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素琴
(井冈山大学商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融资难一直困扰小微企业发展。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深入,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日趋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系列政策。2015年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同年12月,国务院印发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作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普惠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使更多的经济主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金融权利,也为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权利,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提供了便利。
小微企业的融资来源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有企业留存收益等自身积累沉淀的资金、亲友的借款资金等,通过内部融资方式取得的资金有限,发展空间受阻。外部融资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民间金融机构融资、发行股票债券基金融资、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募集的资金。出于风险控制等因素的考虑,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多隐形回避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又达不到现行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进入门槛的规定,从证券市场难以获得筹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这一“世界性难题”现象未能有效解决。
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从上文分析可知小微企业的融资来源较少,获得外部融资支持力度有限。来自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第三季度数据表明,我国90%以上的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融资状态极为窘迫。“我国银行建立的一整套信贷管理体制及信用评价体系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经营风险较大,信用水平较低,抵押品少,82.5%的小微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厂房,仅9.8%和6.9%的小微企业分别使用过厂房和机器作为抵押来取得资金。”[1]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主要表现在:缺乏适合的抵押标的物;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设定了比较繁琐的程序。此外,地方银行捆绑销售理财产品、地方银行贷款利率比基准利率上浮幅度较大等隐性成本,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消减了企业竞争力。在银行融资无望的情况下,面对民间融资高昂的搜索成本、议价成本、合同成本、诉讼成本等,小微企业被迫也只好作出转向民间融资的选择。“一般来说,小微企业在民间融资机构的融资成本为银行正常贷款水平的四倍左右;一些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高达20%,甚至更高,而大型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只有6%-7%。”[2]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处在完善阶段,银行虽建立了客户信用,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针对大中型企业或者个人房屋贷款,而将小微企业排除在信用体系之外,主要原因是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信息评估时经常遇到公开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大企业信息披露充分,可信度高,信息审核容易;而小微企业的信息披露少,信息质量低,财务报表不健全,对其真实经营状况甄别难度大,交易成本高。为了保障借贷资金的安全,金融机构只好采取惜贷,导致小微企业很难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正如凡勃伦所指出的那样:“大企业家是控制着社会赖以生存的命脉的。因此,文明人类的长远利益是集中在大企业家和他的财富上面的”[3](P2)。小微企业功能被大企业耀眼的光芒所掩盖。“当我们进入20世纪时,社会的焦点集中在大企业。大企业具有美好的前景;大企业是值得尊敬的,可以标明政绩;大企业代表了未来。它们给经济带来了规模”[4](P4)。 我国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小微企业制度变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间缺乏协调,效果不显著。首先,小微企业先天具有融资难基因。在我国高达70%创业失败率和小微企业的不到3年生命周期叠加,意味着绝大多数创业者在将创业动机转化为创业行为的瞬间,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高的创业失败率导致对小微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难以甄别。金融机构作为经济人,在信贷规模紧缩的情况下,既要考虑贷款收益最大化,又要考虑贷款的安全性,将信贷额度发放给信用评级程度更高的大中型企业就成为金融机构的必然选择,小微企业往往就处在被金融机构忘记的 “角落”,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尽管近年来政府、传统金融机构、社会等多方力量在扶持小微企业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创新,国家陆续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财政货币政策,由于政策配套措施不足、操作门槛过高等原因,扶持政策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小微企业融资难本质上没有得到改变。根据央行征信系统的数据,在8.8亿人当中,只有3.8亿人有过获得信贷经历,也就是说有5亿人没有获得过贷款;对于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群体来说,金融服务明显不足。[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的能力大大提高,云计算的大量应用,金融和数据交叉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学者郑彬华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互联网为运营平台,基于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服务紧密结合,在互联网系统中依据一定的流程和规则向社会群体开展各项金融服务。[6]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2000年,第三方支付成为我国最早的互联网金融模式。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网”成立,互联网金融模式迅速发展并衍生出多种交易方式。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开启了普惠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开始走向普通大众消费者。余额宝因其收益高、方便支付等优点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2013年7月1日,支付宝和天弘基金数据显示,余额宝从6月13日上线到6月30日的累积用户数已达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仅仅18天支付宝就将合作伙伴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推上了中国用户数最大的货币基金宝座,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余额宝”的推出引爆了互联网金融热潮,随后P2P、众筹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式增长。