭受就业挫折。
4.逃避心理。当问及“您大学毕业后想做什么时”,选择就业的占57.6%,继续考研的占19.3%,创业的占14.7%,出国留学占3.7%,暂不就业及其它占4.7%。在继续考研的被试者中,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是迫于就业压力而去考研的。有部分毕业生过惯了校园生活,对父母和学校的依赖性很强,在面对社会时,担心找不到好工作,或是就业后不擅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因而出现逃避就业或暂不就业的情况。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可以视为与自我的关系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1]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自我管理误区,如有的在就业上付出较少,却要求较高回报,有的不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却抱怨自己缺乏社会关系,有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其追求的职业待遇等不相匹配等。
1.就业者参加相关就业培训较少。当问及“您是否经过有关就业培训时” ,该就业培训侧重于就业的方法技巧等方面,与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有区别。结果如图2所示,56.12%的被试者从来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就业培训,41.40%的被试者有就业培训经历,而仅有2.48%的被试者经常参加就业培训,这意味着就业者接受的就业培训少于应该接受的就业培训的数量,就业相关知识培训的欠缺会导致高校毕业生缺乏相关的就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等,这会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实现。
图2 您是否经过有关就业培训?
2.部分高校毕业生自信心不足。如图3所示,有28.47%的被试者认为就业不乐观,通过多次面试能够找到合适岗位,12.24%的被试者认为就业困难,很难找到合适岗位,只有13.62%被试者认为非常乐观,有多个意向职位供自己选择,有自信能找到好工作。就业者缺乏自信心,一方面源于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源于自己知识储备、实践能力不能与工作要求相匹配。
图3 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看法
3.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依赖社会关系,忽视自身能力提高。当问及“您认为求职中最困扰您的是(可多选)?”排首位的是68.3%的被试者认为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其次是44.4%的被试者认为是缺乏社会关系,第三是专业不对口占40.8%,还有能力不足占40.4%,就业信息不足占33.5%,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占32.2%,不公平竞争如户籍性别歧视占27.1%,就业政策限制占26.0%,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占22.9%,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占20.7%等等。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缺乏社会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因素是自身能够改变的。可见部分毕业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提高素质能力、掌握一些方法技巧及获取更多的信息。
4.就业观念受家庭影响较多。当问及您父母对您的就业期望是什么时,有44.2%的被试者认为父母期望很高,要找机关事业单位或稳定高薪岗位。还有5.2%的被试者认为父母帮忙找,一定要好工作。父母期望值较高的,攀比心理也比较明显。父母存在就业心理误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或心理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误区形成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实现,起决定作用的应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和决定,其它因素只是辅助的。造成毕业生就业误区,个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就业形势和社会现实的误判。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较少,对就业的认知及看法,主观因素较多。二是个人对自我评价不合理。高校毕业生对自我评价存在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导致就业时易产生就业自负或就业自卑心理;三是思想观念和不良心态影响。如就业理想化观念、消极、自我、好高骛远心理等。
家庭对子女就业观的影响较多,许多家长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能找到比较稳定、有社会地位、工作比较轻松、且收入较高的工作,这种高期望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给子女的就业增加了难度。还有家长的攀比心理也影响了子女的择业与就业选择。虽然大部分家长表示尊重子女本人意愿,但事实上家长对于子女择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15年对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家长的调查(以下简称2015年调查)中,有49.9%的被试者表示就业观主要受家庭的影响,也说明了这一点。[2]
1.家长求稳心态。在2015年调查中显示,51.5%的受访家长希望子女进入机关事业单位,27.8%的受访家长希望子女进入国有企业,14.6%的受访家长希望子女进入外资企业,仅有2.2%受访家长希望子女进入私营企业。[3]可见,有大部分家长希望子女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凸显家长的求稳心态。
2.家长思想观念及做法。对于子女毕业后如何找到理想工作,家长更认同社会关系的作用。家长对子女就业的高期望值、攀比心理以及对社会公平的质疑很容易引起毕业生的就业焦虑、就业恐惧、就业攀比,造成他们不良的就业观,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还有些家长在子女就业上,开始不表态不提意见,等子女找到工作了,又开始评论是非,让子女无所适从,从而引发毕业生的就业困惑和心理问题。
首先,毕业生实习锻炼还有不足。当问及“您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被试者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实践和工作经验欠缺占84.3%。这和招聘中许多工作岗位要求有工作经验有关,例如社会上很多岗位要求有工作经验优先,这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限制,看似招聘名额很多,实则毕业生们能报的岗位减少很多。绝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都安排了实习时间,但是大学生有没有实习,实习情况怎么样,可能没有学生说的那么好,这就存在学校对学生实习管理可能抓得不够严不够细。
其次,学校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上有欠缺。从影响就业的因素上可看出,有75.6%的被试者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是沟通表达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素质,是非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无论求职还是工作,首先需要能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表达、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沟通。很多学校注重对学生知识经验的教育,而缺少对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锻炼培养。
第三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进,应注重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学校在培养人才上不仅要考虑学科体系的要求,更要结合社会发展和形势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尽可能做到国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努力去培养那样的人才。学校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上,不能仅满足对知识的传授考核,还应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转化。在专业知识的应用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多下功夫,相信对毕业生的就业会有更多的帮助。
