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里的铁骨柔情
——俄罗斯联邦

2018-11-28 12:46寒山
青春期健康 2018年22期
关键词:贝加尔湖手风琴极光

■ 文 寒山

编者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更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为促进战略思想实施和加强读者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我们开设《丝路人文》栏目,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风情,助力“一带一路”,共赢人文发展。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山水相连,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俄罗斯对华地方合作最活跃、最核心的地区。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展现出新的机遇和前景。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跨越1707.54万平方千米,占地球中陆地面积的11.4%。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的东半部和亚洲的北部,横跨11个时区。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储备,含有约世界1/4的淡水湖泊,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地貌景观多种多样,还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人文城市景观和特殊的北国风光。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寒冷是它的基本格调,但却无法阻挡生生不息、努力生存的俄罗斯人,无法阻挡大自然的丰厚馈赠。

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也是极其辉煌的。以普希金、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文学,还有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塔科夫斯基的诗意电影,巡回画派的绘画等都是举世闻名的。这块土地曾经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给人类带来了极其美好的梦想。

俄罗斯这个民族自从形成以来,其性格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女真、契丹、匈奴等)多少有些类似,他们骁勇彪悍,一直征战不断,并靠着这样的品格建立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在其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打败了拿破仑,打败了希特勒,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世界强者,这个民族在战争方面的表现总能令世界震撼。所以,人们才戏称其为“战斗民族”,但同时,他们的性格又有着温柔与热情的一面。

极光下的冰雪奇境——摩尔曼斯克市

被称作“世界极地的首都”的摩尔曼斯克市,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科拉半岛,深入北极圈内达300余公里。虽然地处寒冷的北极圈,但在暖流的影响下,这里成为了终年不冻港,是俄罗斯在北大西洋方向的重要交通港口,也是俄罗斯海军的重要基地,俄罗斯所有的核动力破冰船都来自这个基地。

摩尔曼斯克城市的画风,对于中国的旅行者来说并不陌生,那就是北方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典型风貌——宽阔平整的街道,整齐划一、没有装饰、外墙褪色的楼房,让人乍一看有一种回到家乡的亲切感。除去彰显国威的核动力破冰船,高大的卫国英雄阿廖沙雕像和二战纪念碑以及一些小小的当地文化博物馆,这里几乎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是,北纬68度的摩尔曼斯克正好处在北半球的极光带上,每年冬半年(9月至次年4月)都有机会看到极光,其中11月以及2月极光出现几率最大。极光多姿多彩,变化万千,任何彩笔都很难绘出那在严寒的两极空气中嬉戏无常、变幻莫测的炫目之光。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哪种现象能与之媲美。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辉映几个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又像一张五光十色的巨大银幕,仿佛上映一场球幕电影,它如魔法般地肆意飞舞在晴朗的夜空中,美轮美奂,铺满天空。那神秘的色彩,磅礴的气势,都令人叹为观止。因此如果有机会,请不要错过这样的视觉盛宴。

在伊尔库茨克州遇见“西伯利亚蓝眸”

伊尔库茨克州被称为“西伯利亚的心脏”“东方巴黎”“西伯利亚的明珠”,其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市中心与居民区以天然白桦林连接着,附近有1500多处知识性游览胜地。

伊尔库茨克市拥有大约1300多处历史建筑遗产,其中501处为国家级或州级文化遗产,受国家保护。安加拉河贯穿市区,有宏伟大桥连通在贝加尔湖的东南端。安加拉河从贝加尔湖流出后,形成一个宏大的湖湾,号称伊尔库茨克海,风景宜人,而其中的贝加尔湖,则更胜一筹,被誉为“西伯利亚的蓝眸”。作为世界第七大湖,其透明度高达40.5米深,水体总容积23600立方千米,最深处达1620米,蕴藏着地球全部淡水量的20%,超过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水量的总和,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湖畔阳光充沛,并另有300多处温泉,是俄东部地区最大的疗养胜地。

在冬季,贝加尔湖周边气温严寒,低达零下30多度,每年1月开始结冰,到5月之后才解冻,冰层能达到100厘米的厚度。骤然的低温,还会形成漂亮的气泡冰,温度的变化导致湖水不断压缩与膨胀,便会形成冰面裂缝。冬日,在贝加尔湖看蓝冰,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

俄罗斯人的手风琴情怀

“黎明前大地入梦乡,没有声响也没有灯光。唯有从街上还可以听到,孤独的手风琴来回游荡。琴声飘忽向郊外的麦田,一忽儿却又回到大门旁,仿佛它正在把谁寻找,但却怎么也找不到……”悠扬的曲调,婉转明快,仿佛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孤独的手风琴》的歌词作者是俄罗斯著名诗人伊萨柯夫斯基,歌曲以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曲调令无数听者动容。

俄罗斯手风琴文化一直都是独步世界,甚至可以说手风琴是俄罗斯的民间乐器。从1820年手风琴进入俄罗斯以后,俄罗斯涌现了大量高水准的手风琴家。从1920年至1948年,一些手风琴家开始靠教授手风琴来谋生,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建立了专业手风琴的中学和大学。从1945年开始,独奏表演者已成为全俄国手风琴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人十分热爱手风琴,但他们觉得这件乐器貌似还差点什么,于是便掀起了一场对手风琴改良的风潮,一时间在俄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手风琴。终于在1907年的圣彼得堡诞生了第一台键钮式手风琴,为了纪念古手风琴演奏家巴扬,这台手风琴被命名为“巴扬”。

巴扬是属于手风琴这个大家族的,传统手风琴为键盘式手风琴,而巴扬则是键钮式手风琴。巴扬是俄罗斯的民族乐器,对于这个文化艺术大国的民族音乐,巴扬将这个民族的风格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欧洲许多作曲家专门还根据巴扬的演奏特性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

在悠扬的手风琴声中,仿佛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夕阳黄昏下的贝加尔湖畔,在被微风压弯的芦苇间,几个头戴贝雷帽身着毛衣的红鼻头俄罗斯大叔席地而坐,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拉着手风琴,唱起家乡的歌谣,倾诉着对故乡的情感。笑声爽朗,连风声也遮不住他们的热情豪放;琴声悠扬,令湖畔边充斥着迷人的俄罗斯风情。

猜你喜欢
贝加尔湖手风琴极光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基于U-net的紫外极光观测极光卵形态提取
贝加尔湖里有海豹吗
神奇的极光
世界最美仙境:贝加尔湖到底有多美
极光之上的来客
迷人的贝加尔湖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