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域文化资源引入古代文学教学探析

2018-11-28 09:35任梦池
文学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长安陕西

任梦池

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主要是从时间层面对不同时期文学的时间起讫、历史分期、时代特征及文学史地位进行研究。过于形式固定化或者文学概念化,就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处于历史的空白与想象的无限之中,无法使研究的问题落在实处。对于地域资料的整理研究,可以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很多历史事件、文化现象、文学景观与学术命题等,找到现实依据或文化传承的印记。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去,以文学的感性与地域文化的“活性”,展示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与与时俱进。

一.陕西地域文化引入古代文学的必要性

如果以地域文化为参照系,考察某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文学产生与发展的途径及表现,即地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的结合。古代文学在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1]如建安时期在曹操建都的邺城,并聚集于曹氏父子周围,所形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宋代产生了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江西诗派”;明代戏曲史上的“临江派”与“吴江派”之争;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等等。这些地域在不同时期形成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文学集团或派别,“在某个时期、同一地区集中出现一批文学家,使这个地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在某个时期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2]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陕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就是早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呈现。据《尚书·禹贡》所载,陕西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从周朝开始,陕西就曾是古代11个朝代的都城或京畿属地,其中周秦汉唐的灿烂辉煌,一次次推动历史的重大变革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前进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此同时,陕西的古代文学也一次次处在文学发展的前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文学的发展都起着主导地位。因而将陕西地域文化引入古代文学教学,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益尝试。“这种研究的中心在于以某个地域为基点,对其文化影响下文学的生成发展进行具体的研究。”[3]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陕西地域因素

从陕西历史的发展与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融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充实地域文化,能让学生由地域文化的地理优势进入古代文学学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即乡土自豪感和承接乡土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

通过对古代文学按照历史分期进行纵向梳理,可以看到不同时期所蕴含的陕西地域因素。考察这些内容,一部分包括以“陕西”作为创作对象的文学作品,另一部分包含陕西籍作家及其创作。其中仅陕西籍作家,据曾大兴的《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谈文学的地域性》一文中统计的中国历代文学家地理分布的数据可知:陕西籍文学家人数为:汉代31人,三国西晋10人,东晋南北朝9人,隋唐五代93人,宋辽金28人,元代7人,明代23人,清代18人,总计219人。[4]

其一,神话和《诗经》中的陕西。陕西作为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先秦文学的很多内容就在此产生或与之相关。一为神话传说。“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其中,陕西境内就产生了许多妇孺皆知的关于华胥、女娲、炎帝、黄帝、鲧、大禹、仓颉、后稷、夸父等帝王始祖的神话与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既是陕西文化的源头,又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5]传说中国人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分别为“伏羲”和“女娲”,而他们却为一母所生,他们的母亲为华胥氏,古华胥国在今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生伏羲和女娲于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后女娲曾带领氏族部落西迁,在陕西境内各地都有其遗迹,如安康市平利县的“女娲山”,蓝田县华胥镇的“女娲氏谷”,临潼县女娲谷,潼关县的女娲陵等。居于宝鸡渭河姜水流域的炎帝,《史记》中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于华山之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6]明代方志中载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由此可知,为炎帝部落最早活动的区域。黄陵县的黄帝陵,洛南县的“禹迹亭”和“仓颉庙”,武功县的“后稷祠”。《诗经》就其产生地域而言,主要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诗经》305篇中,属于周代陕西地域的诗歌就多达162篇,仅在数量上就占到全部《诗经》的一大半,这是当今任何一个与《诗经》有关的省份都不能望其项背的。”[7]

其二。汉赋与长安。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性文体——汉赋,其中多篇就是以陕西为描写对象,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张衡的《西京赋》和冯衍的《显志赋》等。汉赋从雄浑苍茫的山川、巍峨壮丽的宫殿建筑、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等方面对陕西进行了多方位的展现。如山川风物上,汉代长安东有华山,南有终南山,在富饶美丽的八百里秦川上,物产丰富,形成了独特的山川气象。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以“苞扩括宇宙,总揽人物”的气势来全面描写这座历史名园,上林苑在其笔下,不仅辽阔无边、气势宏大,而且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遍布全园。《西都赋》和《西京赋》更是盛赞长安地域广大、宫室华美、经济繁荣等等。“这就是说,只有汉都长安,才能孕育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汉赋,尤其是散体大赋。”[8]根据饶荣之在《两汉文学地域性研究》对两汉时期作家区域分布情况的数据统计可知,关中地区西汉时期作家共有六人,东汉共有二十二人,关中地区所隶属的司隶部作家人数在两汉时期具第二位,由此可见关中文学在汉代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些作家中既有代表汉代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司马迁和班固,也有以辞赋而著称于世的冯衍、杜笃等作家。由此可见,汉代文学的中心就在陕西。