随着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共生融合的发展格局。互联网金融衍生出互联网借贷、互联网支付、互联网保险、股权众筹融资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主要业态。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客户的门槛低。互联网金融以其“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特质具有了普惠金融的资源优势。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的门槛更低,融资便捷性更高。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考虑风控成本问题,更热衷于大额抵押贷款,只关注“二八定律”中所描绘的20%优质客户,忽略了80%的“长尾”客户的需求,这为互联网金融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互联网金融通过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服务等新技术,广泛吸收老百姓手中的闲散资金(很多P2P平台投资理财标的100元起投),这部分未被传统金融所重视的零散小额资金聚少成多,总体额度却庞大可观,加之互联网借贷的资金收益高于一般的理财产品,平台可以获得充裕的资金。对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来说,互联网金融的门槛普遍较低。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互联网金融设置多元化的业务种类和金融产品,大众参与性高。新财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为1713万人和2243万人,较2016年分别增长24.58%和156.05%。互联网金融满足了更多原来被忽视、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客户的投融资需求,打破了传统金融领域“长尾”市场融资难的困境。
2.信息传递快,手续简单。与传统贷款众多繁琐的抵押验证程序相比,互联网金融操作程序简单,大多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对贷款客户进行授信审批,借款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贷款,大大简化了贷款手续。以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和电商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凭借强大的获取和处理大数据的能力,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小微企业没有完全披露的信息,从而判断其贷款资质,能有效预测欺诈风险和预警信用风险。如大家所熟知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背后的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体系,通过对平台海量用户交易记录、消费信息等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为客户画像,对平台用户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估。在淘宝、京东上做贸易的公司,都可以向阿里、京东平台申请短期贷款,贷款不需要抵押,只要贷款人在手机上提交相关资料,符合信贷平台的最低资信要求,1到3天时间就可以放款,最快当天即可放款。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快捷的需求。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数据交易白皮书》显示,目前,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辅助决策较多的领域包括政府公共服务、金融、工业和电力交通等。其中,2015年中国大数据典型行业应用在金融领域占到8.9%,位居第三。预计2018年中国金融大数据应用市场会突破100亿元,2020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应用方面,金融大数据将占据25%的份额(见图1),金融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快车道。
图1 2020年中国各行业大数据应用占比图
3.风控和交易成本低。传统金融模式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信息搜集和贷款发放阶段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实地调查摸底,产生较高的风险识别成本和交易成本。互联网的引入使得金融信息的公开化程度更大、传播效率更高,金融活动无论是在信息收集还是传播方面,成本都较低。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运算精准地为个人和企业信用定位,有效降低风控成本。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的应用,能直接在网上完成大部分的交易,操作流程简单且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降低了人力和交易成本。如支付宝完成一笔交易成本只需几分钱,网贷平台的审批环节可以做到零人工投入;“阿里金融发放每笔信贷业务的平均成本仅为2.3元,而一般银行的平均成本则高达 2000元左右,约为其1000倍。”[7]。互联网金融使经营者获取客户的信息更容易,交易处理环节更简便、更智能,所需投入的人力成本更少,交易成本显著降低。
互联网金融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迎合了信息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满足了客户快捷便利金融服务的需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新科技快速发展,衍生了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借贷平台模式、大数据下电商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和互联网金融垂直搜索平台融资模式等。[8]截至2017年9月,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的监测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活跃用户超过了5.7亿,第三方支付、P2P借贷和众筹三种业态累计交易额近80万亿元。互联网金融开启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新模式。
第一,P2P互联网借贷平台。P2P是peer to peer的缩写,即点对点的意思,指P2P互联网公司搭建网络平台,把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信息直接在互联网上发布并匹配,资金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直接借贷,其本质是一种民间借贷方式。最原始的P2P互联网借贷平台是将民间借贷搬到互联网上来运营的模式,P2P平台本身不参与借款,只是帮助资金供给方通过平台直接匹配资金给需求方,P2P平台提供信用评级、价格评估和担保。随着P2P的发展,其业务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原始的纯线上模式,有的提供担保机制,有的引入了线下模式,有的已经介入到借贷双方债权债务关系中成为借贷资金流转的中转站。《2017年10月份全国P2P网贷行业快报》显示(见表1),10月份全国P2P网贷成交额3379.16亿元,环比(较 2017年 9月份 3284.86元)增长2.87%,同比(较2016年10月份2652.6亿元)增长27.39%;与前年同期 (较2015年10月份1387.70亿元)比较,增长1.44倍。网贷机构数量4092家,环比减少37家,下降0.9%,同比上升4.68%。截至10月末,全国P2P网贷的贷款余额16356.2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从表1可知,截至2017年10月,P2P网贷平台中,成交量前五分别是红岭创投、微贷网、陆金所、洋钱罐和拍拍贷,成交额分别是86.4亿元、80.9亿元、77亿元、69.2亿元和66.2亿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军企业百强榜”显示,截至2017年底,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达12245.87亿元,同比增长50%;2017年全年网贷行业成交量28048.49亿元,同比增长35.9%。根据测算,预计2018年年底网贷行业贷款余额或超过1.5万亿元。借助互联网强大的触角,P2P互联网借贷让不认识的人像买卖商品一样完成借贷过程。P2P的出现,以一种更为高效、低成本、优服务的方式激活了部分闲余资金,提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