第四,部分高校缺少就业培训。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被试者未参加就业培训,说明部分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培训工作上做得还不到位,或是就业培训的指导及效果不好。绝大多数学校把《大学生职业规划》作为必修课,但并未获得理想的就业效果,因为大学生对就业的时机、形势、方法技巧、能力等学得不够,实践得不够,还需要学校及其他方面加强就业培训。
1.社会舆论宣传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调查发现,近6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受社会舆论影响。各种媒体及网络在大学生就业的宣传上,时常用“最难就业季”进行渲染就业形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造成一些压力。高校毕业生人数是有一些增加,但并非是就业难的第一原因,而媒体仅以毕业生人数增加、某些就业岗位人满为患来定论“最难就业季”,是有些言过其实的,这会导致毕业生的不良就业心理,如就业自卑、逃避或恐惧。
2.“慢就业”社会现象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所谓“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慢就业”现象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毕业就业模式。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4]。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难以在短期内寻找到合适工作,加上“慢就业”社会现象的影响,慢慢就业不急于就业也就成了他们暂时逃避就业的理由。有些家长是支持“慢就业”思想及做法的,特别是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长,认为给子女较长的时间来实现就业是必须的。
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一些误区,并影响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但若各方面认真对待,坚持正确就业观的引导,齐心协力,帮助大学生就业,我们相信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较大好转。
2018年4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对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互衔接。[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一方面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可为他们到基层就业及边远地区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支持,如为到基层或边远地区就业的大学生提供较多的生活补贴,并增加一定的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待遇等。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要努力从六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引导力度。二是鼓励骨干企业发挥积极作用,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的政策措施。五是对大学生到基层及边远地区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支持。在我国,“基层就业”是指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到西部贫困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村、扶贫等单位服务。[6]六是强化社会宣传的正面引导。面对当前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各界应更多地关注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种新闻媒体及信息平台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各类就业创业典型,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挑战。
各类高校应持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与培训,要提供全面和个性的就业指导。[7]首先要努力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从个性测评、职业倾向测定、择业心理辅导、形象设计、社交礼仪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帮助。其次,可以聘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担任学校就业指导兼职教师,不定期给学生进行就业技巧、企业用人要求等方面的辅导。第三,根据专业特点建设就业指导培训体系,使就业指导与培训系统化、常规化。
高校应完善毕业生的就业课程设置。在高等教育传统经验中,更多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而非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育活动,更加关注知识的科学性、知识的传播效率、用知识来评价学生,而较少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知识对学生的作用。[8]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要求,高校应加强有关就业的课程设置,突出人生规划、就业心理、就业技能及实习安排,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一些心理误区或问题,因此,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对他们的就业心理健康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就业心理咨询和择业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高校还应加强毕业生的实习安排。毕业生实习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用人单位及职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各类高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培养毕业生的就业技能。组织大学生到各种用人单位实习,加强校企共育共建,这既能帮助企业招聘到理想的人才,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高校毕业生应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应有较为全面的把握,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避免狂妄轻浮、盲目自负、“眼高手低”及消极自卑,这样才能在就业中克服缺点,发扬优势,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应尽量选择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职位,很多毕业生为找工作发愁,一方面觉得自己应该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另一方面又想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所以会出现进退两难的情况,还有的毕业生这两方面都实现不了。针对这些情况,毕业生们首先要明确目前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当前高校毕业生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生存,即要考虑如何才能在这个社会中养活自己。毕业生要平衡心态,以自己所学的专业为圆点,逐步扩大范围,确定跟所学专业关联性最大的职业,再确定感兴趣并能够得到的职业。这样能够学有所用、尽快适应工作。高校毕业生因为一直在校读书,对于职场和社会的了解较少,需要一些时间去认识世界、社会和自我。清楚了社会、政府、企业的运行模式,认识了行业的发展前景,再针对自己的情况做选择才不盲目。毕业生们对初次就业期望不要太高,先就业,给自己机会去了解自己到底喜欢和适合干什么,一个人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欢且适合自己的工作,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并长久坚持,最终取得较大的成就。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帮助,而且要及时化解就业的困惑。家长不仅要广泛了解就业形势和信息,而且要及时给予孩子一些建议。家长可以有自己的主见,但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要努力成为子女就业的参谋助手,不应成为子女就业的替代者或指挥者。家长可以适当放宽就业的时限,但不可无限纵容“慢就业”。家长放任子女“啃老”,其对子女及家庭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所述,只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大学生们和家长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实现充分就业,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