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丽萍
苏轼《赤壁赋》写秋夜泛舟赤壁,那是圆月当头,“清风徐来”,“歌窈窕之章”,仰目“日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弥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景色与心情俱佳,一样澄澈、洒脱,“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茫茫水波,任其飘荡,宇宙浩大,个人渺小,但感触到美的幻化:“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优美卓然,景色恬淡与闲适的乐趣相融和谐。
接着写“饮酒之乐”,是上文赏水月诵诗文之乐的延伸。再次表现他们沉浸于山水怡情的雅趣,“ 扣 舷 而 歌 之”,“ 击 空 明 ”“溯流火”,虽有些空虚,但诗人飞扬浪漫的想象。“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是《楚辞》中的句子,美人,屈原在赋中喻楚王,苏轼文中自然暗指宋神宗了。此时是元丰五年,作者47岁,早三年前,有人摘录了他的诗文,指控他反对新法,结果从湖州太守的任上被逮捕押至首都汴京,投入狱中,遭受酷刑,将欲处死,这就是“乌台诗案”,幸获被营救。于是贬为黄州团使副使,实为罪人,思过而自新。这种处境中,虽寻景作乐,但又不免因歌而生悲。这里就表达他不被宋神宗理解而失望的心情。此时客又吹起了悲哀的箫声,加重了失望的心情。听那箫声“其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几乎是一腔悲绪的倾诉。
这里写“箫声”得体,有特色。自然先摹声“呜呜然”,再运用比拟,是怨,是慕,是泣,是诉,内心的感触用精粹的词语表达出来,使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舞起来,使孤船上的寡妇哭起来,是渲染,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状景,又表情。
客人奏箫之后,发表了令人愀然动容的言论,有两层意思。其一说曹操,由眼前明月和赤壁,追述到曹孟德的诗和赤壁之战,“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赫赫声势,煌煌情状,尽传其神,但一句“而今安在哉”?那一阵雄风顿然泯灭于无,真可谓他的《赤壁怀古》中悲歌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其二说自己,与曹操相比,吾与子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不过是天地间的”蜉蝣”,“沧海之一粟”,悲从心中来,哀在纸上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深入了一步,宇宙无穷,人生短暂。诗人展开幻想的翅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颇觉情怀浪漫,但基调却是悲凉的,作者借客之口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景物由“清风”变成“悲风”,心情自然由“乐”而悲。
写到这里,文章已经情文并茂,作者还要述说自己的思想,但他不愿以政治教条般地讲解,而由感性引发,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就是大家与一般人不同,艺术是什么,首先是形象,知性的“理”也要弄得有趣有味,可感可触。你看哪江水,总是不停地东流而去(喻变),但千百年来江水始终没有消失(喻不变);再看月亮,时圆时缺(喻变),但千百年月亮并没有一点儿增大或减小(喻不变),这是艺术的哲学。什么原因呢?深入去探讨“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从变的角度看,天地间事物连倏忽瞬间都没有保持过原状;“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都反不会消失。注意,再看“我”又包含两层意义:第一,这个“我”指“大我”,即整个人类,人类是永存的,所以说“物与我皆无尽”,苏轼胸怀天下,放眼过去与未来;第二,这个“我”,又指“小我”,是具体的个人,但是整个人类由具体个人组成,人类的生命活动又包括每个人的生命活动,是全体中的一部分,我们也是永存的,那么,“物”与“我”也是无尽的,多么可贵的辩证思想,千年前,大诗人就以水、月为喻,形象地阐明“变”和“不变”的哲理。
那么怎么处世呢?作者认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因此,“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他认为人生要精神上满足,寄情于山水。作者通过一番哲学思考,摆脱了政治上失意,贬谪中的烦恼,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求得了心灵上的宁静,表现出他乐观旷达的情怀。最后主客思想升华了,“喜”而笑了。此时的“喜”与开头那种寄情水月之“乐”,进一步了,获得了“物与我皆无尽”的精神上的“乐”。这篇散文,作者的感情,景中融情,情而寓理,言理又依托形象。行云流水的笔调,哲理诗化的意境,是古往至今最优秀的美文。