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居小云
家长朋友告诉我,孩子就喜欢看幼儿园的书,家里买的书看了一次就不想看了,特别是班级里的几本漂流书特别爱看,但根本满足不了他们阅读的需求,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了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决定成立“班级流动图书馆”,让家长把家中的优秀读物带到班级,进行资源共享,为孩子的阅读提供相应支持。
在活动前,首先让家长认识到“班级流动书屋”的意义。
共同管理“班级流动图书馆”的过程,更是提升了家长对幼儿阅读兴趣工作的关注度,也激发了家长在家庭中利用班级家庭用书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主动性。从家长提供家庭图书——招募管理人员——制定管理职责——给书编号——给书分类——给书写导读——设计借阅规则和借阅表格——设计亲子阅读文档等一系列活动,增进了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家庭提供图书培养了孩子与同伴分享的意识,而亲子借阅图书、阅读图书、填写阅读文档这一系列亲子活动,增加了亲子互动,不断提高了家长的指导能力和孩子的阅读能力。如家长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在亲子文档中写下孩子和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不同的人看一本书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孩子也有不同的反应和喜欢的地方,通过大家的交流和互动,充分挖掘读本的价值,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
“班级流动图书馆”这一活动充分挖掘家庭资源,为忙碌的家长提供了另一种参与孩子阅读工作的方式,即亲子共同选择图书、借阅图书、亲子共阅。我们创建了一个温馨的书屋,打好书名目录贴在旁边,以便家长和孩子选择。书屋旁有借阅图书表,借阅时,找到喜欢的图书,写好书的编号。
每天到放学时,就会听见孩子的嚷嚷声——“我要借书”!孩子在翻看借阅的图书时都会小心翼翼,还会提醒家人要爱护图书,始终保持着较高的阅读兴趣。
随着活动的不断发展,“班级流动书屋”的作用也随之变化。
通过家人的陪伴阅读,慢慢地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还愿意讲述故事、表演故事。
当幼儿借阅图书一段时间后,班级老师组织了小小故事大王活动、故事小老师活动、给好朋友讲故事等活动,还成立了“家庭故事会”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的语言表达更自信了。
开展阅读沙龙活动。活动开展前,我们做了相关的前期准备,如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相关图片(幼儿在园阅读图画书的场面)、关于家庭阅读相关资料等。
家长们惊奇地发现画面简单、文字精练的书中竟蕴藏着这么多的学问,不但帮助孩子学习语言,还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数学、认识科学、建立情感等。
(1)导入活动激发阅读的兴趣
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特点,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阅读前的有效铺垫,激活孩子的已有经验,从而产生对阅读活动兴趣。
(2)多策略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①讲究出示的方法。根据图书内容、情节变化等,采取遮挡住图书的某个画面或文字的方法,激发孩子猜想和推理,提升活动的质量。
②讲究“提问”的质量。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根据故事特点以及儿童的反应,进行有效提问。保护孩子提问的积极性,对孩子提问要积极回应。
③家长正确示范。家长阅读时的情感态度、对书的珍视和爱护;朗读的语速、语调、节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灵动优美恰当的词汇等,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远的影响。
④鼓励孩子表现与创作。当孩子对故事本身非常熟悉时,父母就应该扩展孩子的阅读经验,让孩子明白阅读是一个听说读写的完整过程。
⑤记录孩子的故事。把孩子讲的故事记录下来或者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念给孩子听或放给孩子听。
(1)给孩子一个宽松温馨的阅读环境。
(2)每天陪伴孩子阅读15分钟。
(3)一本书反复看一个星期。这是根据小班年龄孩子的特点所决定的建议。
通过这些活动,使家长了解阅读并不仅仅只有一种形式,除了朗读文字,还可以通过对画面的分析、游戏、表演等多种途径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
孩子走进流动书屋的世界,我们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愈加浓烈,观察逐渐细致,情感更为丰富,表达更加多样。在流动书屋的世界里,他们享受着图书里生动的画面、曲折的故事情节,同时思维肆意飞扬,心灵畅游在有趣的文学世界里。家庭读物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附活动设计方案:
(一)招募图书管理员,确定管理员职责
首先与家长进行商讨,把建立流动书屋的想法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建立流动书屋的意义。其次,了解家长想法,听听家长建议。
(1)招募爱心志愿者。
(2)与爱心家长签订聘书。
与有意向的家长沟通,了解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以便合理安排志愿者在园管理时间,并发放管理员聘书。
(1)发放管理安排表。
(2)宣读爱心家长的职责如下:①负责班级图书的借还工作。②负责班级图书的整理、分类工作。③与班级老师一起进行班级亲子阅读活动的策划工作。④每月进行一次例会。
(二)根据活动需要,进行策划工作
(1)家长与孩子一起选一本他感兴趣的书籍,带回家阅读并且填写好登记表。(借阅时间不超过两个星期)
(2)这些图书是慧慧班宝贵的公共资源,请家长培养孩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保持书本整洁、完好。(3)书后有留言板,请写下你和孩子的阅读感受与其他家庭分享。(4)绘本图书目前只实行“内循环”,暂时只限于在本班孩子中漂流,请勿外漂。
设计表格:图书编号——书名——捐书人,发放在班级网站上,以便每位家长查阅。
(1)给图书分类。
(2)给每本书写一句话内容简介,制定成表格,家长一目了然。
(3)设计“亲子阅读档案”。在每本书后添上阅读感言表格,让家长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写下孩子和自己的收获和感悟,通过大家的交流和互动,充分挖掘绘本的价值,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家长和孩子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