其三,唐诗中的长安。就唐代来说,陕西就是京畿之地,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关中平原也是自古以来的文明之邦、富庶之区,作为国家的都城交通也发达。陕西是唐代文学植根的土壤,使其在此之上生根、发芽乃至蓬勃生长。唐代文学中仅唐诗,霍松林在编《陕西省志·诗歌志》中提到“本编共收唐人咏陕诗4000多首,包括作者近700人。”[9]长安——在唐人的诗歌中,不仅作为实际吟咏对象的存在,同时也是诗人的诗歌意象中政治权利及文化的象征。以长安为中心的陕西其他地区,也让唐代诗人长唱不衰,如商洛境内的“商於古道”,既是连接长安与洛阳的通道,同时又是唐代士人抒写仕途沉浮的情感之路。唐诗中以陕西为创作题材的主要诗人包括:初唐的唐太宗李世民、“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盛唐的王维、李白、杜甫,中晚唐的白居易、杜牧等。以唐太宗的《帝京十首》为始,拉开了以“长安”为创作题材的序幕。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龄的《长安古意》、王勃的《临高台》和杨炯的《从军行》都表达对长安气势宏大的感慨和在人才济济的帝都建立功名的渴望。17岁初入长安的王维就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展露了其非凡的才能;李白曾先后两次入长安,其中第一次是广为人知的奉诏入京,因而留下了不少于与长安相关的诗篇;杜甫在长安生活了大约十三年之久,在此时创作的诗,据统计约有240首。以讽喻诗而著称的白居易,其名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卖炭翁》,都以长安的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出生于长安望族杜氏一门的杜牧,以一篇《乐游原》写出了晚唐的衰微之式。唐诗更像是一面镜子,从中让人能深刻的了解到当时陕西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其四,宋代文学与关中。随着北宋建立后,文化中心从陕西长安迁移到河南开封,众多的文人志士聚集于此,陕西作为文学重镇的地位似乎一去不复,但是“在约二十五万多首《全宋诗》中,诗篇中出现“长安”的诗歌通过《全宋诗分析系统》检索到1573首,继而又检索到全宋诗中出现“秦川”118首,“关中”147首,“咸阳”167首,“渭水”166首,“终南山”17首,“曲江”262首,“灞陵”65首,“慈恩”66 首,“雁塔”113首,“未央宫”52首,“大明宫”58首,“兴庆”14首。以上仅是数字上的初步统计,宋诗中出现如此数量可观的与长安相关的诗是一个值得仔细研宄的题目。霍松林《历代咏陕诗述评》中也说到:“宋代咏陕诗(包括词)的成就仅次于唐代。”[10]从以上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对陕西的关注并未减弱,陕西依然是他们文学作品的重要描写对象。同时,作为宋代儒学最重有影响的理学学派——关学,虽然始于北宋庆历年间的儒家学者申颜、侯可,但是使这一学派初具规模并形成影响的确是张载,因为张载是关中人,故而学派得名为“关学”。其《横渠易说》为“以儒学解《易》”[11],在洛阳讲经时,名燥一时,这部作品名称,张载以辞归讲学之地——“横渠”冠之(横渠即今宝鸡眉县横渠镇)。

其五,秦人与明代文学。“弘治正德年间,很难想象,在经历百余年的沉寂之后,陕西文学的全部能量爆发于这30余年间。”[12]以李梦阳、康海为代表的诗文复古运动的蓬勃开展,并迅速在全国形成重要影响。其中的陕西武功县人康海不仅在官场刚正不阿,藐视权贵,颇具秦人风范。而且作为明朝中期七才子的核心,他创作的诗文以及杂剧都闻名于世,其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另外一位以写《游春记》与康海的创作在明代杂剧文学中并称的王九思,也是明代文学的“前七子”之一,他也同样来自于陕西户县。另如许宗鲁、胡缵宗、马汝骥等涌现的陕西籍诗人,以他们出众的才华,和陕西人所独具的傲骨,在当时的文坛影响巨大,正是这些陕西诗人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在明代掀起陕西文学的高潮。

其六,清代悲凉苍劲的“秦风”。随着明清时期建都的逐渐北移,地理位置处在中部的陕西已逐渐远离政治、经济中心。有着八百里秦川的陕西也因为土地的过度开垦,土地也不再肥沃,人民的生活日渐凄苦,伴随着经济的衰微,文化的发展也渐趋式微。不过在从陕西到甘肃这一区域仍出现了三秦诗人群体,这个群体是“由清初的‘关中三李一康’、‘关中五虎’、孙枝蔚、韩诗、王又旦、张晋、张恂、雷士俊,以及清中叶的屈复、‘关中四杰’、‘兰山诗社’、‘洮阳诗社’之成员组成。”[13]这些诗人仍承“秦风”格调悲凉苍劲的地域文学传统,以学明代康海、王九思等诗风为尚。把现实做为书写的对象,以国家的兴亡为己任,痛斥战争,悲悯百姓,充分地体现了士大夫的担当精神。因而这个诗人群体在清代诗坛形成一定影响,也以其独特的风格留名于文坛。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无不与陕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无论是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可以加入陕西地域文化。

三.陕西地域文化资源引入古代文学教学的方法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中应突出实践性,人文学科的实践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传播上,以古代文学教学为途径,引入地域文化资源,课堂课教学上不但能增强课程的具体可感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实践教学上,更能通过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1.课堂教学