表1 2017年10月份P2P网贷平台成交量前15强排行榜
第二,大数据下的电商融资模式。电子商务企业介入互联网融资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用户日常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积累海量交易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分析和挖掘用户消费习惯和供货商交易行为,从而能较为准确地预估用户和供应商的借贷能力和信用等级,为互联网借贷提供基础的分析数据,为电商发展互联网借贷尤其是小额借贷储备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此类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平台模式和以“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阿里小贷”是阿里巴巴2010年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所推出的一款纯信用贷款服务,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周转等问题。2017年11月11日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天猫全天总交易额1682亿元,比2016年天猫双十一的1207亿元增长了近40%,创下历史新高(见表2)。无线成交占比90%。11月12日凌晨,星途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双十一全网总销售额达2539.7亿元,产生包裹13.8亿个。在双十一销售额方面,天猫销售额占全网比例66.23%,京东占比21.41%,苏宁易购占比4.34%,亚马逊占比1.95%,唯品会占比3.43%,其他电商平台占比2.64%。菜鸟公布的数据,天猫双十一物流订单总数达到了8.12亿件。
表2 历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
2017年,阿里巴巴再次刷新单一电商平台单天交易的世界纪录。如此大量的交易信息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为阿里巴巴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很好的评估基础。对阿里巴巴来说,这些数据无疑也是其庞大价值资产的一部分。阿里巴巴介入金融服务领域并拥有巨大的客户资源和数据的核心优势,能基于云计算等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与传统银行借贷形成很好的互补。通过网络借贷,阿里小贷降低了小微贷款的复杂性,向小微企业提供365*24的全天候金融服务,实现了批量化、规模化放贷。
第三,众筹互联网融资平台。众筹又称为大众筹资,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方式向大众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由有创造力但缺乏资金的发起人、对项目感兴趣且有资金的支持者、连接发起人和支持者的互联网平台三方组成。众筹平台负责对发起人的项目进行评价和审核,给资金支持者提供选择。投资人通过众筹平台为小微创业者的项目进行投资,众筹项目成功后,支持者便可获得由项目发起人提供的回报。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加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也不是将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只要是大众认可的项目,就可以通过网络众筹模式获得项目的启动资金,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来自社会大众的闲散资金,可以积少成多形成巨大的项目实施资金,为小微企业在创建和扩大生产等发展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中国众筹行业发展报告2017(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全国共上线过众筹平台808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有439家,下线或转型的369家。全国运营中的众筹平台类型有物权型、权益型、股权型、综合型和公益型。平台分布如图2所示,物权型平台135家,占比30.75%;权益型平台120家,占比27.33%;股权型平台113家占比25.74%;,综合型平台61家,占比13.90%;公益型平台10家,占比2.28%。截至2017年6月,全国众筹行业共成功筹资110.16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38.11%。2017年上半年共有众筹项目37905个,成功31552个,占比83.30%。具体的平台有中e财富、维c理财、长众所、人人投、京东、苏宁、淘宝等众筹。和P2P互联网借贷平台一并称为互联网金融颠覆性的“创新双雄”的众筹模式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众筹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融资方式,创业者能以更快捷地融资方式获得更低成本的融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微创业者的融资难问题,有效促进了小微企业创业。
图2 众筹平台类型分布图
第四,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信息和金融产品搜索比价,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网络平台。根据其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可以分为在线金融超市、垂直搜索平台和第三方资讯平台。在线金融超市上聚集了大量的金融产品,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在线导购服务,满足其直接的购买匹配需求,典型代表是91金融超市、格上理财、大童网等。垂直搜索平台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消费者通过“搜索+比价”,可以快速挑选到合适的金融产品,平台提供信息的双向选择有效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典型代表有安贷客、融360等。第三方资讯平台是提供全方位、权威的行业数据及行业资讯的门户网站,典型代表为和讯网、网贷之家等。互联网金融门户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性,满足大众对理财、融资的多元化需求。
目前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但《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5)》认为,上述几种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存在着不足,如P2P和众筹本质上是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其体量难以做大。互联网借贷行业准入门槛低,而中国的社会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缺乏风险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投资者无法了解资金运行情况等等,网络借贷行业存在不容忽视的风险。[9]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快速成长的新兴业态,由于缺乏行业标准、潜在的未知风险以及监管缺失等问题,导致其一直在争议与质疑中发展。要让互联网金融的阳光普遍惠及中国大量的小微企业,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和优化配制,彻底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大力推进一系列的金融及相关制度创新,如借助大数据的发展,将大数据嵌入征信系统中,对海量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挖掘;提高征信效率,降低征信成本,完善国内的征信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出更多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政府应积极完善对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法规建设,加强法规监管,加强风险控制,为小微企业提供积极的金融服务,推动互联网金融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