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崇礼路小学 吴莹莹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课堂的高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心愿。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希望能够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学生遇到了一些相对来说比较难的知识点,那么学习的过程就会出现卡顿的情况。为了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合理的预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从容自然。有了预习的基础之后,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会更有侧重。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们来说,他们可能尚未形成预习的习惯和方法,因此需要来自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适当地向学生传授一些预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预习的习惯。
为了加强预习的效果,我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分五步走——读、圈、查、划、抄。以《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为例,在组织学生预习时,第一步是读,读课文,懂得课文中的大致内容,体会语言之美,品尝句式之美,把美丽的语句储备在自己的语库当中,充实自己的词汇;第二步是圈,圈出课文中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和不明白的句子,例如懊丧、花朵簇簇、绚丽多彩等;第三步是查,利用字典、词典来将自己不认识的生词或词语查询出来并做好标注,弄清楚字、词的音、形、义;第四步是划,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在理清课文大意之后尝试用“//”来给课文分段;第五步是抄,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抄在积累本上,稳固印象。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为了能够节省课堂的时间,经常会在课堂的开端开门见山地向大家讲解新课文的内容。但实际上,课堂的开端也就是我们教学过程当中的导入环节,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巧妙的导入环节不仅仅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文的内容,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主动的探究。所以,为了能够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拉开教学的帷幕,我们应当巧妙地设置导入环节,根据小学生们的实际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主动学习。对于年龄幼小的小学生来说,利用挂图、故事、游戏活动等直观的方式来进行导入,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兴趣。
小学生们通常会喜欢情节丰富的故事,于是我在开展《曹冲称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了一个与曹冲相关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曹操的大官,他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叫曹冲。曹冲从小勤奋好学,深得父亲喜爱。有一次,曹冲在大街上走,见前面围了好大一圈人,中间有两个人正在为一串铜钱争吵,于是,他派人把这两个人带到跟前。这两个人一个是屠户,另一个卖布的。他们互相指责,都说对方偷了自己的铜钱……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曹冲断案》,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小学生们对于曹冲这个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兴趣,于是我就带领学生阅读本篇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更多与曹冲相关的内容。
教学过程本就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因此,想要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长期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很多小学生们都会对教师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觉得老师是威严的,是不可反抗的。实际上,我们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照顾学生的学习需求,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孩子们做朋友,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帮助和点拨。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根据学生的真实反应来对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并巧妙地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环节,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共创高效课堂。
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神州谣》这篇课文的第二小节的时候,为了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来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互动。首先,我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读第二小节,建立初步的印象,随后我带领学生一起游览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我点击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欣赏说一说这些图片分别是哪儿,并交流讨论每个地方的特点。由此我点击课件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交流体会“奔、涌、长、耸”的特点。利用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结合中国地图来让学生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的位置,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让学生体会祖国山川河流的壮美。
综上所述,追求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点时间中都获得最大的发展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来实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