陕西地域文化之深厚,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在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既能以地域为切入点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陕西地域文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既能增强古代文学的鲜活性,又能让拉近学生与古代文学学习的距离。

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其在课时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因而可以在不同时期的古代文学史教学中适时加入陕西地域文化,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不同时期陕西作家、作品的引入。从先秦到清代,陕西都作为被吟咏的对象,在进行文学史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任务教学法的形式,让学生去对与陕西有关的作家、作品,进行归纳整理,在课堂教学时,让他们来分别作以介绍,以增强学生古代陕西文学的认知情况。如不同文学史时期出现的与陕西有关的文学作品:《诗经》中的“秦风”“豳风”“周南”“召南”等、汉赋中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唐诗中李白的《长相思》、宋词中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等等。其次,开设专题讲授。陕西的历史悠久,其在文学史中也留下了不少光辉乐章。如可以以“《诗经》与陕西”、“汉赋与长安”、“唐诗中的盛世”、“关学”、“三秦诗人群体”等等为内容,以古代陕西文学的形成、传播为重点,突出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式和作家,让学生对陕西文学有更为清楚的认识,从而形成对本地文化的认同和亲切感。最后,让学生以及自己的家乡为切入点,进行文学探索。可以让学生以同乡的形式组成学习小组,进而深入探寻与家乡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以及作家,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把发生在自己家乡的古代文学现象介绍给大家,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学习的意识,如历朝历代文学中的长安、先秦文学与宝鸡、四皓诗与商州、三国文化与汉中、边塞诗歌与陕北。

2.实践教学

做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古代文学做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增强其实践性,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于其中,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1)陕西名胜古迹的探寻。陕西作为历史文化大省,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对学生进行不同时期的古代文学讲述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在地方的地域资源,每学期集中选择一两个时段,带领学生进行名胜古迹的探寻,在对文化古迹采风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情景感受进入文学作品的深层次了解和对作者的创作背景进一步认知。因而陕西众多的名胜古迹,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成为各高校进行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如笔者所在地的商州,就有不少历史文化遗迹,如被李白、白居易、李商隐和杜牧等唐代诗人所吟咏的商州的仙娥湖、商山,以及为历代文人所景仰的“商山四皓”; 再如洛南县的“禹迹亭”,相传大禹曾在此处治水,另如“仓颉庙”上还有仓颉所造的24字等等。把这些名胜古迹与古代文学作品相结合,让学生在实景中去吟诵这些作品,其对文学作品的体悟肯定会更加深刻。

(2)陕西风俗民情的调查。陕西就其地域而言,分为关中、陕南、陕北,这三地的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源地,选择不同地域去进行民间文学、戏曲资源及传世文献的搜集整理,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学生在对这些文献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既可以进一步保护和发掘地方的古代文化,另一方面又可以由他们将地方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戏曲方面:关中的秦腔、陕北的民歌、陕南的花鼓戏等等,这些都是戏曲文学的活化石。

(3)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

本科学生在古代文学方面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不是因为所选题目过于陈旧,就是因为古代文学作品与现实距离感较大让学生难以理解,以陕西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地域文化进行了解和考察,这样就增强了文学的具体可感性。与陕西地域文化相结合进行论文写作指导,如从地域文献资料的角度探究文学。可以让学生在整理各地古代地方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论文写作,如古代地方志中的《艺文志》部分有很多本土作家或曾途径此地的作家留下的与当地有关的作品,把这些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论文选题雷同,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文学发展情况。再如,对地方作家作品的研究。陕西的每一个地区,在不同时期,都有重要的作家及作品出现,而他们的作品是植根于陕西进行的,因而,可以让学生对这些作家作品的地域性可以展开研究,并更深入的探究各地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样对当地文化品牌的建立就能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如韩城的司马迁研究、扶风(今咸阳)的班固研究、眉县横渠的张载研究等。

(4)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

以地域文化为根本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型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不仅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形成的现实需要,面向区域和地方、针对行业和企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地方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14]陕西有着丰厚的文化和物产资源,陕西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特别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项目时,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旅游、饮食餐饮、民间手工艺等方面的挖掘和开发。让学生以陕西各地的古代文学作品为底本,找出与当地旅游的文化产业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进行文学场景的复归和还原。如“各地方志《艺文志》中的八景诗与旅游文化的开发”、“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文学作品中的地方饮食的挖掘与重现”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立足于地方,开拓思路,进而服务于地方。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能带动地方旅游向特色化发展。

作为传统学科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为了让其焕发生机,可以努力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和中国人的意识出发去理解、审视古代文学现象和事件,从文化的地域流动与阶层对流中研究文学发展的趋势,“又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国家制度和国家观念中出发理解具体地域中‘地方性文学知识’与‘区域文化’被创造与传播的机制。”[15]或许才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而不应该只是按照各种文学史教材的思路生搬硬套的去进行讲解,这样,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使文学史教学走入僵化。因而,在古代文学的课堂及实践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地方,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不但能使学生有置身于其中的亲临感,同时,又能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起到关键作用,这样的教学改革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长安陕西
我们长安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水VS火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西游新记 2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