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防旋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8-11-28 02:26宋亚东高雁卿桑敬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股骨头患肢股骨

宋亚东,高雁卿,桑敬伟

(安阳市人民医院 骨一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的大小粗隆间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骨折,中青年患者的该类骨折大部分由高能量损伤造成,老年患者大部分由低能量损伤造成,其中因骨折并发症而死亡的患者约占12%~20%,终生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约为50%,其身体状态不能恢复,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2]。尽早手术治疗既可以减少患者死亡风险,还使患者能够尽快下床活动,进而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虽然内固定手术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对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术后往往由于长时间卧床或内固定稳定性差引发多种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3]。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使患者的痛苦得到减轻、患肢的功能能够尽快恢复、生活质量明显升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骨科收治的78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均经过CT或X线等影像学检查为股骨粗隆骨折,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15例,女24例;年龄66~89岁,中位年龄75岁,骨折按Evans[4]分型:III型19例,IV型13例,V型7例。观察组:男16例,女23例;年龄67~85岁,中位年龄74岁,骨折分型:III型21例,IV型14例,V型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对照组:在大腿外侧下部切开股外侧肌,充分暴露粗隆股骨干的外侧面,将患髋关节向前倾斜15°,在距离股骨头下方0.5 cm处将1枚定位针放入,放置动力髋螺钉,确认骨折复位成功后,置管引流,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在股骨大粗隆上方做切口,在大粗隆顶端内侧插入导针,直至髓腔为止,将直径大小相符的防旋股骨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主钉置入髓腔,同时取出导针,对PFNA主钉的前倾角和深度进行调整,再将螺纹导针放入,安装配套的螺旋刀片,对其进行锁定,并用远端固定螺钉进行固定,在确认PFNA固定完成后拧入尾帽,置管引流,逐层缝合切口。在术后1 年随访两组患者。

1.3 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开始负重训练时间。疗效评价:采用Harris法[5]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总分为百分制,优 :大于90分(包含90 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小于70分。优良率=(优+良)/患者总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

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见表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开始负重训练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引流量/ml 住院时间/d 开始负重训练时间/w观察组 81.38±8.82 327.84±16.29 216.77±7.75 14.82±4.98 11.65±4.39对照组 86.77±8.45 314.66±17.35 205.39±7.61 25.64±4.77 26.32±4.08 t值 4.730 6.452 5.646 15.328 23.985 P值 0.591 0.396 0.452 0.029 0.017

2.2 两组疗效评价及并发症情况

两组疗效评价及并发症情况见表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7.95%),观察组优良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疗效评价及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发生髋内翻的比率就高达50%,约有40%的骨折患者死亡[6]。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用手术治疗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通过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可以尽快下床活动,从而使并发症比率降低,促进骨折的愈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7]。大部分老年人都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因此当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为老年人时,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更加谨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方面具有患者无需骨折愈合便可尽快进行下床负重锻炼、降低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牢固性强等优 点。

本研究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对其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表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同PFNA内固定术相比,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患肢恢复较快,优良率较高,使患者尽早开始负重训练,从而尽快恢复日常生活。黄晖等[8]的研究指出,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以使其患肢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时间缩短,卧床时间和并发症明显减少,大大提升患者存活率,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与其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在早期开始康复训练,并且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固定牢固,克服了内固定出现的固定不牢的缺点,进而降低由于内固定稳定性差引发畸形愈合的发生率,该术式使患者能够尽快下床活动,不再需要长期卧床,由此引发的多种并发症从而减少[9]。

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卧床时间较短,下床活动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股骨头患肢股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