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 张海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是一种直接的理解;从教学论的角度看,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化的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是来自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关系的联系和现象。简而言之,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即对语言文字准确、敏锐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人在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考的情况下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而至的一种心理,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由此可见,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十分必要而艰巨的任务。
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机地渗透德育。古人云:“夫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观文入情,强调了读文章要体味感情,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要培养语感,可从朗读背诵中加以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多读多背,从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在背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
例如:《姥姥的剪纸》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地在描写的画面中较多地运用了感叹的句式,表达了对姥姥的牵挂、思念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祖孙两人的深厚情谊。通过想象当时的告别情景,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片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祖孙之间的情感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再如,教学《十里长衡送总理》,可以这样设计促读:边读边想,课文共为我们描写了哪几个感人的场面?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人们等车的心情焦急而耐心?怎样读出这种心情?当灵车缓缓开来时,看到灵车的人们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无比沉痛?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等等。
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就提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老师所能援助学生的只此一事”。要培养语感,还要注重词句分析,多挖多掘,细细品味,采用比较、换字等方法,比中理解,问中明白,让学生明白字词的准确性。例如教学《船长》—课,课文中写到船被玛丽号巨轮剖开一个大口子,面对危险时,当时情景是: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船长面对这种慌乱的情景及时进行了指挥。我在教学时抓住“吼”字提问:“哈尔威船长在指挥台上为什么吼起来?”生答:“当时情况危急,一片混乱,所以吼起来了。”我又进一步引导:“想一想,‘吼’字改成‘叫’等别的字行不行?”生答:“不行,因为‘吼’字在这里能很好地说明当时情况的危机。”我又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哈尔威船长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尚情操。此外,还指导学生读好各种表情的语句,如发怒时说的话常常比较干脆,比较短,决不会说得那么长,那么拗口。如果是干脆的短句,就容易读好了。显然,学生从语感上有了自己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的情感是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入的。因此,培养语感要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如《最后的姿势》这课生动地记叙了谭千秋老师的英雄事迹。课文结尾写道:“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对这句话,我借助学生想象,通过对谭千秋老师一幕幕动人事迹的回忆,一句句真情意切话语的朗诵,一个个表情动作的想象,一次次内心活动的分析,实现由获得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的飞跃,逐步体会到“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价值,明白了“他用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不是表面描写,而是紧扣课题,象征着谭千秋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精神永垂不朽。
郭沫若曾指出:“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要培养语感,多写多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学生多用眼看,多用耳听,多用嘴说,多用手写,学生的语感才能在理解中加强,在使用中提高。
动手画。学完《天游峰的扫路人》后,根据课文的意思画一幅扫路人登山扫地和下山扫地的画面,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天游峰扫路人的认识,从中体会更深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行动。
动手写。《最后的姿势》后,写一段谭千秋牺牲后,孩子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认识到谭千秋舍己为人的崇高!又如学习寓言《揠苗助长》后,让学生给那位农民写一封信,告诉他错在哪里;要想禾苗长得快该怎样做,今天还可以采用哪些科学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些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明白了寓言中深刻的道理,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性感知。
动嘴说。语感的培养除了以上的隐形交流外,还需学生经常处于语言之中进行语言交流。课堂中的复述,如《庐山的云雾》《西湖》《烟台的海》等文章,学后让学生当导游,进行复述,重温课文内容,就问题加以讨论争辩,回答问题都是训练语感的手段。通过语言参与,让学生处于多形态交往中,感知语言、熟悉语言,正确使用语言,才能提高语感的敏锐。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更要耐心指导,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要求去读,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语感中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