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莲
(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阴 223002)
动词非谓语形式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在不清楚相关概念的前提下,经常会错用非谓语形式或者是将“to+v(原)”“v+ing”以及“v+ed”这三种形式混淆,所以学生普遍认为这部分的知识十分难懂。因此,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三种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将成为现阶段教师英语教学任务的核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对于动词非谓语形式来说,其无非就是“to+v(原)”“v+ing”以及“v+ed”三种形式[1]。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相关知识之初,他们应当先接触足够的相关短语,了解每一种形式的概念以及含义,为之后更加深入的学习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并为之后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相关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牛津版高中英语Module 1中的Unit 1School Life时,有这样一个例句:“Going to a British high school for one year was a very enjoyable and exciting experience for me.”在这句话中,“Going to...”就是一个典型的非谓语形式做主语的例子。除此之外,我还特意为学生分别归纳了“to+v(原)”“v+ing”以及“v+ed”这三种形式中每种形式所对应的一些常见词组,比如“forget doing,stop doing,advise doing, allow doing, permit doing...”“ be amazed,be bored,be disappointed,be disturbed, be embarrassed, be excited,be frightened,be interested,be limited,be pleased,be puzzled, be satisfied”。在归纳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熟练记忆相关形式,确保其在做题时能够正确应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初,应当使学生先做好足够的知识储备,掌握足够数量的词组,使其对动词非谓语的每种形式都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才能在之后更加深度的学习中得心应手,词汇储备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巨大提升。
在学生有了足够的词组储备之后,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输入一些简单的语言现象,先不要对这些语言现象的具体原理做过多的阐述,防止学生在能力尚不足的时候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相关语言现象产生一些感性认识,形成所谓的“语感”,为之后相关知识的深度剖析创造条件,使学生对动词非谓语形式的掌握能力得到提升,更上一层楼。
比如,在教学牛津版高中英语Module 2中Unit 2Wish you were here”时,有这样一个例句:“Lakes, surrounded by vast grasslands, look like jewels.”在这句话中,“surrounded by”就是一个典型的分词非谓语形式,其作为修饰成分修饰主语“lakes”,而真正的谓语则应当是“look”。在教学这个句子时,教师可以先不讲解具体原理,也暂时不做相关的对应训练,只告诉学生此处表被动应当采用过去分词形式,若是主动可以采取“v+ing”形式,这样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识才能停留在感性形式层面。如果在学生基础尚未扎实的前提下就揠苗助长强行讲解,不仅会增加学生的畏惧心理,不利于之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容易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认识更为模棱两可,不利于其知识水平的提升和英语能力的增强。
因此,这种输入语言现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知的方法是非常可取的。它不仅先暂时避免那些晦涩难懂的语法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其语言素养的有效提升。
对于动词非谓语形式的某些形式来说,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当成是由从句简化得到的。这种语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使学生全面理解相应规则,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不断升华[2]。
比如,在教学牛津版高中英语Module 3中Unit 1The world of our senses时,有这样一个例句:“While having dinner, listen to some enjoyable music rather than watch TV.”在这个例句中,“having dinner”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句子的省略形式,该完整形式应该是“While you are having dinner...”除此之外,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The boy called jack is so excellent that he ranks first inour school”在这句话中,“called”的完整形式应当是“The boy who is called...”在还原之后,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该句的原本结构,并且对于将从句简化为某个分词的规则也能全面掌握,即一般情况下,都是省略掉“主语+系动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会不断得到优化,知识体系也会更加健全。
因此,教师在教学动词非谓语形式的相关知识时,一定要注重强调动词非谓语的形式和相关句子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全面理解相关知识内涵,灵活掌握相关语法,其应用的正确率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自然会水涨船高。
前面我们提到,为了提升学生对于动词非谓语形式相关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看作从句的化简形式,相反,教师还可以将这个过程再次逆向还原,让学生再次明确这二者间的联系,了解相关动词非谓语形式的来源,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盲区,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比如,对于例句“She met her classmates when s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还原为省略后的形式,经过之前的训练,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相关规则,在省略掉主语和be动词后,学生很容易地便写出该句还原后的形式,即“She met her classmates when walking along the road.”在这个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动词非谓语形式的来源认识得更加深刻全面,在做题时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解题效率大大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得到增强。
所以,这种逆向还原的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相关语言现象的理解,使学生对于动词非谓语形式的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也会得到极大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指日可待。
总之,教师在教学动词非谓语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从多个思维角度入手,通过概念理解、感性认识以及内化规则等方式,来全面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思维,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与此同时给予学生最科学专业的教学指导,使其对动词非谓语形式的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在应用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参考文献]
[1] 吴元培,陈冉.非谓语动词高考考点透析[J].试题与研究,2015,(03):53-64.
[2] 巩玉香.抓住六个“关键”,攻破非谓语动词试题[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3,(Z3):32-36.
[3] 籍万杰.非谓语动词:八种功能和考点归纳[J].疯狂英语(高中版),2017,(0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