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桥实验小学 查 洁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所谓“体验思维”,即指在体验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敏锐的观察力,抓住关键过程细节,关注场面、同伴、心理等描写元素,从而产生的独具个性化的表达欲望。完善学生的体验思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流水账”是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其实对于尚在写作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要把转瞬即逝的一件事情写详细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老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找准关键体验点,放大,放慢。笔者推荐利用现代技术,以多媒体微视频的模式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视频随时定格画面,慢镜头,聚焦放大,重复播放的优势,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抓住精彩瞬间,记录生活点滴。如在指导写作《秋游》作文时,教师拍了一段秋游过程中两猴相斗的视频。
一看《秋游》完整视频,唤醒记忆,明确叙述要完整有序。
二看两猴相斗的视频慢放,关注相斗的几个回合,明确详写与略写部分。
三看大猴与小猴的特写镜头,关注搏斗时的神态、动作,想象心理。四看观众观赏时的状态、语言。
在写到秋游作文时,学生往往抓不住重点而陷入流水账的怪圈,教师通过微视频的形式进行二次回放,不仅能唤起学生当时的情感体验,还有效地引入了分导法,在回顾情节之际抛出重点,分清主次,活动在学生的笔下自然有序而丰满地铺展开来。
有学生写道:瞧!那一只猴子正在伺机等候,准备发起战斗。“呼”,这一声响彻天空,战斗开始了。两只猴子在吊线上荡来荡去,不断发出挑衅。只见大猴子伸出手掌用力向小猴子打去,小猴子敏捷地躲闪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反击,“呼”,大猴子被击中了,不甘示弱的它开始绝地反击,它猛地向上一跃,又重重地向前扑去,锋利的猴爪抓得小猴子脸上猴毛乱飞,可小猴子毫不畏惧,发起反攻,小猴子灵活的手臂一下下打在大猴子头上,大猴渐渐体力不支,从树上摔倒在地,胜负已分,小猴发出了胜利的叫声。围观的人们也连连称赞小猴子的机智勇敢。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细节描写是文章中的点睛之笔,要发挥细节描写的魅力,这离不开平时生活中的留心观察。《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可见,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体验行为至语言文字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性,还要关注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小学生写作条理不清,思路混乱,是主要弊病,究其原因,是观察没有顺序。在观察静态事物的时候,要指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由远到近、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在叙述事情时,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来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晰。
所谓“深度”,就是要善于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抓住事物的特点,选取典型事件,这样笔下之文才会鲜活、生动,独具个性化。比如描写一种水果,就需要引导小作者平时留心观察,善于抓住各种水果的典型性的特征,如:菠萝的特点在于形状是椭圆形的,身披铠甲,戴着一顶绿色的皇冠,清爽无比的香味,还有那又酸又甜的味道;草莓的特点在于娇小可爱的外形,红彤彤的颜色和甜滋滋的口感。
所谓“广度”,即全方位观察事物,要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去欣赏,做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想一想,形成有关事物的立体形象。如在观察秋天的树叶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先用视觉感受全景,再走进一片树叶,细细观赏形状、叶脉的特点,触觉感受光滑度,嗅觉感受它的味道,风来了,听觉感受秋叶的窃窃私语,此时,必然别有一番思绪涌上心头,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最真切的观察效果。在体验一件事时,引导学生聚焦事件的关键过程,同时也要关注当时的场面、同伴、环境等侧面因素,在这些元素的烘托下,事件感染力将得到增强。
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可能是薄弱的、暂时的、易逝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把感触写下来,形成最新鲜的文字,小组日记是一种很好的保存体验的形式。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以写日记的方式来记录身边发生的奇闻趣事或情感表达,组员之间分享传阅,留言交流,每天,日记本在组员之间传递,智慧的火花、合作的激情也因此传递着,不仅能释放表达欲,积累素材,增强写作兴趣,更能培养小组凝聚力。教师也可以为日记打分,鼓励形式的多样性,也可以当作范文全班讲评,以达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效应。
同一景物,不同的人会生发出不同的感受,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意志坚强的人会笑着面对,勇敢挑战,而软弱的人会选择逃避;一次体验活动,有的人会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有的人会感受到伙伴的支持,有的人会对生命有更深的领悟。即使是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景,心境的差异,也会导致感触不同,落实在写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总之,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习惯,大声朗读,仔细推敲,自我反思,自我改进,接着小组内分享个性化体验,发现“欣赏点”,提出建议,最后,教师在进行方法性指导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修改习作。教师可通过闪光点挖掘、个性化评语、佳作展示、班级小报的形式唤醒、激励习作中学生张扬的个性,小心呵护着其不断高涨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