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成为美的天堂
——《蓝印花布》教学例谈

2018-11-28 17:32:11袁晓丽
名师在线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印花布美的美术

袁晓丽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 226300)

引 言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着紧密的关联,它可以美化生活环境,陶冶人的情操,促进创造思维,推动社会进步[1]。社会生活是美术文化的源泉,美术教学应当基于社会生活环境,组织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感知生活中的美,感受美术表现的多样性,感悟美术对社会生活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情感。蓝印花布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术文化,是美和生活的有机融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在《蓝印花布》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美术欣赏、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让学生感受蓝印花布的艺术之美,体验造型之美,感悟创造之美。

一、多元欣赏中感受艺术之美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悄无声息地蕴藏在生活里,需要通过各种感官去感知发现。观察是发现美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德国作家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美术作为一门美育课程,审美是美术教学的中心工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其重要目标。我们要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欣赏作品,善于捕捉和发现其艺术之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来自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感悟。在教学《蓝印花布》一课中,为使学生充分感受蓝印花布中所蕴含的无穷魅力,我着重开展好欣赏教学,为学生搭建观察的平台,指导学生多维度观察,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去感知,引导他们在多元欣赏中感受蓝印花布的艺术之美。我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蓝印花布微视频,音画结合营造了唯美的意境给学生以视听享受,精美的蓝印花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我边播放边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观察蓝印花布的颜色和图案,欣赏它的局部花纹和整体效果。接着,我给学生提供了蓝印花布和各种精美的工艺品,让他们观察、触摸、穿戴。学生通过对真实的物品观察与体验,在近距离欣赏中对它的美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多元欣赏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了其审美能力。多元的审美感知让学生感受到蓝印花布的质朴之美、典雅之美、厚重之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蓝印花布的兴趣,催生了其制作蓝印花布的欲望。

二、亲历制作中体验造型之美

“实践是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空洞的说教不如亲自体验。美术实践能力是学生的核心能力,只能在学生的亲历活动中形成。正如毛泽东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下。”造型活动是美术表现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经历美术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造型活动去表现美。

美的形象要靠学生的双手去呈现。在教学《蓝印花布》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蓝印花布的美,我安排了蓝印花布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亲历制作中体验造型之美。我先利用视频向学生介绍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在学生熟悉了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和要求后,我把活动时间交给学生,为每个小组提供了制版纸、打孔器、砧板、刮板、榔头、染料、白布等材料,让学生尝试和体验蓝印花布的制作。他们先在制版纸上设计图案,用打孔器打孔制作出花版;接着在白布上烤花,上防染浆;最后,将花布浸入颜料之中进行染色。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亲密协作。他们不怕脏,不怕累,有的小手脏兮兮的,有的都变成了小花脸,但仍然开心地制作。他们按照“制版、烤花、印染”的程序有序操作,终于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果实,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蓝印花布完成了。作品虽然不算完美,但饱含着他们的情感和辛劳,学生在亲手制作中体验到造型之趣,享受到造型之乐。

三、二次创作中感悟创造之美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美好事物来自创造,创造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造力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美术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蓝印花布》一课教学中,我在学生动手制作蓝印花布之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让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各自的创意。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交流碰撞,在交流中擦出新的思维火花。在充分交流分享后,我又留给学生自主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反思制作过程中的得失,总结失败的原因,改进不足之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安慰首次制作没能成功的学生,鼓励他们重新设计制作。评价反思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我及时给学生提供创造的平台,组织他们开展二次创作,让各组进行创意竞赛:重新设计图案、制作样板、烤花印染。在二次创作活动中,各小组纷纷美化图案,优化制作工序。有的在蓝印花布中融入新的元素,使其富有时代气息,让蓝印花布集古典之美与现代之美于一体。创意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激情,二次创作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感悟到创造之美。

结 语

“美,是从生命内部放射出的光芒。”蓝印花布是美的源泉,让我们以蓝印花布为载体,引领学生在多元欣赏中感受艺术之美,在亲历制作中体验造型之美,在二次创作中感悟创造之美,让美术课堂成为美的天堂,让蓝印花布绽放生命之美。

[1] 曹斯滢.告别博物馆时代——南通蓝印花布传统手工艺生存环境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中国民族博览,2015,(11):226-227.

猜你喜欢
印花布美的美术
黄梅君作品
大观(2023年8期)2023-09-25 06:21:16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44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国外印花布色彩设计赏析
纺织报告(2016年5期)2016-06-25 09:26:29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