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阳
少先队是小学生群体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也是推进儿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广大少先队员而言,组织意识缺失问题严重,很多小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认知、情感、行为意愿参与不到位。如何增强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感?迫切需要从教化机制、内化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三方面来完善。
组织意识的培养,需要融入教化机制,特别是对于广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少先队组织的政治认知、情感和行为缺失自主调控,因此,需要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来进行教化。一方面,加强少先队组织符号意识的认同。少先队组织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为“红领巾”,关注少先队员对组织的认同,就要从“红领巾”的佩戴与情感认知中来抓起。“红领巾”是最直接、最具象征意义的组织符号,要让少先队员接受“红领巾”、佩戴“红领巾”,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每周要佩戴红领巾接受少先队组织教育,要举行入队仪式,要升国旗、唱国歌活动,要让少先队员从少先队组织活动中,感受少先队组织仪式的庄重与肃穆。
加强少先队组织文化建设,利用组织文化活动来影响小学生,促进小学生从组织文化中形成基本的组织认知。如在校园文化环境上,突出少先队组织文化建设与渗透,让少先队员了解少先队组织,提高学生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如设置红领巾文化长廊,对少先队、少先队组织、少先队文化进行展现;创建红领巾小社团,定期组织少先队校园文化活动,展现红领巾的社团风采;创建红领巾文化广播站,每天都要围绕“红领巾”,开展广播稿宣讲活动,征集少先队员的成长故事,感人事迹,给予宣传。注重少先队员组织教育,要将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激活,贯穿于日常行为和生活学习中。如依托《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细化少先队组织教育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心智实际的少先队实践活动;同时,创新少先队活动教育方式,改进组织教育方法,以少先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融入组织意识教育,提升少先队队员的组织认知水平。
将一种意识融入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需要贴近学生的内心感受,促进学生行为与思想的统一。少先队组织意识的内化,要强调对少先队员内心动机的激发,引导少先队员认知少先队组织,促进对少先队组织价值、责任感、归属感的内化。激发少先队员的组织认知,需要走近少先队员,贴近儿童的认知立场,将少先队活动融入到学生关心、感兴趣的事物中。如很多少先队员喜欢体育活动,我们可以将少先队组织仪式活动,与体育活动相结合,让少先队员从中感受少先队仪式的肃穆;很多少先队员喜欢唱歌,我们可以将队歌融入到活动中,在学校活动颁奖仪式上引入少先队合唱团,来表达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很多少先队员喜欢美术,我们可以组织少先队队徽设计活动,让少先队员描绘自己对组织的情感,刺激少先队员对活动的参与意识。
引导少先队员认识少先队组织,就需要从组织认知体验入手,积极构建与少先队组织相关联的活动,让少先队员从活动中形成自我认知,促进自我教育。每个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知是不同的,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深化少先队组织活动形式的创新,关注少先队员个性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组织教育活动。如让少先队员进行自我认识,学会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与集体的关系;关注少先队员品德意识教育,特别是在道德准则、规范遵守上,要确立少先队员的行为规范,树立少先队员应有的价值判断,增强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文化的理解,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深入推进少先队员组织意识教化、内化机制,还需要从反馈调节机制建设中来保障。将组织意识作为教育内容,需要培养广大少先队员从“不知”到“已知”,从“已知”到“执行”。怎样来确保两者的协同与互动,离不开反馈调节机制。一方面,加强教育主体的反馈调节。要让少先队员从组织意识教育活动中,接受少先队组织,认识少先队组织,参与少先队组织。如通过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强对少先队员组织意识教育活动的监督与评价,让教育活动发挥其优势,挖掘少先队员的组织认知潜力,提升组织意识教育实效性;另一方面,关注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在教化、内化活动中,要通过信息反馈,来调整教育活动方式,强化少先队员组织意识教育的生成与发展。同样,要重视教育客体的反馈调节。少先队员是少先队活动的实践者、参与者,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少先队员自我思想、行为的发展,及时了解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发展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优化少先队活动教育目标,增强少先队员对自我组织意识的调适,促进广大少先队员自我发展。
总之,作为辅导员要善于发现教育的契机,在少先队组织意识培养路径上,要加强少先队员组织认同与体验,构建不同形式的组织意识教化、内化、反馈调节机制,遵循少年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让少先队员渐进、稳步、全面发展,为未来成长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