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中潜存的青少年问题

2018-11-28 14:29化丹青
文学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个体青少年家长

化丹青

一.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的危机

“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冲突”危机是Erikson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中的八大危机之一。“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即“认定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包括自我个性、价值观、性取向、外貌、以及在某情况下的行为表现等。“自我同一性”的历程,出生便开始通过各种经验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或由他人反馈,以增加或验证对自我的了解。个体在青少年之前,由于认知能力不足,自我认识框架虽然存在,但结构粗糙、零散,无法凝聚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的清晰图像。Erikson认为在青春期个体必须建立一种个人的同一性,否则会陷入同一性早闭和角色混乱危机。

(一)同一性早闭

同一性早闭是青少年时期最易被察觉到的一种状态:一方面是对于未来目标的迷茫与不确定,且提不起力气去找寻、去发掘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对于他人提出的建议或目标不表示否定,给出愿意接受或者表达可以向目标前进的意愿。所以往往处于这一种状态下的青少年多数都是“听话的”,而且不会对他人的“期望”、“建议”进行思考,也不会去判断是否正确、适合。

(二)同一性扩散

同一性扩散也叫角色混乱,即个体对自我的角色认知处于扩散状态,这一阶段可以被描述为:个体对自我认识不清、茫然无目的、不知自己应该成为谁、对于与人相处感到恐惧与退缩,最后索性什么都不想,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试图与外界隔绝甚至想要于消失于世。整体呈现消极的一面,问题行为往往紧随其后。然而问题行为的出现不仅仅只是在角色扩散阶段,同一性早闭对于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二.危机中隐藏的三大问题行为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环境,致使他们出现适应困难,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生理上的或者精神上的困扰。[1]也就是说当个体遭受到难以忍受的困扰与挫折时,若无相应应对措施,极易引起焦虑与不安从而导致行为上的困扰,这时问题行为便产生了。

(一)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

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已不容忽视。可从“同一性早闭”角度分析该问题:以前,个体在寻求个体同一性的过程中,老一代往往给下一代树立一个他们认为正确或者理想的角色形象,下一代则通常会试图满足其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而不多加思考。如今,长辈们不再“古板”的为下一代提供“僵硬”的角色模范,即使提供,下一代也会因为认为对自己的不适合而提出拒绝。但是,青少年仍然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继而转至其它有力量的、有影响力的群体,比如某个个体或同龄人的“帮派效应”。这时,“同一性早闭”就出现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青少年个体的同一性尤为容易“被淹没”,并且对他人提出的“角色设定”没有任何疑义,更不会想去找寻其它选择。因此,处于该状态中的青少年基本上是通过其群体成员的评价来定义自己。即同龄群体在帮助其回答“我想成为谁?”中起重要作用。比如香港电影中的“古惑仔”、“大佬”等。这时一旦观念塑造成型,个体很可能对其理想中的人物设定进行模仿,并且心中坚定的信念即“我可以成为他,我就是他”。遂校园欺凌事件在青少年小群体中与日俱增,欺凌者也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早闭”这一共同特征。

(二)青少年饮食异常问题

饮食异常其开端往往始于节食。这一阶段青少年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转变——性特征的日益显现及心理上所承受的外界刻板印象带来的压力。根据Erikson的观点,达到发育期是以身体的快速成长、生殖器成熟和性意识为特征的。这些变化与童年期经历的变化在性质上不同,青少年不仅要遭遇到围绕同一性和自我定义问题的“心理危机”,还必须试着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并学习接受身体变化和新的性欲感觉。Erikson认为那些有着饮食异常问题的青少年其个人认同感糟糕且自尊相对而言较低。[3]他们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身体满意度低,同时运用不适当的应对技巧来控制体重,往往引起早熟,时而厌食时而暴食,情绪调适不良,继而陷入体重反复伴随情绪失控最终导致抑郁或饮食异常等问题。

尤其是女生,这时缺乏足够的应对技巧来解决自我理想与自我身体意象的不一致。也就是说“自我理想”与“主观真实”之间的差距,让青少年形成负面身体意象。简言之,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未完成,青少年自我意识不完全,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甚者在饮食异常发生的同时,还易陷入自闭与抑郁。[5]

(三)青少年自杀问题

青少年自杀问题的背后与自我同一性的寻求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那些寻求同一性失败的青少年将经历自我质疑与角色扩散(角色混乱),这样的个体可能会陷入一种自我毁灭的单方面的偏见或活动中。为了缓解角色扩散所制造的焦虑而转向毒品或酒精。久而久之,这颗毒瘤恶化到最严重的态势,同一性扩散则可能导致自杀或自杀未遂:“许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如果面临持续的扩散,将宁愿自己谁也不是,或者是坏人,或者是死人,而不愿是不太像某些人”。[2]

三.防范与对策

未发病前的预防治疗往往大于病入膏肓时的多管齐下。通过一定的预防与引导,使青少年能够安然度过“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时期,缩短“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时间且由消极面转向积极面至关重要。

(一)针对早闭型青少年

1.设立正确且积极的榜样

父母、老师、媒体人物(或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同辈群体、兄弟姐妹等都能作为青少年的角色模范。这里区别于外界旁人的角色强加,而是主动自发的,在具有一定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实行。[4]

2.参加主流文化活动

寻找合适的地点访问,找到有相同兴趣的朋友,追求与兴趣相关的爱好或者组织或加入一个小组等。这样能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寻求同一性且对未来的规划变得更加清晰,明确自己的目标,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自我。

(二)针对扩散型青少年

1.亲身经验的汲取

乐意尝试各种人生角色的青少年,有丰富资料可参考、比对与统整,“自我同一性”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越是愿意参加不同的活动,越有机会尝试各种角色,自我了解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可以更好的预测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2.自我情绪的管理

在这一阶段,扩散型青少年还要学会“自我管理”。尤其是对于“自我情绪”的管理。协助青少年疏解情绪,减少因情绪作用引发自杀的危险;提供青少年情感支持与依附对象,不论是同伴,家长还是老师等;培养正确的死亡态度,及时遏止青少年的自杀想法,转而珍惜生命。

(三)总结

问题青少年预防与矫正的出发点几乎都来自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这是老生常谈,但却又是无法避开的“重中之重”,所以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实施“家校教育”是个永不褪色的话题。

(1)家庭方面

家庭情感的质量筑建在良好且及时的沟通与理解之上,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与家庭自我认识相关,保证孩子与自己的自尊,不宠溺不娇纵不妥协。根据孩子的特性与成长阶段,家庭中榜样设立的前提也需因人而异,选取最适合的而非最好的。[6]

(2)学校方面

1.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只有家长、班主任与心理老师列席而无学生在场,会议内容重点聊家长而非聊学生,了解青少年家长的想法并顺势利导,目的在于改观家长且助于更好地维系家长与教师间的关系,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并进行及时的有效措施。

2.心理教育活动与学校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定期开展,如组织青少年观看身心健康有意义的电影且进行观后感主题班会,目的是交流讨论而非仅上交一篇文章即可。这类集体活动的重视程度应不能低于主流文化课;

最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适应行为,追其原因,多重亦久远,且对策的提出若想立即显现效果也相当困难,允许老师,家长及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尊重学生的改变速度、给予青少年足够多的耐心,也是提高措施成效的关键。对待青少年问题,前人言“欲速则不达”,谨记于心,付诸于行。

猜你喜欢
个体青少年家长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