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应对策略

2018-11-28 16:55
文学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计算机

易 洋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自1994年开始实行,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有效的测试培训体系。“2006年12月,教育部语用司正式发函,同意上海市和安徽省从2007年1月1日起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机测”)试点”。在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模式推动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测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不仅为推普工作提供信息化助力,在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手段向现代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对于高师学生来说,学好普通话是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前提条件,更是未来就业、职业岗位的必备技能。因此,在机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师生的测试能力和测试成绩,真实的表现出学生的语音面貌,掌握机测技巧,成为学生们进行普通话测试准备的重要问题。

一.机测背景下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的是计算机作为一种测试手段参与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利用智能测试系统,计算机自动完成对有文字凭借的前三个测试项的测评,对于无文字凭借的‘命题说话’测试项,则由信息管理系统分配给测试员进行评分,然后管理系统自动将计算机测评的前三项分数和测试员评判的第四项分数相加,计算出考生的测试总成绩,并评定出相应等级,这种测试方式称为:‘机辅测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近几年在全国高校普遍实行起来,与传统的人工测试相比较,计算机测试强化了普通话测试的可信度、提高了测试效率、简化了测试过程,但也导致在普通话教学中和测试中出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新问题。

二.从“人工测试”到“计算机测试”的转变出现的问题

1.测试方式的转变

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相较于传统方式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来说,由普通话测试员老师现场听音测评打分的方式转变为“计算机智能测试”方式,只有第四项话题说话需要分配给测试员老师做人工测评。与传统人工测试方式相比较,计测普通话的测试方式更科学,更规范,同时,提高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率,也使测试减少了人为因素的误差,更趋向公平。但同样,机测因为缺少测试员的现场监督,会导致有些应试者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应对最后一题———话题说话的测试,影响了普通话测试的公平性。而有些测试学校因无法满足每个测试者享有独立的测试空间,进而产生的在普通话测试时环境嘈杂,应试者之间互相干扰等问题。

2.训练技巧的转变

机测普通话与传统人工测试相比较,由原来进入考场后测试员老师的引导,转变为测试全程人机交流,这种改变使平时训练时应注意的技巧也有所改变。为达到计算机预先设定好的语音标准,考生需要对声、韵、调的掌握更准确,发音更饱满。除此之外,考生还需注意,在前三题的答题中,字词的显示方式由原来的纸质试卷变成屏幕测试,在电脑显示屏幕中,每行的字、词、句将会以黑蓝两种颜色交替出现,有时学生会因为过于紧张,对着电脑答题时,往往只读了黑丝行列的字,而漏读的蓝色行列的字,这会严重影响到考生的成绩。所以,在平时训练时,除了对声、韵、调的掌握之外,还要适应好计算机屏幕显示测试试卷的方式,掌握好计算机测试的答题节奏,以免慌乱造成的失误。

3.交流方式的转变

机测普通话从人人交流转变为到人机交流。人机交流会导致缺少情感互动、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测试时应试者由于得不到语言和态势语包扣眼神、表情等的信息反馈,难以形成语言的交流感。特别是针对第四题话题说话进行测试时,话题的交流感往往能够模拟出日常谈话的环境,进而达到真正的测试目的。而机测恰恰丧失了这种说话的交流感,导致学生出面对屏幕出现念稿、背稿、无效话语不受控制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在机测时,由于不适应屏幕交流,会产生焦虑、紧张,从而影响测试水平的正常发挥。

三.机测背景下高师生应试技巧

1.重新研究机测扣分点,有针对性的辅助加强培训。

机测时,应试者面对计算机完成语音采集过程,没有测试员老师的现场提示或引导,受测形式的改变,出现了漏行、背稿、无效话语等在人工测试模式下并不突出或未曾出现的情况和问题。针对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机测单位应一方面通过认真探索、逐步完善测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应对,同时在机测的评分实践中认真研究和制定了具体的应对措施,重新研究机测扣分点,有针对性的辅助加强培训,并在更大范围的评分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有效的应试考生通过测试,取得好成绩。

2.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人机交流感。

在普通话教学与培训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训练,并使学生有效的熟悉掌握机测程序。同时,在培训期间,除了对语音的声、韵、调等方面进行培训外,还应该适当增加对学生想象力以及表演能力方面的训练,运用联想以及想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表演方面的能力,进而模拟人际交往的环境进行测试。

3.模拟机测,增加学生机测经验

加大考前培训力度,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机辅测试”考前培训。作为应试学生,应该充分地了解机测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步骤,掌握排除常见故障的方法。所以,高师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考生的考前“机辅测试”培训。在考前培训过程中,一是介绍机测模式,包括设备基本特点和实践情况等。二是解析测试题型,介绍操作程序和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是解答疑难问题,包括应对或化解机测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的技巧等。同时,高师学校还应该尽量创造条件,为考生提供模拟上机测试的机会,在特定时间开辟专门机房,供考生进行考前模拟练习,体验机测的实际操作,及时发现反馈问题。这些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可以使考生在心理上减少对机测的陌生感,增强适应性,从而有效提高机测的信度和效度。

4.完善软件,建立专门测试区域,做好测试监控

有些学校机测设备不达标,严重影响了机测的测试效果。“优良的软件性能是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应该由国家权威部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语音处理技术专家和研究机构,协同语言语音问题专家,包括各地长期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骨干联合攻关,进一步优化“机辅测试”系统对硬件的适应性和软件系统测试的准确性,从而使普通话测试工作从管理、测试、培训到研究全面实现现代化。”同时,高师学校还应该建立专门的普通话测试区域,确保每一个应试者都能享有一块独立的测试空间而不被其他测试者干扰。同时,高师学校还应该加强考试要求的宣传,在测试期间,还应该安装适当的监控设备或增派监考教师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控,以杜绝拿手机查找,拿稿照念等现象的发生。

5.重视应试考生的心理辅导。

高师学生往往文化课基础薄弱,在考试中容易出现由于缺乏自信而影响考试成绩的情况。教师在考前培训时还应该注意不仅仅培训测试内容,应试技巧,还应该注意加强对学生考前心理状态的辅导。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对待普通话测试的积极、努力、认真的态度;同时,还要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鼓励他们,只要多加练习,形成语感,尽量注意避免发音错误以及发音缺陷,就能够顺利得到普通话的通过资格,甚至得到好成绩。

虽然,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共性的问题,但在不断实践完善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完善测试设备,加强应试训练,做好侧前准备,势必会取得理想的测试成绩,提高语音面貌。

参考文献

[1]叶军、王颐嘉、周鸣之、乔丽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2):142—147

[2][3]朱洁.计算机辅助测试背景下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及南京师大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平台建设思考[J].文教资料,2015(15):46-48.

猜你喜欢
普通话水平计算机
张水平作品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